曾經污染環境的柑橘皮渣,如今“變身”為飼料,在實現資源化利用的同時,也因生產成本降低,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記者從重慶市科委獲悉,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柑橘皮渣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應用”課題前不久通過驗收。
在科技部星火計劃重點項目“重慶現代柑橘產業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的支持下,從2012年起,中柑所等單位針對柑橘皮渣制成飼料的相關技術進行了研究。該技術充分利用皮渣干燥時的余熱,在持續滿足皮渣發酵溫度的同時,還為再次讓皮渣干燥進行預熱,從而提高皮渣發酵效率,降低能耗。這項技術實施后,生產成本比過去降低了15%左右。
除皮渣發酵飼料以外,他們還通過增加皮渣飼料的調質等技術手段,改善皮渣顆粒飼料的營養和口感,使皮渣顆粒飼料的適用范圍擴大,不僅可以用來飼養奶牛,還能飼養雞鴨魚等,且營養成分與其他精飼料相當。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