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客車行業有何新常態?剛剛出版的《2014~2015客車藍皮書》給出了答案。
5月11日,《中國客車產業發展報告(2014~2015)》(客車藍皮書)新書發布會暨“第二屆中國客車高峰論壇”于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此次活動由方得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
本次活動除了眾多汽車、客車行業大佬集聚一堂外,現場各類精彩演講也不斷把各大客車企業代表吸引進會場。
如此一場現場沸騰的論壇,到底講了點什么?此次活動發布的藍皮書,又有什么看點?
解答難題
據了解,中國客車藍皮書全書(2014?2015)對當前中國客車行業、客車企業、各個客車細分市場進行了翔實分析,重點聚焦于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領域,站在經濟學和消費者需求理論的高度,以豐富的數據、真實全面的調查、全面的分析以及深刻的思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新能源汽車(客車)行業的全新視野。最重要的是,本書對困擾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難題,給出了明確答案。
新能源汽車(客車)行業是當前我國正在重點發展和培育的一個新興產業,該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能源安全戰略和汽車工業轉型升級有重大影響。由于現行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未能以市場為導向,也沒有以消費者愿意購買為最終目標,因此,政策實際執行結果與規劃目標之間始終相差甚遠。本書通過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結果的對比分析以及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管理政策的比較,說明了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政策出發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方針對于培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是何等重要。
可以說,2014?2015的中國客車藍皮書,既總結了2014年中國客車的總體發展情況,同時又聚焦新能源客車,為政府、企業及行業人士了解客車產業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權威的解讀。
診斷大趨勢
接下來的客車高峰論壇,則給現場觀眾一次思想和觀點的盛宴。該場論壇以“把脈”為關鍵詞,面對客車行業轉型的迷茫,點亮了智慧之光。
中國汽車報報社社長李慶文指出,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必將使汽車生產、管理、使用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然而,中國汽車“由大變強”仍然屬于工業制造思維,考慮問題的起點仍然是“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但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中國工業革命大潮中必須樹立起“變革”思維。
產業發展的好壞,必然離不開宏觀經濟大環境。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數量所副所長李雪松指出,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的“新常態”。會上,他從4個經濟側面分析了當前經濟“新常態”的形成原因及后趨勢發展。
此外,宇通客車技術研究院博士李飛強在本次論壇上帶來了“宇通新能源客車技術研發及示范推廣運營”主題報告,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經理洪云介紹了歐六天然氣排放控制技術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