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 任有路 田士峰
(1.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船務工程有限公司 116318 ;2.大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3.大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危險源辨識分析
李 陽1任有路2田士峰3
(1.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船務工程有限公司 116318 ;2.大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3.大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對船舶電氣系統進行安裝調試的過程屬于高危生產過程,采用現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并用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提前辨識危險,制定有效的危險源風險控制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的正常進行。
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危險源;辨識
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屬于高危生產過程,在放線、電纜托架安裝、用電設備安裝、檢測、調試試驗等多個環節,需要進行起重作業、明火作業、高處作業以及電工作業等,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順利進行,是造船企業繼續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1、作業活動的劃分
對常規作業或者非常規作業活動,都要劃分細致的作業活動。對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而言,常規作業活動主要包括裁線、布線、電纜托架安裝、電器安裝、配電板安裝、雷達系統試驗安裝、駕控設備安裝以及試驗設備的安裝等。此外,還需要包括開展上述作業活動時進行的起重作業、明火作業、高處作業、鏟車作業以及電工作業等。非常規作業活動則為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中對異常情況的處理、和施工試驗有關的工作人員、外包商以及服務商等活動。
2、危險源辨識要考慮的內容
首先,要考慮三種狀態。潛在的危險源容易引起人體傷害、財產損失、工作環境被破壞等,是導致上述不良情況的根源。因此,在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之前,要充分辨別其危險源,綜合考慮其活動狀態,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也就是說,試驗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正常狀態,比如配電板安裝后通電,也要考慮非常規狀態,比如配電屏部分帶電、部分不帶電或者線路更正等內容,此外,也要充分考慮緊急狀態的情況,比如接線不規范引起的線頭松動等情況。
其次,要考慮三種時態。即不僅要考慮現在活動的時態,也要考慮過去時態,也就是前道工序遺留的工作內容,以及具有潛在危險的將來時態。比如,某大功率動力電器線路在安裝時發現電流流過電纜,且出現了絕緣燒損的痕跡,這可以看做遺留的危險源,假如接線通電,便有可能出現短路火災,引起安全事故。即使在試驗過程中沒有出現安全問題,那么受將來長時間通電發熱的影響,也會產生絕緣性能較低引起的電氣事故。
最后,要考慮七種類型。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中,對危險源的辨識要充分考慮七種類型:①原材料廠內運輸的危險源;②原材料質量方面的危險源;③原材料及相關產品存儲存在的危險源;④原材料下料中存在的危險源;⑤承包商在試驗中存在的危險源;⑥安裝調試過程共用設施的危險源;⑦產品試驗及應用過程潛在的危險源。
1、危險源風險評價方法的選擇
對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時,一般會選擇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此方法是作業人員在潛在危險性環境中開展作業時采用的危險性半定量評價方法。評價原則則是根據對危險性具有影響的三個關鍵因素決定,分別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以及事故發生后引起的后果。
首先,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定性表達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必然事件發生事故的概率為1,分值為10,絕對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因為其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不確定,因此將其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作為打分依據,分值定為0.1;具體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分值

可能性 料到 少 能 能其次,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E),人員連續出現于高危環境中的分值為0.5~10,如表2所示。

表2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分值
最后,事故可能引起的后果(C)。因為安全事故引起的人員傷害程度及傷害范圍都比較大,因此,規定將需要接受治療的輕傷定為1分,多人同時死亡定為100分,具體標準如表3所示。

表3 危險事故引起后果的分值
2、危險性等級劃分標準(D)
D=LEC,分值低于20,為低危險性;70~160,危險性顯著,要及時整改;160~320,高度危險性,要馬上整改;高于320分,提示有異常危險性,要停止作業,徹底整改。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通過對比作業條件的情況,由相關技術人員根據標準對L、E、C進行評估打分,并通過計算D,對作業條件危險性等級進行評價。
3、危險性評價結果
結合船舶電氣安裝調試過程的情況,可將其作業劃分為22個作業崗位,對其作業條件危險性進行評價。稍有危險作業有9個,為控制箱安裝、用電設備安裝、雷達天線安裝、信號燈安裝、照明系統安裝、電氣系統接線檢查等。比較危險作業有2個,為電纜敷設、發電機安裝。顯著性危險作業有5個,為舵機試驗、雷達調試、主機負荷試驗等。高度危險作業有6個,包括發電機負荷試驗、空壓機試驗、配電板試驗、帶電調試、鍋爐試驗、電纜托架安裝等。
根據評價結果,可采取技術處理、安全管理等措施消除危險源風險,降低作業條件的危險程度。船廠通過識別危險源,要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管理措施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大不確定性;技術措施可有效提高施工安全,因為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中存在不同危險源、作業活動以及可能發生的事故等,要采取的技術措施也有區別。只有徹底落實技術措施以及安全管理,才能將安全風險控制在最佳狀態,避免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過程中,對作業活動進行系統劃分,辨識其存在的危險源、風險等級等,通過制定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試驗的正常進行。
[1]蘇寶劍,李巍,李旭陽.如何判別船舶電氣系統安裝調試中的危險源[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8(04)∶632-633.
[2]張利強,陳偉炯,張偉,王秋華.淺談船舶的危險源辨識與評價分級[J].中國水運(學術版).2013,8(12)∶85-86.
[3]毛建良.船舶安全管理標準化和危險源管理[J].航海技術.2013,8(04)∶520-521.
F407
B
1007-6344(2015)03-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