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世博會,米蘭又一次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米蘭究竟是什么樣子?聚光燈下的米蘭、旅游攻略上的米蘭、作家筆下的米蘭,這些都不是真實的米蘭。就連我現在述說的米蘭,也只是她千姿百魅中的一種形態。即便如此,我仍舊嘗試從她的形態、她的歌喉、她的氣質、她的味道、她的碰觸來認識她。我們所想知道的米蘭,其實就是屬于自己心中的那一片伊甸園。
形之碎片
“大體的印象在剛出地鐵站的那一刻便定格了。壯觀到無法描述的哥特式Duomo大教堂、突然飛起的大片鴿子,以及沐浴在陽光下的青年們。”
我眼中的米蘭,隨處可見的游客構成了她的第一層形狀。這對這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無疑是一種沖擊——一種來自文化與經濟的沖擊,也是一種閑散與嘈雜的沖擊,米蘭本地人習慣了這樣的情景,他們對擁擠的人群幾乎不會表現出一絲不適。即便是在廣場上坐上一下午,觀賞這光怪陸離的人群,也能稱得上是在米蘭的一種體驗吧。
如果要描述米蘭的第二層形狀,那么這里遍地的哥特式教堂稱得上米蘭的重要代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又要數Duomo大教堂,我總是醉心于它巍峨聳立下白色大理石的外觀和千姿百態的雕像,像是突然崛起的白色塔林,劃下美麗冷峻的線條,隨時準備刺破天空。最高塔尖的金色圣母瑪利亞雕像,就是保衛這個城市不朽的神。細膩和極富藝術色彩的教堂內部多了些許柔和。那些寓意正義和愛的彩色玻璃,講述的故事或喜或哀,如若不看得詳細,又怎能體會到玻璃畫中的千姿百態呢。此外,米蘭的咖啡館又是它的另一種“形狀”。在街邊的咖啡館里,熱熱鬧鬧地站滿了人。點上一個牛角面包和卡布基諾就可以在這里開始新的一天。不得不說,意大利人骨子里有種極致的慵懶。他們就像不緊不慢的老式唱機,一圈一圈地轉動著。侍者總愛一邊和美艷的小妞談笑風生,一邊動作優雅地打著奶泡。在一旁等的人倒也不急,聽著他們的談話,也時不時不著邊際地插一句?!斑?,你的咖啡好了?!痹谀托臑l臨界點的時候,一個可惡又溫柔的意大利式微笑征服了你。面對這樣的意大利人,你怎么發得出脾氣?何況他們總愛輕車熟路地送個媚眼。
街頭聲色
“街頭的表演藝術家們在養活自己同時,也為了心之歡喜而讓旁人歡喜。因此,他們不曾愁容滿面。”
米蘭人非常尊重藝術,對他們也報以極大的尊重,從他們對待街頭藝人的態度就可見一斑。米蘭街頭藝人有三種,一為“純愛好型”,二為“藝術型”,三為“乞討型”。關于第三種,在米蘭是幾乎見不到的——除了那些乞討著并試圖偷盜的吉普賽女人。她們常常穿著寬大的破舊裙子在面前晃悠,這需要格外小心。米蘭的街頭藝人絕大多為前兩種類型,點綴在Duomo廣場和附近的幾個景區,或者靠近運河的地方。關于這條運河,在莎士比亞的《維羅納二紳士》中曾有描述:“The music is all around of us,all u have to do is listen?!碑斈昱c維羅納之間有運河相連的就是米蘭的護城河。這條曾經帶來繁榮經濟的運河,如今被不同特色的餐廳和設計小店所包圍,多了些許文藝氣息。
這樣的文藝氣息,常常通過河邊的演奏者向人們進行傳達。當我路過運河邊時,突然聽到大提琴調音的聲音。循聲聽去,在這個無比悶熱的天氣里,兩個音樂學院留學生的大小提琴合奏喚醒了所有人的靈魂。這對音樂學院的留學生組合是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瘦子頂著一頭小卷毛,下頜夾著一把小提琴,手托著琴把。那一根根弦發出的聲音時而輕描淡寫,柔美地讓人發顫,時而高亢激昂。但當碰撞上小胖哥低沉的大提琴時,這兩股結合在一起變得更為通透的聲音像在和運河對話著,那是一種多么奇妙的旅程。而遠處在運河兩邊喝著小酒的人們,又免費欣賞了一場極為出眾的演奏會。他們是配合默契的搭檔。一曲落畢,對望一眼,便能心領神會地演奏起另一曲子。攤開的大提琴盒里堆滿了零錢。當當當地落下硬幣,倒也反而在這曲子里增添了一點靈動的聲響。
轉角遇見藝術
“古老的建筑藝術和新興的商業片區,時尚和藝術的強烈碰撞總是帶來驚喜的火花。在這片土地,沒有什么不可以?!?/p>
有人說,“形式是一只金瓶,思想之花插入其內,便可流芳百世?!泵滋m的街頭櫥窗更新極快,從古典藝術到后現代藝術,從色彩繁復到黑白鮮明,每一個都能讓你駐足觀賞許久。在街道上游蕩,路邊街道擺著二手書的意大利人,也許會熱情地告訴你那些悠遠的歷史,或者和你談談最近的設計展。書攤上的書不算多,但分類規律擺放得十分整齊,夾雜著一些不同時代的招貼畫。大多是和藝術或歷史有關。也有情色的小畫集,偶爾幾頁會被攤開來,滿眼香艷,非常適合閑適又燥熱的天氣。
要說設計創意的聚集之處,非集市莫屬。它是米蘭的秘密花園。從Navigllio運河集市到南部的Pulcienonsolo,那些不同時代幾經流年的小物,不動聲色地沉默著,保持著被造出時的激情。古董市集上的東西讓人目不暇接,有趣的鐘表和形狀怪異的墨鏡,各種各樣的古董相機或者絕版的插畫繪本,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驚喜的了。那些說不上名稱的小東西,設計感十足,還帶著濃濃的Vintage味。不要說拿著手繪本把它們的造型一一畫下來,就連拍照把玩都需要消磨上一整天的時光。有人如此評論:“它們真實的表達自然,卻仍然充滿藝術的美?!?/p>
在米蘭,城市里不乏大大小小的展覽。從個人展到設計周足夠讓你眼花繚亂。每到設計周的前一周,米蘭總是很多人——大部分是從其他城市來的設計師和學生,這時候設計真是隨處能和你打個照面了。從展覽、派對、軟裝以及1200多個城中的角落,都體現了“設計”這個主題。主場的家具設計展更是無時無刻不展現藝術的精華。米蘭的展讓人上癮,最后,染上一身習性的你自然也成了半個設計師。
藝之推介:納維利運河市集
Mercatodellantiquariato
地址:Mercatonedell'Antiquariato del Naviglio Grande
alzaiaNaviglio Grande , Milano - 20144
開放時間:每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9:00—18:00(八月和十二月除外)
交通:地鐵PortaGenova站
10 Corso Como:這兒不僅廣納獨立時裝和設計品牌,更融精品畫廊和文藝書店于一體,是意大利版《Vogue》前編輯兼策展人Carla Sozzani親手打造的“一站式優質生活小王國”。然后閑庭信步在氣派的蒙特拿破侖大街,它與曼佐尼大街、斯皮加大街和威尼斯大街,一起構成了米蘭最優雅和華貴的“時尚四邊形”商圈。
天生氣
“毫無疑問,米蘭如同一位集智慧性感于一身的女郎,沒有人能抵得住她的誘惑,也沒有人能小覷她天生帶有前瞻性的靈敏嗅覺?!?/p>
米蘭無疑是時尚之都,大部分意大利品牌的總部設立在這優雅的土地上。它不需要夸張搔首弄姿,只散發著誘人清香,就引得大批富有天分的學子前來,這里也成就了許多天才設計師的未來。作為四大時裝周歷史最短的一個,米蘭憑借著敏銳的時尚與商業嗅覺后來居上,獨占鰲頭。大有“氣遠天香集”的氣勢在。
米蘭人很注重穿著。不像巴黎式的精致浪漫,他們搭配大多簡潔瀟灑,但畫龍點睛的配件可少不了。在不經意中奪人眼球,很有米蘭人的風格。大概是從小耳濡目染的藝術氛圍,大多數意大利人對穿衣的嗅覺極其靈敏。這個藏著米開朗基羅《最后的晚餐》的城市,總愛用藝術的內涵去打造時尚。以Duomo教堂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發射的各類建筑,就是米蘭展現時尚的精華之地。2015年米蘭秋冬時裝周,便是以此吸引眾人眼球。例如Docle & Gabbana在康乃馨圍繞下致敬母親,十對母女走秀依舊是復古華麗的西西里風情;Prada的淡彩色調帶著小女人式的文藝氣質;又或者是Philipp Plein,竟然在秀場布置了一座游樂場,一貫的黑白色調加上飛馳的過山車將搖滾不羈發揮到了極致……
米蘭菜的滋味
“生活就是晨起的集市和落日下微醺的bar,以及下班后歡樂的聊天時光。關于美食,它沒有法國的精致甜膩,更多的是實實在在?!?/p>
“你在意大利都吃了什么?”曾經在飛機上和一個閑不住的意大利南方人討論過這個話題。披薩、意大利面,除了這兩種,你還會點什么呢。他眉飛色舞地畫著地圖,用特有的歪曲的羅馬字體為我標注上各個大區的美食名稱,想竭盡所能告訴我全部?!耙獯罄艹缘奶嗔?,它千變萬化?!闭f罷,驕傲地看著我。
屬于北方菜系的米蘭,多以大米、魚類、玉米、牛肉等為主料烹制食物,用奶酪調味。那些家庭式經營的意式餐廳里,你能吃到地道的海鮮燴飯和火腿蘑菇燴飯。炸肉排、牛肚、燉牛骨等特色食物你也會忍不住點上一份。同時,作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不同的美食口味一應俱全。
從清晨一直延續到午后。夏日里,最為暢銷的是意國國粹Gelato。如果說這是冰淇淋,他們估計不太樂意聽,也許還有個長篇大論解釋兩者不同。兩三歐買兩個口味,足夠兩人分享。霸氣的人選擇蛋筒——有的百年老店提供現做蛋筒皮。那一陣陣蛋奶香,在還沒有拐彎時就能聞到,“未見蛋筒,香已飄遠”,不經意間甜得連空氣都瞬間溫柔了起來。剛做好的蛋筒皮仍然帶著余溫,放上打好的Gelato,那一絲絲香氣瞬間變得冰涼。斯文的則選擇紙杯,從水彩般的不同口味里挑出幾個味道來,配好的小勺子成了調色筆,濃重淺輕地隨意刮上一勺放進嘴里。常有老年人手牽手出來買Gelato,你一口我一口甜蜜蜜。
午后的陽光灑在向遠處筆直延伸的街道上,這時候最適合點一杯Spritz。這是一種傳統的意大利雞尾酒,由氣泡酒加康百利酒制成,調配方式千變萬化,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特定版本。兩邊一排一眼望去,多數都是明晃晃的橙色,在夏日里尤為活潑。滿口氣體,帶一點點低酒精,這樣就夠了。瞇著眼貼到弧形的玻璃杯,看著世界變成晃動的橙色,再和朋友聊聊天,享受著微醺的時刻,這便是米蘭人的午睡時間。
筆者常常往返于米蘭與佛羅倫薩之間,仍舊記得在運河邊上第一次吃意大利特色自助。意大利人叫它“Apertivo”。這是一種典型的意大利“日落體驗”,也是在工作后享受酒和食物的最好方法。有人說,跟食物好好相處是一件能夠帶來愉悅和傳遞歡樂的事情。意大利人對于享受很有經驗,當夜幕降臨,他們已經叫上幾個朋友坐好。如果想要一次品嘗不同的食物,這應該是最簡單的方式。他們親切的稱呼它們為“珍貴的小東西”。五光十色的迷離、一杯酒、一些食物、一些好友,慢慢消磨一個夜晚。
說到食物,則不得不提今年最為人關注的米蘭世博會。這是米蘭第二次舉辦世博會,上一次要追溯到1906年。而本屆世博會以“潤養大地,澤給蒼生”為主題,共有140多個國家和眾多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以LED裝置模擬麥田和竹編工藝建造的中國館、使用光伏玻璃和可吸附污染物的特殊白色建材的意大利館、密集蜂巢造型的英國館、大面積垂直綠化的美國館,以及擁有長鏡面平臺的俄羅斯館等,都是不可錯過的亮點。
以食物為主題的世博,當然少不了吃喝。意大利總理倫齊在開幕式上致辭時也說了:“這是意大利開啟未來的一天,歡迎大家來品嘗意大利!”世博上展現出的意大利,是一個“吃貨的意大利”。從日本的米漢堡、天婦羅,中國的擔擔面、東北水餃,到美國館的熱狗,德國的豬蹄……如果你不節制著點,那么你會像我一樣連吃三次午餐。
米蘭世博看什么?
日本館:由三位設計師打造的日本館以“共存的多樣性”為主題,是今年米蘭世博會上最大的展館之一。三維木質網格的基座構建了這個展館。從一開始排隊就能感受到日本館的整體規劃清晰富有設計感。當然排隊的時間不算太短,需要將近兩個小時。在排隊的同時,還可以選擇去蓋個專用的日本世博章,或者看看他們所做的設計流程視頻。
卡塔爾館:如果你是女生,那么可以排隊請卡塔爾當地婦女幫你畫花紋,男生只能負責拍照。可以選擇要畫的部位,圖案是隨意的。排隊并不需要很長時間。一般花紋畫上之后的一小時內可以清洗掉,超過了就意味著要讓它停留兩星期啦。注意,千萬要小心在沒干的時候去碰它。
韓國館:以“How to eat,How to feed the world”
為主題。采用一貫的黑白顏色對比,有著強烈的科技感和設計感。
英國館:由諾丁山藝術家設計的虛擬蜂窩為造型強調了蜜蜂的困境。
票價:全票39歐元;兒童 11.2歐元(Coop會員價) 16歐元(原價);學生(14-26歲)20.3歐元(Coop會員價) 29歐元(原價);成人 22.4歐元(Coop會員價) 32歐元(原價);65歲以上老年人 17.5歐元(Coop會員價) 25歐元(原價)
交通:從米蘭火車站(Milano Centrale)乘坐專列可抵達Milano Fiera Rho
開放時間: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10:00-23:00
地址:Via Cristina Belgioioso, 20157 Milano, Italia
網址:http://en.expo2015.org/expo-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