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麻羊因其特有的品質和口感而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如何飼養好黔北麻羊,成為廣大養殖戶面臨的一道難題,而制約麻羊發展的瓶頸是羊舍建設和舍飼養殖的飼養管理技術。因此,本文對多年黔北麻羊飼養管理經驗進行了總結和介紹,以供養殖戶參考。
一、圈舍選址構造
羊舍應選在地勢較高、土壤干燥、排水良好、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遠離人群和水源的下游。修建羊舍時,羊舍間距為10米左右,以便于飼養管理、采光和防疫。羊舍陽側或兩側留5~10平方米排水良好、平坦的運動場,運動場四周和中間放固定式或移動式飼槽。固定式飼槽用水泥或磚砌成,槽內上寬下窄,槽底呈圓形;移動式飼槽可用木料制作。運動場中間也要放置固定式水槽或水盆,用于羊只飲水。冬季運動場可搭成塑料暖棚,以便于保溫,同時可在棚頂留排氣孔或者安裝無動力風扇,以防舍內空氣污濁和濕度過大。
二、加強飼養管理
1.保證飼料供應。舍飼養羊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飼草飼料,以便全年均衡供給飼料。羊喜食多種飼草,若經常飼喂幾種,會造成其厭食而采食量減少、增重減慢,從而影響生長。因此,應注意增加飼草品種,盡可能地提高羊的食欲。舍飼期間還應補喂一定量的精飼料,適量添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為降低飼料成本,可在日糧中添加部分非蛋白氮來作為蛋白飼料源的供應。養羊戶可根據實際養羊規模做好飼草飼料的貯存,有條件的可種植牧草和青貯玉米,在玉米蠟熟期收購帶穗的玉米秸稈進行青貯,從而降低飼草成本。
2.按規程進行飼養。飼草應少喂勤添,每天喂3次,每次間隔5~6小時。飼喂青貯飼料要由少到多,逐步適應。為提高飼草利用率,減少飼草的浪費,飼喂青干草時要切短或粉碎后和精料混合飼喂,也可發酵后飼喂。刈割的青草要及時喂,以防堆在一起發熱、產生異味或變質,從而影響羊的采食和飼草的浪費。在枯草期,粗飼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質難以滿足母羊生理需要,需進行補飼。補飼的精料與切碎的塊根飼料均勻地拌在一起,同時加入食鹽、骨粉等。若喂青貯飼料,應在喂完精料后進行,粗料補飼放在最后,可讓羊自由采食。
3.尿素的利用。尿素含氮量高,是一種較好的非蛋白氮供應源。飼喂尿素時,須注意以下五點:(1)嚴格控制喂量;(2)均勻拌入料中喂給,喂后不要立即飲水;(3)配合易消化的精料或少量的蜜糖飼喂;(4)連續飼喂;(5)食入過量尿素時,食后20~30分鐘即出現中毒癥狀,輕則精神不振,重則因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急救措施為靜脈注射100~200毫升葡萄糖溶液或灌服0.5~1.0升食醋。
4.保證充足飲水和補充食鹽。羊的日飲水量為3~5升,食鹽為5~10克。每天飼喂3次,先喂鹽,后飲水。夏季飲水次數應多些,秋冬季節可少些。冬季懷孕的母羊要避免空腹飲水,羊喘息未定時不能急于飲水,以免引起嗆水而造成肺炎。給羊喂鹽可促進食欲,又可供給氯和鈉元素。食鹽可以單獨放在飼槽或專用鹽槽里讓羊自由舔食,也可以放入飼料或飲水中。
三、疫病防治
1.做好衛生和消毒工作。保持日常喂給的飼料、飲水清潔。不喂發霉、變質、有毒及夾雜異物的飼料。飼喂用具要保持干凈。經常打掃羊舍和運動場,并定期進行消毒。
2.定期驅蟲。每年對羊群進行體內外寄生蟲驅蟲兩次。對寄生蟲感染較重的羊群,可在2~3月份提前一次進行治療性驅蟲,還應在入冬前再驅一次蟲。為預防疥癬等皮膚病的發生,每年在春秋兩季可進行藥浴。此外,每年按免疫計劃做好各種疫場的免疫工作。
(貴州省習水縣永安鎮農業服務中心 袁仁飛 郵編:56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