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1月22日,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的某大廈發生了一起麻疹暴發疫情,市區兩級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后及時趕赴現場采取了病例隔離、消毒、麻疹疫苗應急接種等控制措施。針對近期北京市發生的麻疹暴發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召開發布會通報,2015年以來,北京麻疹發病數量逐漸上升,比2014年同期上升230.2%。那么,麻疹究竟是什么病?哪些人容易感染?感染后有什么癥狀?該如何預防?接種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本期欄目匯集有關麻疹的基本常識,敬請關注——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兩季。它可防可治,人體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人體很少第二次患此病。麻疹傳染性很強,麻疹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感染麻疹病毒后的潛伏期較長,平均14天,最短7天,最長21天。
二、麻疹有什么癥狀?
主要癥狀有發燒、身體出現紅色皮疹,并伴有咳嗽、鼻炎或結膜炎。個別病例還會伴有嚴重的并發癥,如肺炎。
從發熱到出疹,一般為3~4天,常伴有咳嗽、鼻塞、流涕、咽部充血、聲音嘶啞、眼結膜發炎、流眼淚、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體溫會在2~3天內升高,甚至可以高達40℃。
患病第2~3天,在臉頰內側黏膜上可以看到白色針尖樣的斑點,斑點外周有紅暈,還會逐漸增多和融合,皮疹之間還可以看到正常皮膚,范圍可擴展到口唇內側,常持續兩天左右消失。
出疹3~5天后,疹子會按出疹先后順序消退,由紅色慢慢變為棕褐色,會有色素沉著。表皮有糠樣脫屑。
三、哪些人群易得麻疹?
6個月至5歲小兒發病率高,成年人相對較少。但是一些未患過麻疹而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成年人,在接觸麻疹病人后,均易被感染而發病。目前,北京麻疹發病人群以成人多見,其原因有三:一是沒發過病;二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三是沒有隱性感染過。隱性感染是指機體感染該病后產生了抗體而未發病,沒有出現癥狀和體征。另外,注射疫苗后不一定100%成功,疫苗的保護作用也不是終身的。這些因素都是成年人也得麻疹的原因。
四、預防麻疹的6個細節
1. 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者均應按計劃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后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較輕。
2. 保持口腔、眼、鼻清潔。臥室空氣要流通,并且室內空氣保持一定的濕度。
3. 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挑剔食物,多喝水,飲食應該富有營養且易于消化。
4. 麻疹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少串門走動,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5. 在疫情暴發高峰期,易感人群可用中藥板藍根、金銀花等清熱排毒藥煎湯代茶頻服。
6.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五、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適用人群:
1. 8月齡以上的易感者。初次免疫年齡為8月齡,再免疫年齡為7周歲,也可8月齡初免,1.5—2歲再次免疫1針,以減少初免失敗的易感者。
2. 病例發生后的應急接種人群。麻疹病人活動范圍內的易感者,接觸病患后接種時間愈早愈好,因為疫苗在接種一段時間后才能發揮作用。
禁忌人群:
1. 妊娠期的婦女;
2. 對青霉素和雞蛋有過敏史或類過敏反應者;
3. 伴有呼吸道疾病、活動性結核、血液病和惡性腫瘤等人群;
4. 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5. 個人或家族有驚厥史和腦外傷史人群。
六、得了麻疹應注意什么?
到醫院就診,確認病癥后,按照醫囑用藥,高熱時可用小量退熱劑,劇咳時用鎮咳祛疾劑,繼發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多臥床休息,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保持口腔清潔,可用鹽水漱口,每天重復幾次。給予容易消化的富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量水分。
1.麻疹傳播能力很強,建議到醫院就診的各類患者,特別是兒童患者,進入診療場所時須戴上口罩。
2.及時接種疫苗是保護兒童健康的關鍵,家長務必按照預約的時間及時帶孩子到正規機構接種麻疹疫苗。
3.急性期患病兒童會有高熱,按醫生的吩咐吃少量退熱藥,或用溫水給病兒擦浴,但注意不要退熱太快太低,一般退至38℃左右就行,否則可能會造成病兒虛脫。沒有并發癥時一般沒有危險,家長不要慌張。
5.為保護廣大公眾與兒童的健康,北京市為6歲以下兒童免費接種三劑次的含麻疹成分疫苗。每年3—5月份,外來務工人員可以免費接種麻疹疫苗。詳情咨詢熱線:12320
(北京 李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