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亞斌
摘要:本文對文明修身的價值內涵進行了現代闡釋,同時分析了當代職校生在文明修身方面存在的問題,闡述了開展職校生文明修身教育的意義、方法。
關鍵詞:職校生文明修身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2C-0035-03
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而職業學校擔負著培養一線技能型與綜合型人才的重任。職業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去年,我國頒布試行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指出“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愛黨、愛國、擁有夢想、遵紀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成為敬業愛崗、誠信友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可以看出,當代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未來的興衰,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因此,除了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識與職業技能外,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迫在眉睫。要將他們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重在在校期間的點點滴滴好的語言行為習慣的養成,也就是常說的“小事工程”,讓學生在小事上學會做一個知道什么行為才是文明之舉,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講究文明。“文明修身”工程也就悄然展開了。
一、文明修身價值內涵的現代闡釋
修身旨在修養身心,于日常生活中則為擇善而從,博學于文,并約之以禮。自古便得到各路圣人的追捧。儒家孔子推崇格物與正心,修身乃是本源;道家的修身則福澤“順應自然”;墨子則誠于“興利除害、平天下”。總而言之,修身的目的就是使一個人的身心不斷完善,以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要求。[1]
“修身教育”是指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它屬于道德教育的范疇。“修身教育”就是讓被教育者明確修身的內容,選擇適合的修身方式以達到修身的目的。“修身教育”以自我教育、自我修養為主要形式。一方面深化學生對文明修身意義的理解,懂善惡,知榮辱,以八禮四儀為準繩,時刻警醒自己;另一方面強調外在的道德規范,它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最終能使主體將其轉化為內在的道德修養。因此就道德教育的意義而言,“修身教育”應是內外兼修,并駕齊驅。它包括基礎文明和德性修養兩個方面,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實踐體驗,根據社會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調整學生的行為品質和道德取向,學習做人過程中的人品道德,知道什么行為是文明之舉,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以便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做一個現代文明人。[2]
“修身教育”的內容包括講究衛生、文明用語、愛國守法、注重公德、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愛護公物、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互助等,它是一項系列工程。它實際上是要求學生關注身邊小事,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從點滴做起,學會做一個現代文明人。
二、職校加強文明修身教育的緊迫性
目前,一些職業學校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思想道德問題,這類學生對自己沒有要求,沒有期許,沒有目標,更談不上未來規劃,處于得過且過的狀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自暴自棄類
這類學生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直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使得他們極度缺乏自信,不談前途,更談不上什么理想。進入職業學校后,他們對全新的課程學起來更加費力,本來就不善于學習的他們一度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他們對專業學習和文體活動都沒有興趣,不喜歡自己的班級,更不可能為它付出,他們是班集體的“路人甲”。內心顧慮重重,心理承受能力差,心靈比較脆弱是這類學生最顯著的心理特點。他們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但長期的自卑使得他們自動將自己劃為弱勢群體,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與同情,卻從來沒想過進行改變。當然從另一角度來看,他們也更需要來自群體的關愛與關注。
(二)恨世嫉俗類
這類學生對學習基本上已沒有興趣,迫于家長的壓力或高考失利的無奈,來到職業學校就圖個證書,虛度光陰,上課睡覺、看小說、玩手機。他們不懂感恩,不知回報,認為父母、老師、朋友對自己的關愛與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心安理得的接受,不曾想過回饋;他們缺乏責任意識,沒想過作為一個“社會人”,身上也有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甚至覺得破壞公共財產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不出事,沒必要嚴格遵守規則制度。他們無法處理好所面臨的各種各樣問題,更不懂學校有關違紀處分規定的具體內容,恣意妄為。這一類學生思想波動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低,自我約束力差,與父母親戚很少溝通,更不會主動談論學校生活哪怕是趣事。
(三)貧逸享樂類
這類學生都是家里的“公主王子”,從小的嬌生慣養使得他們任性,怕吃苦,不懂奮斗,沒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因為家庭生活條件的優越導致意志力脆弱,心理發展不成熟,沒有社會責任。他們的理想觀念也非常現實,追求實惠,擇業取向偏重經濟利益。
以上幾個分類其實是大部分職校生心理特征與行為活動的縮影。我們開展的“修身教育”工程也就是從“文明就餐”、“文明充水”、“文明就寢”、“文明集會”、“文明用語”等方面開展的,它實際上是系列“小事工程”,就是讓學生在小事上學會做一個現代文明人。因此,加強職校生文明修身教育,教育學生從身邊的文明小事做起做好,及時表揚鼓勵,反復刺激暗示“你可以”,“你能行”,“你真行”,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們職校的學生最缺的就是信心。
三、實施文明修身教育對職校生的意義
首先,修身教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基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現在的教育都談到是否要培養學生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問題,答案是肯定的,為教者都懂得其中的重要性。青少年正處于思想品德品質的成長時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學生缺失的是集體主義的理性認識,堅定而持久的思想信念,奉獻自己的高尚情操。修身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喚起他們的羞恥感和榮譽感。一言一行要走在真善美的路上,而不被假丑惡的石頭絆倒,在思想上筑起道德長城。
其次,修身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與心理素質的重要內容。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沒吃過苦,一切來得太容易,有強烈的自尊心、優越感,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一旦受到挫折就有可能一蹶不振,有的甚至輕生,根源就在修身不夠。外面的世界到處充滿競爭,我們的職校生走出去需要合作也需要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達的處世態度必須要有,在校時就要教會學生正確處理以后工作生活中的“順”與“逆”、“得”與“失、”“榮”與“辱”。成敗常有,要經得住成功與失敗的考驗。以從容樂觀的心態,面對復雜的社會與激烈的競爭,堅持不懈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通過文明修身教育,很多學生懂得了過去不知道的一些普通禮節,學會如何待人接物,在行為禮儀、儀容儀態、語言行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文明修身不僅使學生的教室、實驗室、寢室和校園變得干凈清爽,更使他們的心靈得到了深層的凈化。作為新一代的職校生,學好的不僅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
(責任編輯:許潔)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Vocational Students'
Civilized Cultivation Education
SHI Ya-bin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Rudong Branch, Rudong 2264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ized cultivation education is given, and the urgency and significance of undertaking civilized cultivation education among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vocational students' civilized culti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