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斌


摘要:“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對高職教師職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調研和分析高職教師職業能力現狀,探究提高教師職業能力制約因素,從教師職業發展自我需求、高職教師企業工作站、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評價體系、教師技能大賽等方面,找尋符合當下要求的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專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2C-0070-03
一、背景
隨著“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推廣和發展,教師的職業能力也越來越得到關注。如何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找尋符合當下要求的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策略,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國內外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發展迅速,從已有的資料來看,不同領域學者對教師職業能力的內容、特點、任務功能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理解,且對影響教師職業能力的因素進行了剖析。但總體來看,關于教師職業能力的研究目前更多的是對其概念界定與內涵分析上,對于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策略的相關研究較為欠缺。[1]
二、研究目標、方法與思路
(一)研究目標
明確教師職業能力的內涵和外延,研究目前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現狀,針對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對高職院校開展教師職業能力發展進行系統的研究,借助文獻對比、問卷調查、隨機訪談等研究方法,論述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影響因素,分析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缺陷與不足,并為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具體實施、評價方式和激勵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議和對策。[2]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通過查閱大量關于教師職業能力培養文獻,著重考察近五年職業能力內涵的發展,對比不同的概念論述,明確教師職業能力的內涵和外延。在此基礎上,以筆者所在南通地區高職院校為例,將典型高職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考察限制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環境因素,分析教師自身內因方面的影響,從而針對相應問題提出解決策略,為高職院校廣大教師的職業能力發展提供借鑒。
在南通不同高校分別發放問卷500份,問卷對象覆蓋了不同年齡和職稱,針對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各個方面提出問題,匯總后,對南通地區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能力發展現狀有大概了解,同時作為問卷的補充,對個體教師進行隨機詢問,獲取有代表性的問題和內容,補充問卷調查的不足之處。[3]
(三)研究思路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1.準備階段。此階段做好相關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對“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現狀進行調研,通過對這些數據資料的研究、分析,較為準確地把握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困境,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資料,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更具準確性、科學性和現實針對性。2.實施階段。以南通地區的高職院校作為實證研究范圍,通過對影響高職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現狀的分析,探討其中影響和制約教師職業能力困境的因素,通過創新教師發展教育理念、更新教師職業能力內容、豐富教師職業能力培養方法、完善教師發展體制機制,探討符合“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教師職業能力發展模式的對策。3.完善總結階段??偨Y前階段的匯總結論,對“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與發展模式的對策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并且在新的測試組中進行實施、對比、分析,從而最終形成一套更為有效的方案。
三、影響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的因素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如上表1分析,目前大部分教師認為,影響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師自身提升職業能力缺乏動力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絕大部分教師還是認為職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認同職業能力對職業發展的決定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師的提升動力還是比較缺乏的,沒有明確的規劃,也沒有主動提升職業能力的要求,這種動力缺乏有內在因素的影響,比如教師個人性格、意志力等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職稱待遇、工作環境等。
(二)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缺乏場所
部分教師還是具有個人職業能力發展追求的,但是,由于目前實驗實訓條件以及與企業的校企合作方式的限制,也制約了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缺乏教師提升職業能力的場所。沒有真正的與一線生產實踐的結合,教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會慢慢脫離,逐漸地喪失時效性和先進性。
(三)教師職業能力缺乏評價方式
雖然高校和教師在理念上都比較重視職業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問卷中體現的調查結果是,高校還是以科研作為“指揮棒”,多以文章發表和課題申報為主,在職業能力方面缺乏評價體系,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也就沒有辦法在職業能力的方面對教師產生促進作用,造成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滯后。
(四)教師之間缺乏職業能力競爭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高?!皯摷訌妵H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際影響”?,F代學徒制要求理實一體,參加技能大賽或者輔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多數高職院校教師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學上,沒有競爭機制,使得教師缺乏激情,也就沒有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動力。[4]
四、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對策與建議
(一)教師職業發展自我需求培養
在教師職業能力發展過程中,自我需求作為內因的首要因素,是提高教師職業能力的主要動力。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進修和培訓,使得高職教師有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強烈意識,幫助高職教師制定出適合個人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讓教師自己積極主動地尋找機會參加提升職業能力的實踐機會,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高職教師企業工作站
學院派送高職教師到企業一線實踐鍛煉,高職教師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與企業生產人員一起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以此為基礎搭建平臺,構建高職教師企業工作站。工作站可以使得教師生產實踐制度化和規范化,也尊重了企業的盈利需求。固定的工作站可以承擔企業的生產任務,而且不需要企業負擔人力成本,可以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學院可根據教師發展要求,制定教師實踐計劃。這樣既滿足專業建設發展需要,同時也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師資保證。
(三)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評價體系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職教師職業能力評價標準,既強調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方向,也使教師有的放矢地強化自身專業技能。評價體系也是高職教師職業能力的風向標,明確了作為高職教師應具有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有利于教師自身的職業規劃。完善的有效的高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評價體系,對教師自身也會產生促進作用,能夠激發教師職業能力提升與發展的積極性。
(四)教師技能大賽
技能大賽是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強調,應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際影響?!艾F代學徒制”要求教師能夠理實一體,參加技能大賽或者輔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普教看高考,職教看大賽”,各類技能大賽往往能反映專業的前沿發展水平。教師如果想指導教學實際,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首先自身要具備參與相對應的職業能力,技能大賽準備過程也是教師通往高水平科研的臺階。職業技能大賽的考核評價方式,在引導教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方式下,單一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考查方式,促進高職教師深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
參考文獻:
[1]王盼盼.高師院校師范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3.
[2]張陽,王虹.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9).
[3]李果地.現代學徒制下高職教師培養培訓國際比較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
[4]孔寶根.校長教師企業三維一體的高職教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之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2(1).
(責任編輯:陳向陽)
Strategic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FU Xiao-bin
(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 Jiangsu Province )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aints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poses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needs of the teachers' sel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ir enterprise work stations, professional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skills competi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 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