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靚艷

羅永浩曾為他的理想主義式創業總結過一句話,“通過干干凈凈地賺錢讓人相信干干凈凈地賺錢是可能的,通過實現理想讓人相信實現理想是可能的,通過改變世界讓人相信改變世界是可能的,即使是在中國。”當一個成功的商人,似乎從未是他創業的目標。作為一個情懷滿滿的文藝憤青,他試圖用更偉大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實現自我價值。成為喬布斯般的時代英雄,才是他最終目的。
特立獨行的奮斗
羅永浩 1972 年出生于吉林延邊和龍縣,他從小就是個特立獨行的孩子。出于對教育制度的反感,他高一就退了學,在家痛痛快快地讀了3年閑書,然后投身社會。在老家他做過建筑工人,擺過地攤,開過二手書店,倒賣過中草藥,走私過汽車,隨后去了天津投奔姐姐,用他的話就是在那“胡混”了幾年。2001年,羅永浩成為新東方一員,更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一位老師。他習慣在課堂上講一些段子活躍氣氛,順帶抨擊社會現象。沒想到學生在課堂錄音,并把他的段子剪輯成“老羅語錄”在網上廣泛傳播,他以幽默、有思想、具有高度理想主義感染力的形象紅遍網絡。
新東方的職業教師生涯,羅永浩把它看作是他這輩子第一個長期地、認真地、投入心血、非常熱情地去做的一份工作。但 3 年之后,他發覺很多理念與新東方發生沖突,他眼中的新東方正從早期的理想主義創業,朝商業化上市公司轉變。2006 年,羅永浩從新東方辭職,告別了年薪 50 萬的優越工作。
之后,他做了牛博網,做了英語學校。隨著他的演講“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網絡點擊突破 1000 萬,他萌生了轉型做大眾項目的想法。“出國留學是小眾項目,衣食住行才是大眾消費品。”羅永浩說,“他們(投資人)認為我有能力影響大眾。”
產品主義至上
在與馮唐的頻繁交流中,羅永浩意識到自己真正想創立的,是蘋果那樣的企業。他相信自己正處于千載難逢的機遇中:手機圈里唯一的聰明人喬布斯死了,剩下的都很笨,缺乏對用戶、產品的心理學考量。而從小擁有工匠情結的他,多年研究工業設計,正好填補行業的空白。
羅永浩花了大量時間研究蘋果的模式,也從不掩飾自己對蘋果的敬仰之情。2011 年底他決心轉型做電子產品,堅信“能顛覆高度成熟行業的一定是外來者。”
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羅永浩動用了所有人脈找投資,拉來了第一筆錢 900 萬作為啟動資金。2012 年 4 月 8 日,羅永浩在微博上宣布將注冊公司開始做手機,5月28日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 310 萬。
在錘子成立初期,羅永浩整天和軟件團隊待在一起,學喬布斯那樣一點點摳產品,重點改造應用程序的表現形式和交互。
羅永浩深信,人機交互高度依賴天賦,所以錘子的產品經理可以沒有專業背景,但必須有品位、有 感覺。羅永浩經常講一個段子,“喬布斯生病躺醫院,醒來后就指著輸液架子說設計得不科學,在那說了半天,然后又昏迷過去了。別人拿這個故事當笑話傳,但我看了特別感動。我小時候去醫院,就覺得醫院的那些設施有 80%-90% 設計得不科學,如果讓我來做,我永遠不會設計得那么不舒服。”
羅永浩滔滔不絕地向記者描述,小時候綠皮火車的那扇需要兩個大人才能打開的車窗,其實他坐著就能想出幾個既安全又能輕松打開、還不能讓孩子隨便亂碰的方案。“如果你是產品經理型的人,看待車窗就會覺得千瘡百孔,你總想改變它。”
在錘子科技創立的兩年多里,羅永浩上了兩次演講臺,盡情發揮他在做英語教師時練就的一流口才,向市場推介錘子 ROM 和錘子手機。盡管評價有褒有貶,但他的情懷和頗具工匠精神的產品仍令不少支持者充滿期待,發布會后短短48小時,錘子手機預訂單數超過 5 萬。
正當外界以為羅永浩已用情懷征服了市場時,錘子手機7月8日第一批出貨卻爆出核心元器件良品率低下、屏幕玻璃 CNC 開孔的設計有問題兩大致命硬傷,一時間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
他和工程師長期駐扎在京郊的富士康工廠,緊盯生產線,然而良品率一直提不上來。有媒體去工廠蹲點,描述羅永浩愁容滿面的樣子,頗有點窮途末路的味道。一時間理想難敵現實的負面輿論滿天飛,他的宿敵方舟子則趁機調侃,“用戶本來買的就是情懷,產品只是贈品,不要太挑剔嘛。”
市場詬病錘子手機相機對焦速度慢,羅永浩坦言,團隊并不知道閉環馬達和開環馬達在聚焦速度上的差異,直到影像工程師入職后才發現選定的開環馬達有問題,但當時工程已進行到一半,無法更改了。
類似的波折不止一例,但羅永浩強調并沒有受到投資人給的壓力。投資人鄭剛則坦言,“說完全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這也是正常現象,所有新廠商都碰到過,只是老羅誠實、不忽悠客戶。”他更在微博上頻頻轉發錘子的好評帖,以示支持,“我肯定不會賣手里的股票的,或許等到它估值達到千億的時候才考慮。”
握好錘子
紅于網絡的羅永浩深諳營銷之道,這卻是大多商人自愧不如的。事實上,羅永浩身上從來不缺新聞。為了維權,他在西門子總部門前砸冰箱;為了推廣產品,他把發布會辦成了單口相聲。由于質疑王自如手機測評的公正,羅永浩約其網上對質,再次成為“創造”新聞的熱點人物。而就在短短幾天時間里,羅永浩和王自如的對質視頻播放量已超過670萬次,被稱為科技春晚。
盡管網上對他的創業模式褒貶不一,羅永浩依然有著憤憤文青的情懷,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下一次人機交互革命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們已經在研究。我們在做著現有成熟方案的同時,積累人力、物力和財力儲備,去參與引導下一次科技界改變世界的這種格局……如果我們趕得及運氣好,可能就成為下一次革命的領導者。如果來不及,我們可以成為下一次革命的第一追隨者。因為一個行業最終穩定下來,一定就是一個老大一個老二,那也是參與改變世界了。”
羅永浩身上有理想主義的光環,隨著生產線日產達1000 部和不良率逐漸降低至 2%,錘子在他看來似乎又重新回到軌道上,朝著他的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