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周宛君 王儉平
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協同度研究
天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周宛君 王儉平
摘要: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作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產業的協同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復合系統協調度模型,構建了經濟和科技子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并以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為例,測算出京津冀地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協同發展程度,以期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實證結果表明,只有經濟和科技系統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協同發展,才能促進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系統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京津冀 電子設備制造業 協同度
隨著區域經濟增長活力日趨顯現,京津冀地區憑借良好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區域優勢,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然而,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區域產業結構趨同,產業分工不合理等問題日漸突出,嚴重阻礙了區域的整體發展,如何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地進行產業分工和布局,優勢互補,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制造業作為京津冀的支柱產業,對區域發展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作為高技術產業,同時也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其經濟和科技的協同效應,提升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拉動區域經濟增長,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京津冀地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協同發展的研究,不僅能夠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能為區域產業協同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協同學是20世紀70年代初德國理論物理學家哈肯創立的[1,2],主要是指在生命和非生命的開放系統內的各個系統,當它們處在一定的條件下時,就會通過非線性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協同作用和相干效應,使系統從低級發展到高級、從無序發展到有序的狀態。此后,各國學者將協同學理論應用到眾多學科領域,對協同的內涵進行了具體的深入研究。
協同發展的過程是指通過系統內部各要素資源之間的復雜非線性作用,實現系統“1+1>2”整體效應的過程,系統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或各子系統之間,通過相互適應、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耦合而成協作發展模式,以此保證系統運行的良性循環。也就是說,只有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協同運行,才能促進系統的良性發展。由此,在區域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系統內部各要素資源的合理流動,各子系統之間的耦合聯系,可以實現系統從無序到有序,并最終實現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具體到京津冀電子設備制造業,只有區域產業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產效率,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簡言之,對京津冀電子設備制造業協同度的研究,就是對區域產業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在發展過程中協同程度的研究,對于區域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關于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協同度的研究還比較少。從研究內容來看,相關研究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針對全國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協同度的研究。徐浩鳴、徐建中等[3]選定產業組織系統在經濟效益、科技評價兩方面的指標作為產業組織系統協同度模型的子系統,在構造一系列序參量的具體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測算出了產業組織系統協同度,結果表明以1996年為基準的協同度增幅巨大、增速迅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揭示了我國信息產業的迅速崛起,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更加廣泛和深遠的意義,指導并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二是對京津冀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研究。楊潔等[4]分析了京津冀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現狀及必要性,闡明了三地協同發展的制約因素,提出了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實施路徑。三是對京津冀產業協同創新程度的研究。張淑蓮、胡丹等[5]對京津冀三地的高技術產業協同創新程度進行研究,其協同創新系統包括產業創新子系統和創新環境子系統,結果表明三地高技術產業的協同創新程度存在較強的差異性,其中河北省的協同創新度明顯低于北京、天津兩地。另外,從研究方法來看,主要分為定性和定量研究。定性的研究一般從政策、資源、產業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結論較為主觀和片面。定量研究多使用評價模型,如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DEA模型、灰色關聯模型等。
綜合以上觀點,本文將針對京津冀地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協同度進行實證研究,同時結合區域和產業特征,根據協同學原理,運用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分別測算出三地產業發展的協同度,并進行詳細的比較分析,為京津冀地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2.1 協同發展系統
根據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把京津冀電子設備制造業發展系統看作成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可分為兩個相互聯系作用、相互影響的子系統:經濟和科技系統。其中,經濟子系統是產業發展系統的核心,同時也為科技子系統的發展提供保證,而科技子系統則為經濟子系統的發展提供動力源泉。換句話說,產業的發展不可能僅僅取決于某單一系統,只有各子系統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才能較為準確完整地反映出產業發展系統的構成,才能有效保證區域產業的良好發展。經濟系統和科技系統之間的協作和各參與要素的互動,將成為區域產業提升協同發展能力,發揮協同效應的關鍵。
2.2 模型構建


也就是說,序變量分量的有序度確定子系統的有序度,子系統的有序度可以通過的集成來實現。在實際中,常用的方法是幾何平均法和線性加權求和法。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其中:

3.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目前關于產業發展協同度的研究較多,但是對于相關子系統序變量的選取還未達到廣泛共識。本著反映區域產業基本情況,結合經濟和科技系統特征,考慮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合理性、客觀性和可得性,進行子系統指標的選擇。
經濟系統:選取從業人員平均人數、資產總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利稅5個指標,反映產業的人力資本、資產運營能力、財務效益、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能力。科技系統:選取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R&D經費內部支出、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新產品銷售收入和專利申請數5個指標,反映產業技術的創新能力,是產業科技進步的基礎。
綜上所述,可建立如下的指標體系,見表1。
3.2 數據來源

表1 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協同度研究的指標體系
本文將針對2009~2013年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協同發展程度進行分析,但是京津冀三地具有獨立的統計體系和統計標準,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統計指標。因此,本文數據來自于2010~2014年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6],以便保持統計標準和數據來源的統一性。數據整理結果見表2。
3.3 數據處理
結合子系統序變量指標體系的原始數據,結合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以2009年為基期,即可對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協同發展程度進行科學測度和分析。首先,由于兩個子系統各個指標的觀測單位不同,導致各指標的觀測值相差懸殊。因此,在進行實證分析前,需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即基于原始數據的均值和標準差進行數據的標準化,使得不同單位、不同數量級的指標無量綱化。數據處理結果見表3。
其次計算各子系統序變量的有序度,在使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子系統的有序度時,為了避免某些序參量有序度為0時,使得整個子系統的有序度變成0,將序參量有序度為0的指標改成一個非常小的正數,本文設定為0.0001,如表4所示。
然后,將表4中的數據代入公式(2),得到經濟和科技系統的有序度。最后,以2009年為基年,將各子系統有序度的數據代入公式(4),得到京津冀三地電子設備及通信制造業系統2009~2013年的協同度,如表5所示。

表2 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指標體系的原始數據
4.1 經濟系統有序度分析
從經濟系統有序度的計算結果來看,近幾年來,京津冀三地都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尤其天津和河北兩地經濟系統有序度增幅更加明顯,2013年的有序度均達到了0.9以上的水平,可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經濟效益明顯,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天津市從2010年的0.2066增加到2013年的0.9768,河北省則是從2009年就開始大幅度增長,從2009年的0.0001增長到2010年的0.4193,資產總計和主營業務收入迅猛增長,在2013年達到了1,實現了經濟系統的大幅度有序發展,產業發展達到一定高度,維持了產業經濟的穩定增長。

表3 標準化后的指標體系數據

表4 各子系統序變量有序度

表5 子系統有序度和系統協同度
4.2 科技系統有序度分析
從經濟系統有序度的計算結果來看,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創新系統總體在逐年改善。北京市2010年上升少許,2011年則是大幅度增加,2012年則大幅下降,下降原因主要是來自于新產品銷售收入的下降。天津市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從2011年的0.0843增加到在2012年的0.7080,增幅明顯,主要來自于新產業開發經費和新產品銷售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到2013年增加到0.9818。河北省則是在2010年小幅下降,并在2012年獲得迅猛增長,到2013年增加到1,原因是R&D經費內部支出和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以及新產品銷售收入的迅速增加。
4.3 系統協同度分析
從系統的協同度來看,三地均表現出增長趨勢,尤其是天津和河北兩地。北京市2011年與2010年相比,協同度出現負值,呈現不協調狀態,主要是經濟系統有序度下降。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2012年協同度增幅明顯,2013年經濟與科技水平均有較大增長,協同度達到極大值。天津市產業協同度增長顯著,在經濟和科技系統的相互作用下不斷提高。雖然經濟和科技系統均呈現增長趨勢,但同時也由于科技創新水平不高,使得2011年前協同度較低(均小于0.1)。直至2012年經濟和科技系統均呈現大幅度增漲的狀況下,協同度也迅速增加到0.5248,經濟和科技系統協同發展態勢良好,2013年與2012年相比,雖然經濟與科技系統均有增幅,但由于增幅較小,所以協同度僅為0.2296。河北省從2009~2011年雖然經濟系統有序度提高明顯,但是科技水平較低,使得產業協同發展較差,協同度呈現較小數據,2012年隨著科技系統有序度的大幅增加,協同度出現了一定的增長,并在2013年經濟系統和科技系統同時增長的態勢下,協同度達到極大值0.4384,科技創新水平大規模提高,帶來了產業系統協同度的穩定發展。
根據實證結果,有以下主要結論與提高京津冀經濟與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復合系統協調度的優化政策建議。
第一,只有經濟和科技系統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協同發展,才能保證產業的快速增長。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良性發展也離不開兩者的協同效應,只有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科技創新水平的提高,進而為經濟系統的發展提供動力,才能促進產業系統的良性循環。實證結果表明,京津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只有不斷增加科技創新投入,提高創新環境,提升企業開發和科研能力,為經濟系統發展提供保證,實現經濟和科技系統協同發展,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
第二,我們也應該看到京津冀地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發展程度不同。北京市的科研能力較強,科技創新水平較高,天津則具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環境,而河北省雖然在不斷發展,但相較于北京和天津兩地,無論是經濟地位和科研水平,仍然處于劣勢地位。針對這一整體狀況,為優化提高復合系統的協調度,在發展政策制定上,河北省可以通過增加科技經費投入,提高引進高層次科研人員隊伍數量與經濟發展程度的協調性,并保持政策的可持續性、穩定性,持續、穩定地促進評價指標的正向發展,使經濟發展和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發展保持協調,從而發揮協同發展效應。
第三,隨著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京津冀地區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只有通過產業轉移,技術升級,發揮經濟效益和科技創新的協同效應,才能促進區域產業的有序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Haken H.Advanced Synergetics:Instability Hierarchies of Self-Organizing Systems[J].1993.
[2] H.Haken,Synergetics:An Introduction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s and Self-Orgunization in Physics,Chemistry,and Biology[M].New York:Springer,1977,3rd ed,1983.
[3] 徐浩鳴,徐建中,康姝麗.中國國有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系統協同度模型及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3(22).
[4] 楊潔,辛靈,李媛媛.京津冀區域產業對接與產業轉移路徑[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5] 張淑蓮,胡丹,高素英等.京津冀高新技術產業協同創新研究[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1(40)
[6] 馬京奎.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2014.
中圖分類號:F7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c)-147-05
作者簡介:周宛君(1989-),女,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