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范大學 王于琴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田 峰
高職人才培養下的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評價
重慶師范大學 王于琴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田峰
摘要:專業設置反映的是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工作崗位的吻合度的狀況。高職院校擔負著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責任,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就必須適應于其所處地域的經濟發展狀況。本文通過構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從規范度、合理度、支撐度、效果度四個維度評價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經濟適應程度,為高等職業院校進行專業布局與人才培養以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區域經濟 專業設置 指標體系
高職院校擔負著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責任,專業設置反映的是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工作崗位的吻合度。因此,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必須適應于其所處地域的經濟發展狀況,特別是經濟核心產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只有這樣高職教育才能將其服務于所處地區區域經濟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本文通過構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模糊數學與層次分析法,討論專業設置與經濟適應關系,確定出高職院校目前專業設置與經濟適應程度,為高等職業院校進行專業布局與人才培養,以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表1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評價指標體系

4.1 招生數與變 近3年的招生規模、專業人數變化化情況和新生報到率4.2 畢業生人數 近3年的歷年畢業生人數4 效果度4.3 職業技能鑒 學生職業能力或專業基本技能證考定試通過率和獲取情況4.4 就業率 近3年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專業對口就業率4.5 社會評價 近3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評價的稱職率
在構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時,本文參照教育部2003年評估試點工作基礎上重新修訂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指南(試行)》等相關文件及廣泛征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利用德爾菲法對專家進行咨詢和發放調查問卷,最終設計出重慶市區域經濟與專業設置適應性指標體系,體系中共有4個一級指標和19個二級指標,詳見表1。其中所選的專家是重慶市十所高職院校副教授及以上級別的老師,發放了問卷200份,收回了問卷200份。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評價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如表1所示,其中構建的目標是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準則層可分為2個,準則層1和準則層2,準則層2分別隸屬于不同的準則層1。根據模糊綜合評價利用層次分析法。通過給不同的專家發放調查表,然后對調查表進行統計,對各個專家們給出的數據進行數據處理,構造了一級指標和二級各指標的判斷矩陣權重計算如下。
(1)一級指標權重計算

表2 一級指標判斷矩陣
(2)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

按照層次分析法的權重確定步驟,首先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可得:


利用公式:

對其進行歸一化得權向量:

運用相同的方法對二級指標進行計算,結果如下:

各個指標在區域經濟與專業設置適應性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如表3所示。

表3 區域經濟與專業設置適應性指標權重值
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本文對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與重慶區域經濟適應性進行專家打分。本文采用5分制評分標準,即很好打5分,較好打4分,一般打3分,較差打2分,很差打1分。按給定的權重統計評價各因素等級的次數,進而求得隸屬度向量。計算結果如下:規范度向量綜合評價向量。

最后求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設置與重慶區域經濟適應性綜合評分,取分數集,評語,



表4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綜合評分
根據綜合評分顯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考核結果綜合評分為3.92,我們認為該學院的專業設置與重慶區域經濟適應性情況良好。在二級指標層上,根據綜合評分可以看出,該學院的專業設置規范度3.84分屬于良好,合理度4.02分趨于較好,支撐度3.13分較為一般,效果度3.85分視為良好。綜合評分高于規范度、效果度、支撐度的綜合評分,其支撐度的綜合評分最低。規范度、支撐度、效果度三個指標層都處于一般和較好之間,這說明該學院專業設置與重慶市區域經濟適應性還存在不適應因素,也可以認為該學院在專業設置方面調整的空間還比較大。該學院于2013年被列為重慶市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這與國家級示范高職和國家級骨干高職院校在各個方面還存在著差距,這也剛好印證了該學院綜合評分趨于良好的結果。
本文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建立的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模型,可以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適應區域經濟提供一定的標準,也為重慶市各高職院校認識自己在專業設置各個方面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當代高等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7.
[2] 周建松.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述設理論與探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3] 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Z].[2008]教高5號.
中圖分類號:F2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c)-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