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杰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政治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知識探究中提高學習能力和政治綜合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被動的知識記憶,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來進行教學,使學生提高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并能夠用自己的思維對政治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使他們有效掌握和理解政治知識的本質。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從多個角度來分析知識,發展創新思維。
一、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領悟能力
教學活動是學生和教師互動的雙邊活動,在這個互動過程中,教師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內動力,才能讓他們主動去分析和思維政治知識,并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率。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學習作用,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知識積累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并在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進行質疑。只有產生疑問時,才能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在解決這些疑問時,學生從政治知識體系中調取和新知識相關聯的知識,促進新知識的理解。在學生分析和思考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指導者的作用,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促進他們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勇于表達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引導他們在進行知識探究時大膽地把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說出來。學生分析、思考、表達的過程是一個思維活躍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分析,并從多個角度來把新舊知識建立聯系,提高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知識的重難點來讓學生進行分析,提高他們的政治思維能力和政治分析能力。再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表達時,教師要把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現實建立聯系,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通過討論對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并能用流利的語言進行表述。
(三)讓學生進行練習,鞏固學到的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動筆記錄的好習慣,把促進自己思維頓悟的思考方式記錄下來;把有聯系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和歸納,并記錄下來;認真思考和分析教師布置的習題,使知識在運用過程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率。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學習政治知識,并能用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深刻的思維來看待和分析問題,提高學生的政治綜合能力。
二、開展趣味性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初中政治教材中的內容比較枯燥,要讓學生有效地掌握這些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要使教學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的成就感,使他們的思維在積極活躍的狀態下進行知識探究,能有更深的見解。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完知識點后,經常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并進行大量的題目練習。這就導致一些記憶力較差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在趣味性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成小組來進行學習比賽,能讓學生在有競爭意識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和探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并讓學生對知識點記憶深刻。在復習課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知識搶答,并對正確回答題目數量最多的學生進行獎勵。這種形式的復習課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積極地進行參與,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高效進行。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你追我趕、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中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政治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趣味性的教學嘗試,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發展了智力,培養了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
三、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本身實踐性很強,時代氣息濃。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學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只有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回到它賴以升華的事實中去,學生才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確地理解和準確地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地聯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在加強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觀察社會,分析時事;在課堂教學外,帶領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例如,鼓勵學生堅持收看“新聞聯播”,瀏覽報刊雜志,從關心國內外大事以及發生在身邊的大小事情入手,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觀察分析到的社會現象和教材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討論,真正“學以致用”;組織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時事報告會、專題討論會;平時組織學生參加時事興趣小組,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分析時事,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就地取材,組織學生到附近的企業、機關參觀,進行社會調查,請企業家、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講課等,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了解社會,可以感覺到政治學科的實用價值,從內心深處讓學生樹立學好政治知識的信念,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政治知識探究中。
四、進行多元化評價,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在初中政治傳統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從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評價他們的優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時,對學生的評價也要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既要考慮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結合他們日常學習中的表現來進行。同時還要結合同學和個人對自己的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學生更清楚地了解了自我,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改變不足的地方,使學生不斷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使他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鼓勵他們積極分析和解決政治問題,使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提高政治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政治素質的綜合發展。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隨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使他們提高學習和探究效率。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