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旺杰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如何積極主動地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工作。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筆者在實踐中總結了幾點看法。
一、做最充分的課前準備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能夠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使學生們能夠興趣高昂,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然后再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目標要針對大部分學生,難易適中,明確重點和難點。另外,教師要根絕教學內容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并且在課前收集相關的資料,比如,地理文獻,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從而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善于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
情境是指感情的境界。良好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培養興趣,發展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一)設計問題創設情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創設能夠使學生產生疑問的情境無疑是能夠激發起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很好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興趣愛好創設出一個問題情境,以疑問促進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如:講密度流時,可以這樣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船只一旦關閉發動機就會停止不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軍隊潛水艇卻在關閉馬達的情況下順利進出由英軍嚴密把守的直布羅陀海峽,躲避英軍的襲擊,并從背后給予英軍守兵以沉重的打擊。你知道為什么嗎?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往往會產生很大的興趣,迫切想知道原因,所以就會不有自主地認真聽教師講解,并且積極地思考,這樣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地就會被調動起來,學習效率就會提高了。
(二)聯系實際創設情境
地理是一門與自然、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生活中處處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將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聯系起來,創建一種學生都喜聞樂見的情境,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或者深入到周圍環境中去,感受世界,這樣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心情愉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比如在講述“工業區位因素”時,可結合本地的工業區位圖,分析影響本地工業區位的因素,說明本地工業區位的基本原則,判斷本地工業布局是否合理等。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教材,掌握知識,學用結合,使學生在聯系實際的情境中愛學、樂學。
三、采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現代教育技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廣大教育者的青睞。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比如在講解水循環的時候,單純地水循環分解為海陸間大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三個部分來講,只看課文上的圖例,收到的效果不盡人意。這時候就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進行情境展示,通過動畫展示海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水汽經過冷卻形成降水,降到地面,形成地表徑流,然后下滲再形成地下徑流回到海洋,從而完成海陸間的大循環。經過flash動畫的逐步的演示,讓同學們看清了海陸間循環的幾個環節,既清楚又生動,有助于學生對水循環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對這一地理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講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時,“褶皺”“斷層”“海底擴張”這些知識點單純通過文字表述還不好理解,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制作一些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和視頻動畫把這些知識點都變成動畫顯示,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后,對這些知識點所涉及的內容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動畫展示形象、直觀,印象深刻,清楚易懂,使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鼓勵個性發展,提高學生自信能力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要讓學生全面發展,發揚個性,尊重學生個體發展。注重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于所有學生的要求都是相同的。由于學生理解能力反應能力有所差異,不可能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教師所要求的目標,教師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只看到了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忽視了中等和成績偏差學生的掌握情況,很容易產生“兩極分化”的局面,沒有達到所要求的目標,不能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作為現代教師,應摒棄傳統的觀念,貫徹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針對基礎知識較扎實,掌握較好的學生,應注重他們能力的培養,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邁進。對于相對較差的學生,應重點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最基本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留一些不同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進步。通過這種方式,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學生個體得到了發展,學習積極性提高,也樂意學習。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意義。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
五、建立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評價機制
健康、積極的評價機制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過去單一的對學習成績的評價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地理老師要積極探索促進學生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地理課堂教學評價要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地理學習評價,要在知識與技能評價的基礎上,關注對學生價值判斷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會責任感、人生規劃能力形成狀況的評價。地理學習評價應發揮其激勵與發展功能,使學生從評價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地理學習水平。老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并給予必要、及時、適當的鼓勵性評價和指導性評價。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應學會運用新穎教學方法教學,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因材施教,適當運用激勵法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新世紀的人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