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金華市金東區文化館 321000)
群眾合唱的組織與訓練初探
徐 麗 (金華市金東區文化館 321000)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是廣場舞,還是群眾合唱,都深受人們的喜愛。拿群眾合唱來說,它的難度較小,參與度較高,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做好群眾合唱的組織訓練工作尤為重要。
群眾合唱;群眾文化;組織;指揮
群眾合唱是群眾自發性的進行合唱活動,因為合唱是自發的,所以規模不一,組織形式多元化,成員多較為業余,所以在合唱時效率不高。因此,我們在組織群眾合唱的時候,要注意分析合唱存在的問題,對合唱隊伍進行輔導,對合唱進行科學的訓練,以促進群眾合唱更為繁榮。
首先,群眾性的合唱團中,隊員大多比較業余,缺乏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而且由于是自發組織的,所以年齡上差別較大,水平上也是參差不齊的,在集體性和統一性上存在欠缺,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缺乏強力的約束。
其次,群眾合唱團大多數都是沒有音樂基礎的群眾,其合唱訓練多是口口相傳,沒有科學的五線譜和簡譜輔助,學起來會比較慢,效率比較低。
再次,群眾合唱團中的隊員聲部不齊,幾乎找不到真正的男女低聲部,甚至男中音和女中音都很少。這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聲部的不均衡,色彩沒有變化,從而影響整個合唱的音響厚度和寬度。
(一)創建群眾合唱團隊
1.科學合理地招收隊員
在我們剛開始創建群眾合唱團隊的時候,首要注意的就是科學合理地招收隊員,要有一個標準,比如說需要具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要有節奏感,要對合唱感興趣,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排練等等,不能毫無原則地招收隊員,這樣會影響到整體的合唱隊伍的素質。
2.掌控合唱規模
合唱的規模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合唱的成功與否。人太少,形不成規模,不僅形不成一定的影響力和感染力,而且對個人的演唱能力和合唱聲部的配置要求會比較高,但是人太多,又會使合唱效果大打折扣,組織管理難度也會很大。在我看來,合唱規模最好掌握在30-60人之間比較合適。
3.科學配置合唱聲部
合唱是十分講究聲部的配合,講究各聲部之間的平衡和力量對比。比如說,按照合唱的音色可以劃分為同聲合唱和混聲合唱。同聲合唱就是指合唱中只有一類人聲合唱,比如單純的男聲合唱、女聲合唱或者童聲合唱。在這三類合唱中又存在著高音、中音和低音三個層次,人數比例通常是8:6:6。混聲合唱是指有男聲、女聲或者男聲、童聲或者女聲、童聲或者男聲、女聲、童聲組成的合唱。在我們進行創建的時候,要科學地配置各個聲部,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比例失衡。尤其是男聲,一般比較低沉,所以在人數組成上最好要低于女聲人數,童聲則應更少一些。
(二)進行發聲基礎訓練
合唱是聲音的合唱,所以在合唱之時進行發聲訓練時必要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僅僅是教會隊員演唱合唱作品,因為學會演唱很簡單,但是沒有發生基礎訓練,合唱團隊就無法在音準、節奏和音色等方面有進展,那么合唱作品也將會是失敗的。發聲練習是為表現作品主題內容而創造條件,它是表達作品內容的工具和手段。發聲基礎練習曲可從演唱歌曲中分解出重難點樂段,配上聲、韻母進行練習。在進行合唱曲目的試唱排練時,采取分合的方法,先按聲部分組試唱,使各聲部充分感受樂曲旋律。
在隊員訓練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引導他們結合聲樂發聲要求來做,因為隊員自我訓練只是學會某句詞如何發聲,而對于每個字、每個詞卻不會很重視。其實,每個字都要有好的氣息的支撐,并且要在共鳴位置的狀態中進行,這樣才能使隊員聲音洪亮、清晰,只有習慣成自然,這樣才能達到“字正腔圓”的境地。各聲部合排時重點放在各聲部的合聲序進與關系方面,最終完整演唱合唱曲時,才會使縱向與橫向達到相融協和。合唱的排練必須始終體現出音樂各要素的對比關系,要對合唱隊員作出速度對比、力度對比和音色對比方面的訓練,并以此培養合唱隊員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合唱訓練及演唱從一種高強度的勞動,很容易產生疲勞。因此對訓練的要求應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法進行,切不可操之過急。發現有疲勞現象時,尤其是發聲器官系統方面的疲勞時,應即時暫停,休息片刻再進行。
(三)進行排練與藝術化處理
優秀的合唱作品不僅僅是隊員們都會唱,還需要隊員協調地把合唱作品唱好,唱出氣勢,唱出感情,聲情并茂。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合唱隊員對所演唱的作品內涵要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再經指揮藝術處理作品才能達到更好的演唱效果,才能使演唱聲情并茂,歌聲優美動聽,表現出生動感人的藝術魅力。藝術能反映出一定的時代精神和社會現象,那么每一首歌曲也會反映出一個時期的社會變革、政治面貌和道德風尚等,合唱隊員應該透過歌詞的內在含義,去挖掘圍繞著以上各種{題思想的本質,把握準歌曲的藝術風格、時代特征。如歌曲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對人生真諦的領悟,還是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是對大自然的贊美還是對社會丑惡現象的諷刺。
何為藝術化的處理呢?在本文中,藝術化的處理主要是指在合唱的時候要以情帶聲,用我們的感情來表現聲音,表現作品。有的隊員由于只片面追求聲音,雖然聲音有一定的強度和亮度,但缺少真情,聲音也就蒼白無力,唱歌是要表現一定的情感和內容,一定要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當然,在進行合唱排練的時候,也要注意指揮的作用,因為指揮是一支合唱隊伍的核心,指揮得好,合唱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我們在選擇與進行指揮的時候,要多加訓練,加強指揮。
合唱藝術是大眾比較喜歡的一種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也是
文化含量較高的群眾藝術形式,通過群眾合唱活動,可以提升文化、藝術素養,豐富業余生活,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情懷,可謂是一舉多得。但是我們在組織合唱活動的時候,要注意把握,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合唱團隊員自身也要加強學習,逐漸地把自己融在合唱之中,真正的追求和諧統一,追求生活的高品質,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
[1]宋一鳴.合唱藝術在大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的功能[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3).
[2]李育強.當代中國合唱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2).
[3]郭儷雅.群眾性合唱的訓練及其藝術表現手段[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5(03).
[4]馬東風.群眾性合唱音樂進步的原因與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02).
[5]齊瓊.合唱藝術對人生觀的影響[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8).
[6]唐龍.淺議合唱在高校文化活動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2008(10).
[7]索玉英.論影響合唱風格的三種因素[J].今日科苑,2006(12).
[8]鄧珊珊.淺談群眾性合唱的排練與指揮[J].科技致富向導,2014(09).
[9]肖琴.淺析合唱藝術對集體意識的培養作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