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舒睿 許 政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 230601)
無印良品的傳統文化性初探
任舒睿 許 政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 230601)
無印良品是日本設計文化中重要的代表,是日本當代設計的先驅。文章以無印良品為例,通過對無印良品的產生和發展概況的介紹,分析了它與日本傳統文化的關系,從而揭示出傳統文化對當代設計的重要性,這對當代設計的發展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無印良品;當代設計;傳統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設計已然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價值體現方式。近年來,我們把民族性的設計看成是產品設計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無印良品正是通過向傳統文化借鑒從而走上國際的大舞臺。無印良品的成功,除了它對本身民族根源的準確把握以及對設計理念的全面貫穿,同時還把設計的產品作為使用者和觀賞者感悟文化、轉變消費觀念、傳承傳統文化、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工具。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影響著人們對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們對設計的理解,研究無印良品對當代設計的未來走向不無裨益。
日本的設計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日本的設計一方面努力學習西方的設計文化,而另一方面將目光則對向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直至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設計開始在世界嶄露頭角,以其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不拘一格的設計方式迅速傳播到了各個國家,引起了許多設計師的爭相效仿。無印良品的開拓者們在吸收了國外設計優點,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民的生活需求以及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后,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設計風格。這種風格將歐美國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吸收分解,其中就包括西方的“構成原理”和德國的國際主義。雖然受到了西方現代設計風格的深刻影響,但是日本設計依然堅持強調傳統的重要性,追求平淡、純粹、內斂、雅致的本土風格。在以民族哲學和傳統文化為主要表現的基礎上,日本的設計師們進行了深刻反思,為了保證本國設計的長久發展,設計師們注意到只有打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根基,才能更好的為日本的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設計能源。
日本本土的自然資源匱乏,經濟的發展情況制約了日本設計必然是以追求簡單實用,以最少的資源制造出最實用的產品。客觀條件使得無印良品對產品的定位有了明確的選擇,將主要的產品設計放在生活用品上,用低廉的價格、優質的產品、簡單的造型吸引消費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型化、標準化、多功能化的產品成為了日本民族的設計要求,而這恰恰迎合了國際市場的需求,從而開拓了日本設計引領世界潮流的趨勢。無印良品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無印良品誕生于19世紀80年代,以素材的選擇、工序的檢討、包裝的簡潔化為鮮明的主題,以“沒有商標和優質”為設計理念,倡導自然、簡約、質樸生活方式。它的設計者田中一光先生在當時提出了“最合適的形態中,顯示出產品本質”,也是后來無印良品所有的設計師秉承的重要指導思想,從而產生了一種新的視覺景象。干凈利落、簡單實用、樸實無華這些詞匯儼然成為無印良品最好的闡釋。
盡管無印良品在設計時,始終在實現無品牌、無商標的設計,但是基于消費者對產品的使用心理和設計精神層面的突出影響,它似乎也被貼上了“民族設計”的標簽。無印良品試圖通過優良設計來引導消費者產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而最明顯的手段就是相對廉價的產品、充滿審美需要的外觀、環保又耐用的材料。在繼田中一光對無印良品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后,原研哉將無印良品的設計推到了另一個高峰。
與田中一光設計作品中對視覺元素的注重和民族崇尚方面以及處理形態的不同,原研哉的設計給人感受更強烈的是簡單的裝飾,純潔的藝術表現,充滿了生命力和隨意性。這種質樸的民族氣息,可以追溯到13世紀“禪”的思想對后來日本文化的影響。隨著日本人民對“禪”的認識與發展,“禪”的隨緣行、無所求、法在自然也就被日本人民潛移默化地接受并有了其他的理解。他們把“禪”融入了生活,并且產生了一種新的生活美。因為與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教義的契合,日本人民更加重視生活方式和文化之間的融合。而原研哉的設計,其中的“虛無”正是日本民族對“禪”意境的真實表現,是與禪宗美學的高度貼合。其無品牌設計,接近于中國古人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境界。原研哉將“禪”的意境進行了創新和突破,進而對作品產生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優雅、樸素、自然的精神內涵。
無印良品是極簡設計的代表,雖然本身極力淡化品牌的影響,抹去所有的復雜裝飾和不必要的加工設計,不注重色彩和形態的艷麗多姿,簡單到只剩下產品本身的材質和功能。但是不得不說,無印良品本身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無法看見的品牌效應,有了一群喜愛它的忠誠消費者。原研哉在不知不覺中用沒有設計的設計呈現出一個看似虛無,卻能容納萬物的理念。
日本的傳統文化類型很多,諸如茶道、書法、能劇、飲食、風俗畫等等,它們對現代的日本設計都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傳統文化作為日本設計的延伸,對日本當代的藝術設計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美不僅僅只是存在用于藝術表現的純藝術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經驗中,也就是文化中。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在體現傳統上有著獨特的途徑,它將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相結合,把手工藝與工業設計相結合,突出了民族個性的同時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文化的熱愛。
在當今文化多元化并且內外文化交融的發展趨勢下,傳統文化與正在發展的新興文化有著不可避免沖突的同時,也似乎存在著統一性。不同于其他華而不實的日用工藝美術,無印良品不僅連廣告都只是依靠標志本身,更是所有的產品都有著傳統文化因素的存在,把現代設計美學與傳統設計美學相互交融,形成獨具風格的美學體現形式。它的成功是將東方的設計理念貫穿于西方的美學中,在兩者之間產生出一個交叉點,讓其最終走向統一。
工業化發展帶來的是古板無趣,嚴謹冷漠的設計負面,然而無印良品卻在這種無趣中找到了內在的美學亮點。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在運用科技的同時也不忘傳統手工藝術,把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融合,讓日本的設計多了不少的人情味和新鮮感,讓人們在享受方便的同時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傳承。這種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正是當代設計的潛力和魅力所在。
在無印良品的設計中,無處不在的是它獨具魅力的設計理念和表達方式,始終走在日本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道路上,并且引領人們在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同時,體會和感受到傳統文化以及這種文化在設計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日本的設計用它鮮明的設計個性和設計美學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對設計文化的感悟,讓我們明白傳統文化對設計的重要性。通過對無印良品的簡單分析研究,我們了解到傳統文化對日本現代設計的重要性,這對于我國的當代設計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1]潘婕卿.淺談日本平面設計的獨特魅力[J].大眾科技,2009(08).
[2]朱鍔.無印良品的“地平線”[J].中國美術館,2005(11).
[3]周睿.“虛無”審美隱喻與消費價值觀引導——對無印良品設計剖析及其引發的思考[J].裝飾,2009(03).
[4]邱春林.設計與文化[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