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英 (浙江省縉云縣壺鎮鎮人民政府文化站 321404 )
如何做好新時期鄉村群眾文化建設
——縉云縣壺鎮鎮湖川村群眾文化活動調查報告
陳可英 (浙江省縉云縣壺鎮鎮人民政府文化站 321404 )
;群眾文化,尤其是處于最基層也是最廣泛意義上的鄉村群眾文化,是打造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主要內容。毛主席曾經說過,群眾文化也就是工農兵文化,勞苦大眾文化,就是革命的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是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大國,鄉村農民占了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鄉村群眾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鄉村群眾文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實現農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里以縉云縣壺鎮鎮湖川村為例,談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鄉村群眾文化工作。
;群眾文化;基本條件;宣傳引領
湖川村位于縉云縣壺鎮鎮中心區域,全村現有人口1260人,541戶,耕地面積240畝,山林面積625畝。2014年村集體收入230萬元,人均收入1.4萬元。
湖川村是著名的“火炮之鄉”,是麗水市第一批億元村,1995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國模范村民委員會”稱號。從2014年開始,湖川村開展了第四次也是最大規模的舊村改造和新農村建設。
在搞好經濟建設和新村建設同時,湖川村的群眾文化事業也十分發達。近年來,湖川村多次被省、市、縣各級部門評為文化先進村和示范村?!昂ㄎ幕焙汀昂ɑ鹋凇币粯樱蔀楹▋蓮執厣敖鹈薄?/p>
湖川村是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呢?有哪些經驗可以值得借鑒?主要有: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同樣道理,做群眾文化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群眾基礎。一個風氣惡劣、文盲遍地、道德淪喪的村莊,是無法開展群眾文化的。
湖川村自明朝初年建村以來,一直就有耕讀傳家、重文崇學、孝慈友恭的好傳統??箲饡r期,浙江錦棠示范就從寧波搬遷至湖川辦學。2013年2月竣工的湖川初中是麗水市規模最大設施最好的鄉鎮初中。敬老愛幼也是湖川的一個好傳統。從1993年開始,村里每年都給老人辦好事辦實事。2014年,湖川村被評為麗水市十大養生養老村。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好傳統好氛圍,湖川村的群眾素質普遍較高,文化基礎很好。早在1989年,該村就建成了縉云縣第一個村級萬冊圖書館和科普活動中心。人們在閑暇之余可以去圖書館看看科普書籍和雜志。1995年組建了麗水市第一個村級銅管樂隊。1997年組建了“十八羅漢”“楊門女將”“水滸一百零八將”等文藝團體,每年組織他們活躍在各個鄉村。楊門女將還參加了2003年在麗水舉辦的中國第十屆國際攝影文化藝術節的文藝演出,榮獲表演獎。
湖川村現建有文化活動中心、科普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青年俱樂部、老年大學、老中青文藝表演隊。2013年10月,建成了壺鎮鎮第一個農村文化禮堂。2014年10月,創作了縉云縣第一首農村村歌《大愛湖川》。今年8月,還在湖川村成功舉辦了大規模的群眾夜晚熒光助跑活動。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業余生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文化工作,七分靠熱情,三分靠經濟,做群眾文化工作同樣如此。一個人如果連溫飽都解決不了,他不可能去搞文化;一個村子如果窮得叮當響,也不可能搞好群眾文化。
湖川村依靠自身雄厚的經濟實力,采取集體資金+社會捐助+上級補助的辦法,解決發展文化事業所需要的經費問題。比如為了籌建公益文化基金,村干部積極帶頭,企業家、商賈能人、社會賢達紛紛解囊,少則幾百幾千元,多則上萬元,一下子籌集到了近百萬元。再如建設農村文化禮堂,內容有一廣場兩會堂四室六廊,建設總費用高達90萬元,村集體支出50萬元,社會捐助20萬元,上級補助20萬元,只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硬軟件設施建設,成為麗水市示范農村文化禮堂。
在每年年初村集體的“財政預算”中,湖川村都會專門安排一批資金用于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和用于群眾文化活動。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傳統,村主要干部認識也非常到位,只要搞群眾文化活動需要的,村集體都會全力扶持。經濟問題解決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也就有了切實保障。
世間之事,成敗在人。搞群眾文化工作,亦如此。光有群眾基礎,光有錢,如果沒有一幫文化熱心人,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文化紅娘”,也搞不好群眾文化?!拔幕t娘”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的是組織者、牽線搭橋者、出謀劃策者、宣傳引領者的重要作用。
湖川村有一批素質高、為人好、有文化的熱心干部群眾,比如村兩委干部的呂文央、趙福玲等,還有農家書屋管理員趙愛芬等,她們本身就是多才多藝,組織起文化活動來,可謂是得心應手。由她們牽頭組建的湖川村文化志愿者隊伍非?;钴S,幾年來,相繼組織開展了壺鎮第五屆“中力杯”籃球聯賽、未成年人“中國夢我的夢”讀書演講比賽、舊村改造文藝匯演、慶國慶大合唱等,都極富有吸引力。一旦有文化活動,可以說是喜聞樂見,全村參與,盛況空前。今年4月,呂文央光榮出席了省婦代會,還在大會上專門介紹了湖川村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情況。
更為可貴的是,湖川村不但自己村子群眾文化搞得好,還不遺余力地幫助臨近村子。比如,經常性地去做文化走親、義務演出、巡回比賽等,幫助引領兄弟村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獲得了大家的廣泛稱贊。
鄉村群眾是中國最基層的群眾,鄉村文化是中國最樸素的文化。發動鄉村群眾,搞好鄉村文化,服務鄉村建設,是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的主要任務。
從湖川村的生動實踐來看,要搞好鄉村群眾文化活動,一是需要群眾基礎,二是需要經濟條件,三是需要“文化紅娘”,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