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林 (安徽省蚌埠市藝術研究所 233000)
關于文化惠民與基層文化發展關系的思考
邵 林 (安徽省蚌埠市藝術研究所 233000)
隨著國家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等一系列重大文化發展問題的提出,以及基層文化發展的現狀,“文化惠民”為基層文化的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基層文化建設為文化惠民提供堅固載體,本文針對兩者的關系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僅供參考。
文化惠民;基層文化發展;堅實保障;堅固載體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在不斷提升,對文化藝術等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基層文化工作也突顯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國家的文化創新力,保障國家的文化安全,使我國的文化事業出現了大發展大繁榮的喜人局面。文化惠民重點在基層,與基層文化發展相輔相成,緊密聯系。
文化建設在建國以后的社會實踐中屢經曲折,我們黨對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幾經更迭和多方調整。文化建設盡管在國家宏觀發展框架內一直予以強調,但由于對發展文化的客觀規律未能準確把握,于是對發展文化的具體路徑在很長的時間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設的主體——民眾,體現在基層,受益在基層,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忽視狀態。這是一個重要的缺失。回顧建國后我國文化建設的基本歷程,即可認識“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發展的議事日程,實屬來之不易。其中包括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和電視進萬家工程等重點項目。這也是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獲得了長足的提高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變”向“質變”的方面的提高,相應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明顯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訴求,這是一個社會文化建設中不得不予以重視的現象。我國的基層文化建設始終步履蹣跚,不盡如人意,而且在文化體制上也左右掣肘。使得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迫在眉睫,從而體現文化惠民為基層文化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基層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題,以自娛自樂為主要內容形式,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活動。在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下,在文明城市的大環境下,基層文化建設是建設和諧社會,活躍人民群眾健康向上的文娛生活,也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質的重要措施之一。與此同時,基層文化建設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又一重要方面,是全民建設小康設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加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另一條重要途徑。
一個人沒有文化,那就好比一張白紙,缺乏辨別能力,往往這樣的人,很容易走上歪路。這不但造成個別家庭的破碎,也會破壞社會的和諧穩定,加劇社會矛盾。所以說:文化從本質上講還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沒有這個基礎,就無從談起文化。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個重要方面:當下由于我們農村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造成一些地方鄉土低俗文化不斷侵蝕農民的思想。例如鄉村賭博、“脫衣舞”的表演等。這些低俗的文化活動,不但浪費廣大群眾的金錢,也使我們基層文化的精粹受到污染,更甚者還會讓未成年人染上這些陋習,破壞我們基層文化的優良風氣,是社會矛盾加劇。所以我們政府應加強對基層文化的重視。可通過資金、措施的投入,各部門聯合走訪督促文化事業落實工作措施。滿足群眾,設置文化活動的專管人員,使文化建設走群眾路線并注重思路、內容、形式等的創新,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帶動群眾的參與性。還可以成立監管部門,抵制低俗文化,注重文藝人員的培訓,提高表演者的素質。
基層文化建設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徑。近些來,政府各有關部門對基層文化的惠民的力度不斷加大,優惠的政策不斷出臺,文化惠民與基層文化建設也更加密切,基層文化的資源在政府和市場的雙重配置下得到較好的開發與利用,為文化惠民提高堅固的載體。
《群眾文化基礎知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3-15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