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秋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
這樣的“份子錢”銀行該不該收?
吳迎秋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
消費者刷卡買車,銀行每單要收80元“份子錢”。由于每張卡余額不足,刷了三張卡,也就是三單,共“被消費”240元。這是一位網友提供的爆料。
經初步核實,原來消費者在使用銀行卡刷卡購車時,按“銀行方面”規定,每刷卡一次需支付最高不超過80元的手續費,這個手續費由經銷商承擔。而遇到消費者用多張卡支付車款時,經銷商往往只認第一次刷卡的費用,余下的由消費者自己承擔。
表面上看,這是經銷商沒有按規定辦事。但經銷商卻有著一肚子的委屈,賣一輛車才掙幾個錢?一點微薄的利潤刷幾次卡就沒了。
問題就來了。
相對于當前大多數汽車經銷商的經營狀況,銀行如此這般的掙錢是否太容易了些?近幾年來,隨著汽車市場進入“新常態”,汽車品牌間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價格戰此起彼伏,經銷商的利潤空間越來越窄。據有關方面統計,47%的經銷商聲稱新車銷售是虧損的,不少經銷商面臨關門倒閉,而且,這虧損的深度、廣度還在加大。如果按一單80元手續費計算,一個店一年需交付的手續費就不是個小數。一家中等規模的經銷商老板說,這個費用能養活5~6名員工。這種變相的“份子錢”可能成為壓垮那些已經奄奄一息經銷商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表面上看,銀行方面提供了轉賬服務,收取一定的勞務費無可厚非。更何況商業銀行也是個企業。但同是企業,銀行肯定永遠不會有今天汽車經銷商這般慘淡與“凄苦”。各種大家都懂的原因,使得銀行“輕輕松松”地將錢掙到手。就像這變相的“份子錢”一樣,獨此一家別無他門,要想賣車,就得按我的規矩來。我不知道80元手續費是怎么算出來的,但如果按中國年銷售兩千多萬輛車算,至少16個億進到銀行以及各關聯方的賬上了。據汽車流通領域專家說,實際遠不止這個數。
李克強總理說,各種各樣的收費項目,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把企業的市場預期和成本計算打亂了”。
我相信,政府是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的。今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已經四次敦促各商業銀行減少服務收費。國家發改委也發文,要求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將手續費降下來。媒體也突出報道了溫州民商銀行只收一項工本費的做法。
汽車與消費刷卡的“份子錢”,該不該降下來,或者干脆取消,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