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晴 (廣州市私立華聯學院音樂系 510000)
關于高職高專院校鋼琴課程的幾點思考
周 晴 (廣州市私立華聯學院音樂系 510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有的只是想孩子多掌握一門特長,陶冶下情操;有的是希望在考試時能夠加分;而有的則是想孩子以后往這個方向發展,作為以后謀生的工具。而鋼琴就成為大多數家長的首選,在筆者住的家屬區里就有不少孩子在學鋼琴。因為鋼琴作為“西洋樂器之王”,它可以獨立演奏出不同音色,不同力度表現不同的情緒與風格,內容豐富多彩,這是其他樂器所不能比的。因此,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與大專院校開設鋼琴課程,這其中也包括了高職高專院校。
那什么是“高職高專院校”呢?“高職”,即高等職業教育的簡稱,“高職高專”就是高職與普通專科并軌,統稱為高職高專。教育部規定,高職高專院校都要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要求,為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急需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服務。所以高職高專教育應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使畢業生具有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那么在鋼琴課程的設置上與本科院校有哪些不同或相同呢?
首先,從生源來講,高職高專院校是在一本、二本錄取完后第三批錄取,特別是近些年來本科院校不斷擴充生源,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生源的總體素質與本科院校相差甚遠。而且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大多都是延用本科院校的鋼琴教材,沒有一套屬于高職高專院校特有的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都是在高考之前突擊幾個月甚至一年來練習一首曲子,基本上沒有什么基礎,識譜也非常慢,這種學生就要從頭學起。而有的學生也學過兩三年甚至五年以上的都有,個別學生也不比剛入校的本科生差,由于文化課的原因而與本科院校無緣。而且這些學生的個性也非常強,對彈奏一些像練習曲之類的不感興趣,只喜歡一些流行的歌曲(像一些聲樂和器樂方向的學生),交給的作業也不去完成,一個學期下來也沒彈出幾首來。那么對于這種參差不齊的程度,鋼琴教師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教好每一個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教材。像那些只喜歡流行音樂的學生就可以先讓他少彈點練習曲,給他布置一些流行歌曲改編的鋼琴曲,當他在練習過程中遇到技巧性的問題時,再給他布置一些專練這些問題的練習曲,這樣為了能把他喜歡的曲子練好,他就會主動的去彈練習曲了。總之,要想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一定要有一套合適的教材。即要使鋼琴方向的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后可以開展鋼琴教學工作,又要使其他方向的學生多一門特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這些高職高專院校的鋼琴教師不斷去探索,創新出一套完整的鋼琴教材。
其次,在大多數高等院校都開設了音樂表演實踐課。我校在多年前就已開設,要求學生每學期都要搞至少兩場音樂會,而音樂會的形式多以唱為主,比如獨唱、重唱、小組唱、合唱等。鋼琴節目卻少的可憐,原因是什么?水平低,不敢表演。其實,雖然鋼琴大多時候是作為一種獨奏樂器,但他也可以有多種表演的方式,比如四手聯彈、八手聯彈、雙鋼琴,協奏等。只是鋼琴教師平時對學生很少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所以筆者覺得在平時的鋼琴教學中,可以增加學生四手聯彈、協奏等方面的訓練,這種合作能力恰恰是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還有我系開設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我覺得高職高專院校的音樂系都應該開。因為很多學生畢業后可能會從事像幼兒園老師、小學音樂教師、聲樂老師之類的工作,真正從事鋼琴教學的卻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彈奏大量的即興伴奏,如果不會,只會彈單音,那課堂氣氛就活躍不起來,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分散。所以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筆者認為高職高專院校音樂系都應該開設《鋼琴即興伴奏》。從而達到加強鋼琴實踐能力的目的。
還有,就是開設鋼琴教學法的課程。那什么是“鋼琴教學法”呢?它是研究鋼琴教學的理論,所揭示的是鋼琴教學中的一般規律。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怎樣彈琴、怎樣練琴的同時學會怎樣教琴,掌握與鋼琴教學有關的知識、能力和方法。但鋼琴教學法的課程卻不用對所有學生開設,只需對鋼琴基礎較好有極高興趣的學生開設,其他學生可以開設聲樂教學法及其他器樂教學法等。鋼琴教學法可以為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提供鋼琴理論方面的幫助,引導他們學習鋼琴演奏方法方面的理論知識,使其鋼琴理論方面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深化,為其以后進行鋼琴教學工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所以為了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鋼琴教學法課程的開設對于培養既有演奏實踐,又有教學理論的新型鋼琴教師的后備力量具有深遠意義。由于這是一門新的學科,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都還沒有開設,我系也是從去年才開設,也沒有一套合適的教材,現在還在不斷探索當中,但我相信這是一門較有潛力的學科,直接關系到畢業生的上崗工作能力,讓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去完善吧。
高職高專的鋼琴課程設計應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有熱情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學知識,使學生具有畢業后能夠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這是高職高專院校當今及未來都必須不斷去探索和完善的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