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蘭 曹 江 (景德鎮學院 333000)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在高速發展中,中國也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方向演變,由此我國急需大批人才,特別是高技能性的人才。陶瓷也是一樣,需要大量人才,以彌補青黃不接的現狀。
高技能性人才是推動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礎,也是提高國民生產力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我國現狀是擁有大量高學歷人才,而高技能的人才卻非常稀缺,這樣就導致很難生產出一流的產品。由此可見,高技能性的人才是嚴重的不足,這也大大的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一大因素,因此培高素質“技能性”的人才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目的。
什么是高素質“技能性”人才。它是一種綜合能力很強的技術人員。一方面要求擁有一定的高素質、高學歷。另一方面又要求高技能,這樣能夠在實際問題中解決一些較為困難的問題,前后兩者都具備的人才,是推動時代進步的重要組成基礎。一般這類人才通常具備以下幾點:1.較為豐富的理論知識;2.有較高水平的動手操作能力;3.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4.具有獨立創新思考的能力:5.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景德鎮具有三所陶瓷高校,起初每年向陶瓷市場輸送大批的高素質人才。但是許多從高校畢業出來的人才,卻對陶瓷的制作并不是非常了解,只能夠停留在思維上,不能完整的繪畫出需要的圖案畫面,最終導致還是不能夠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只有理論知識。
而在民間景德鎮擁有數萬人至數十萬的陶瓷工作者,這是全球陶瓷史上前所未有的。他們分工仔細,如鉤線條的人專門鉤線條,采色的專門采色,上水料的專門上水料等。面對這一青黃不接的現狀,近年來景德鎮高校對陶瓷專業人才進行了全方面的培養,使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思考畫面,還能夠在陶瓷上表現出其自己腦海中的畫面,以達到人畫和一的境界。
高校在培養素質“技能性”人才上,需要提高教學氣氛,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在教學形式也應開展多式多樣的教學,不要還是重復單一式的教學,面對新型教學,學生會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和氣氛,學生愿意學老師也就愿意教,這樣能夠充分的提高老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整體水平上得到的提高。在設置課程時,既要避免從復,又要盡可能使學科專業同步起來,把陶瓷上需要的一主題和市場聯系起來,這樣就能夠學有所用。
在校生學生不僅是是要了解豐富的陶瓷理論知識,學校還應開設一些社會人文知識,以便學生畢業后更好的融入社會。然后再開設一些與藝術息息相關的學科,如書法、雕刻、藝術概論、字畫欣賞等等,使學生的審美慢慢提高。其次也應讓學生多去一些作坊或實訓基地,向老藝人學習一些書本里沒用有的東西。最后,在校生期間應組織學生多參加一些陶瓷比賽,使學生在公開場合得到更多的鍛煉。
景德鎮高校陶瓷專業高素質“技能性”人才培養,是現階段陶瓷教育的工作重點,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系統性的教育方針,對滿足我市對陶瓷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但是由于高職教育尚處于探索探索階段,這需要我市陶瓷高職教育工作者結合本校本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積極探索,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運作模式和體系實,從而實現高素質“技能性”人才。
王立波.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行人才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