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恒芳 (麗水甌江風情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323000)
文化生態視角下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尤恒芳 (麗水甌江風情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323000)
隨著我國物質水平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精神層次也得到相應的提高,為了徹底放松身心,并陶冶文化情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游的方式,寄情于山水之中,領略祖國的壯麗之美。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民俗文化旅游得以發展,并為當地的經濟效益提升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些游客缺乏環境保護的意識,為民俗文化旅游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生態破壞,不利于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诖?,本文在文化生態的視角下總結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策,以此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文化生態;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
民俗文化旅游是目前新興起的一種旅游方式,其充分開發了我國的民俗旅游資源,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旅游產業的活力。推動民俗文化的旅游,不僅能帶動當地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我國民俗的風土人情,提升其精神層次等,具有很強的優勢。與此同時,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努力去保護民俗文化的一些資源,推動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民俗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之下所形成的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風俗傳統,民俗文化能夠充分展現某一地域的風土人情和地域風貌,從文化生態的角度上來看,通過民俗文化,能有效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俗文化是對于物質文明的有效傳承,比如一個地區的生活習慣和衣食住行等,都屬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同時民俗文化對于社會生活來說也具有傳承的意義,如民俗文化中包含語言藝術和風俗習慣等1。將民俗文化應用到旅游業當中,是近些年旅游產業的一個創新思想,主要是指以民俗為載體開展旅游項目,并將一個地域的文化當做是旅游的資源,充分體現出濃重的民族性,將民族性的文化內涵悉數呈獻給游客,讓游客能在游覽的過程中領略我國民族的文化氣息。民俗文化旅游就是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有機的連成一個整體,實現以文化為核心的旅游文化開發與保護。
將民俗文化和旅游業結合到一起,能夠有效刺激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在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這方面,由于一些旅游地區的政府過分追求經濟利潤的增長,去大量的破壞傳統,追求商業化的效應,這種做法導致了很多民俗文化的資源遭到很嚴重的破壞,不再展現出其原有的原始性特征2?,F如今的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深化,世界上的國家都緊密相連,形成一個經濟共同體。在經濟的變革之下,世界文化也互相滲透,潛移默化當中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在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影響下,對我國民俗文化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沖擊,一些民俗文化發生了改變,再也不復當年的味道。同時還要注意一點,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區特有的精神產物,具有神秘性的特點,目前有的地區完全照搬其他地區的民俗文化,對神秘性的特點形成了一定的破壞。
在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方面,由于民俗文化旅游是在近些年中剛剛興起的旅游方式,很多人對其認識度不夠,在開發過程中便體現出一定的問題。比如產品的形式過于單一化,缺少創新性。除了小部分的少數民族地區之外,大多數民俗文化旅游地區無法將民俗文化全部為游客提供出來。除此之外,民俗文化旅游還缺少一定的市場營銷戰略,沒有推出精品的產業,讓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了代表性的意義。
另外,民俗文化旅游中存在的問題體現在民俗文化的保護方面。將民俗文化應用在旅游產業中,也是一項藝術,需要在整個過程中處理好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但是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一些旅游地區過分追求經濟利益,而不考慮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反而讓傳統的民俗文化體現出商業化的特點。甚至有些游客反映,曾經引以為傲的傳統,如今也淪為庸俗的產物。另外,也沒有了解清楚民俗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主體的關系問題,完全忽視了民俗文化的“知識產權”,所有旅游地區的民俗文化大同小異,沒有獨特性3。
民俗文化旅游屬于層次比較高的生態文化旅游,需要全力去開發和發展。在今后推進民俗文化旅游的過程中,要全面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以此來實現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在文化生態的視角下規劃民俗文化旅游建設目標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提前進行規劃,規劃是發展的基礎保證。在推進我國民俗文化資源的規劃上,要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要處理好自然環境以及民俗文化之間的關系,讓其全面、協調的發展。民俗文化的旅游要想規劃完善,就要保證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和完整性,在保證民俗文化生態資源完整的同時還要促進自然環境的發展。其次,還要處理好旅游資源的開發問題,讓當地居民得到利益上的平衡4。從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者這個角度上來看,既要考慮到開發旅游資源的利益性,也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通過市場經濟的體制來促進旅游資源的合理分配,在對自然資源的合理控制下有效維護好民俗文化的完整。第三,還要在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注意到生態教育的問題,通過民俗文化旅游來開發文化資源,平衡好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讓我國的每個人都能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升對文化生態平衡的保護力度。
(二)在文化生態視角下設計民俗文化的旅游產品
旅游業除了能帶動當地經濟效益之外,還能帶動其周邊產業的發展,文化旅游產品就是周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好民俗文化的旅游產品,就要分析好區域中的特點,基于文化生態的視角參與到民俗文化產品的開發中。針對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點,即使要開發旅游產品,也要加強對原生態景觀的保護,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不管生態環境的效益;第二點,開發民俗文化的旅游產品也要注意到民俗文化中帶有趣味性和觀賞性的某個方面,努力營造出鮮明的民族氣息氛圍,讓游客在這種鮮明的氛圍中加強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第三點,對民俗文化旅游活動的開發,要結合每一個游客的思想
意識,以便于能讓每一個游客參與其中,強調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5。比如說在民俗文化旅游的活動中,可以增加一些民間的節日習俗,讓游客感受到旅游地區和其生活的地方有著哪些差異性。旅游活動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吃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針對餐飲文化,也要給食物賦予鮮明的民族特點,比如在飲食過程中加入一些禁忌和禮儀等,在能表現民族的飲食文化的同時,還能加強對民間傳統文化的教育。民俗旅游的開發者還應該加強對于民間的文藝活動的開發,如剪紙、戲曲和歌舞等,既體現出民族文化的意義,又豐富了旅游活動的內涵。
在文化生態的視角下開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動,要做到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本開發原則,緊緊圍繞民俗文化旅游中怎樣開發和保護民俗文化和生態環境這個問題,針對目前我國民俗文化旅游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按照規劃的視角提出解決的措施,從根本上實現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在當今社會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在希望我國未來的民俗文化旅游中,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注釋:
1.史敏.文化生態視角下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12):19-20.
2.鄧亞楠.西部地區民俗文化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1):147-151.
3.徐杰.我國民俗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與策略分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216-218.
4.吳芳梅.貴州省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探析——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13(25):119-120+132.
5.徐杰.我國民俗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0(16):146-147.
尤恒芳,女,漢族,1972年5月出生,籍貫浙江麗水,大學本科畢業。中級職稱?,F從事旅游開發,旅游文化挖掘,旅游文化活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