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董浩然.河南省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河南中醫學院,河南鄭州 450008
心氣虛證動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進展
王艷梅1董浩然2
1.河南省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2;2.河南中醫學院,河南鄭州 450008
[摘要]心氣虛證動物模型在中醫研究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是心氣虛證實驗研究的基礎。本文綜述了近年來文獻報道的各種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模擬中醫傳統病因和模擬西醫病因病理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及其他造模方法復制心氣虛證動物模型。
[關鍵詞]動物模型;心氣虛;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高,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心氣虛證為心血管病系統常見證型之一[1],心氣虛是心力衰竭發病的始動因素及關鍵環節。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已經展開對心氣虛證實質的研究。制作符合中醫標準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是心氣虛證實驗研究的基礎。本文檢索查閱了國內近30年有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文獻報道,將研究者通過各種方法研制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進行了整理、綜述。
關于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根據文獻報道,主要包括中醫傳統病因動物模型和模擬西醫病因病理動物模型及其他類型的造模方法。中醫傳統造模方法是在中醫整體觀念基礎上根據中醫辨證論治思想,結合藏象學說以及病因病機理論,將人類疾病的某些特征模擬呈現在動物身上[2]。模擬西醫病因與病理因素制作的動物模型是根據西醫病因學,再加以特定的理化、生物或機械等致病因素,復制而來的中醫或者西醫病名的動物模型,根據文獻報道,模擬西醫病因病理建立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主要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得到動物模型[3]。
模擬中醫傳統造模方法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主要有:水環境站臺睡眠剝奪法模擬中醫理論的“驚”和“勞”等病因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控食、力竭加大劑量心得安復合因素法:“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靈樞·五味篇》),“谷盛氣盛,谷虛氣虛”(《素問·刺志篇》),“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素問·舉痛論篇》),故通過“控食、力竭”的方法可制作心氣虛模型;自然衰老法,根據“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選用相應月齡實驗動物可模擬生理性衰老的心氣虛證;慢性放血法,中醫認為“氣血相依”“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多次少量放血以耗氣,再加大劑量灌服心得安可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以上具體造模方法見表1。
模擬西醫病因與病理因素制作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主要是通過手術等物理方法制作動物模型,主要有:冠狀動脈結扎制作大鼠心衰模型;腹主動脈縮窄法制作慢性心衰;胸下腔靜脈縮窄制作犬心衰模型;腹主動脈-腔靜脈穿刺的方制作充血性心氣虛大鼠模型;主動脈瓣穿刺制作超容量負荷性心衰心氣虛證模型。以上具體造模方法見表2。

表1 模擬中醫傳統造模方法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造模方法

表2 模擬西醫病因病理建立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
其他造模方法見表3。

表3 其他造模方法
綜上所述,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程度的進展,各種造模方法都能夠從某一方面模擬心氣虛的癥狀,但還不能真正能反映心氣虛證的臨床本質。就目前的各種心氣虛動物模型造模方法來看,各種造模方法尋求的是從不同途徑獲得的動物模型,各具有優缺點,無論是還是動物模型及其他類型的造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模擬中醫傳統病因法可能會出現自然恢復和其他證型的兼證,模擬西醫病因病理法可能造成動物感染死亡,也可能出現其他兼證。單一因素造模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比較困難,復合因素法造模,能夠模擬多種致病因素,但多因素控制和量化比較困難,需要研究者今后的大量努力。目前臨床上還沒有心氣虛證統一、規范、客觀的診斷標準,因此在制作心氣虛證動物模型方面同樣缺少相應的臨床指導和規范的評價標準。只有在臨床上對心氣虛證的本質有了統一、規范的認識,才能對心氣虛動物模型進行證候量化和評價指標的標準化、客觀化,才能復制出既符合中醫理論又具有廣泛實際應用價值的心氣虛證動物模型。
[參考文獻]
[1] 屈松柏.心臟病心陰虛證候特征探討[J].湖北中醫雜志,1995,17(3):24-26.
[2] 修宗昌,金紅姝,易杰,等.建立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1,3(3):185-186.
[3] 李曉娟,白曉暉,陳家旭,等.中醫動物模型研制方法及展望[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7):2263-2266.
[4] 孫福立,李德明.試用睡眠剝奪方法建立心虛證的動物模型[J].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7(1):35-37.
[5] 于成瑤,趙明鏡,王碩仁,等.水環境站臺睡眠剝奪心虛證大鼠模型的再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05,24(5):297-300.
[6] 龍子江,王桐生,呂曉英,等.心氣虛動物模型的研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3,10(2):67-68.
[7] 李紹芝,朱文鋒,黃獻平,等.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研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0,6(7):46-52.
[8] 王燕,陳華德,鄭燕青,等.穴位注射不同藥物對心氣虛大鼠血流動力學、血清SOD及心肌組織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3,30(1):1-4.
[9] 陳華德,鄭燕青,王燕,等.穴位注射不同補瀉手法對心氣虛證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響[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1):1-4,12.
[10] 趙遠,孫娜,劉蓬蓬,等.生曬參、紅參與平性參對氣虛大鼠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4,21(4):12-15.
[11] 趙興梅,王燕,陳華德.同一藥物不同劑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對心氣虛證的效應對比研究[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14,24(2):38-41,3.
[12] 程志清,吳玉芙,唐燁霞,等.SD大鼠心氣虛證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3,20 (3):1-6.
[13] 程志清,姚立,龔文波,等.強迫跑步法建立昆明種小鼠心氣虛證模型[J].中醫藥信息,2003,2(3):52-53.
[14] 于成瑤,王碩仁,趙明鏡,等.自然衰老生理性心氣虛大鼠心臟能量代謝酶學的物質基礎研究[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2(4):337-338.
[15] 金紅姝,楊戈,張欽傳,等.心氣虛證動物模型雌二醇睪酮變化的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3,30(8):622-623.
[16] 張頁,楊學娟,沈紹功,等.冠心病心絞痛氣虛痰濁證動物模型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0,6 (12):50-53.
[17] 王振濤,王碩仁,趙明鏡,等.活血、益氣法及其方藥治療心衰大鼠心氣虛證的實驗研究[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4,19(1):22-24.
[18] 楊碩,張艷,王思尹,等.參草通脈顆粒逆轉慢性心衰氣虛血瘀證大鼠模型療效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5):50-53.
[19] 李巖,農一兵,林謙.益氣藥對慢性心力衰竭心氣虛證模型大鼠總肌酸激酶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腺苷酸轉位酶mRNA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5):1216-1221.
[20] 張艷,方素清,姜凱,等.慢性心衰氣虛血瘀證大鼠模型的研究初探[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8):14-15.
[21] 陳晨,浦國華,李占清,等.建立犬急性左心衰模型行左室輔助的經驗總結[J].中國體外循環雜志,2003,1 (4):229-230.
[22] 姜水蓮,呂圭源,陳素紅,等.黃芪、人參、西洋參提取物對心肌缺血犬心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5(3):80-84.
[23] 苑春元,周華,戎靖楓,等.補心方對慢性心衰大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及琥珀酸脫氫酶的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6):1374-1376.
[24] 趙英強,孫蘭軍,徐強,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動物模型制備[J].天津中醫藥,2004,2(4):318.
[25] 劉淑榮,張曉華,于清華,等.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機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 (21):4191-4193.
[26] 王蕾,王海鵬,趙彩明,等.兔舒張性心衰和收縮性心衰模型建立及間質重構的比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9,29(12):1244-1248.
[27] 陳穎,陳長勛.能量代謝在心力衰竭發病機制與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4,36(6):1272-1276.
[28] 沈淑靜,冼紹祥,黃衍壽,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中藥對心力衰竭兔的血流動力學影響和配伍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5):195-199.
[29] 王維亭,徐向偉,趙專友,等.清醒比格犬胸下腔靜脈縮窄心衰模型的建立[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0,25 (5):354-359.
[30] 吳齊雁,胡小萍,李德新,等.心氣虛證大鼠循環腎索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活性變化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 (5):367-369.
[31] 王蕭,許慶文,董浩然,等.cAMP、cGMP及基因表達譜在心氣虛型家兔心衰模型中的變化[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2,23(4):386-390.
[32] 李為民,田穎,孔一慧,等.異丙基腎上腺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3,37(5):386.
[33] 康文慧,馬元,羅明.兩種劑量異丙腎上腺素制備心衰大鼠模型心功能的比較[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0(4):50-53.
[34] 莊美芳,高想,張鋒莉,等.利心沖劑對心衰大鼠模型的治療作用和毒理學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8):142-147.
[35] 張友計,雷蕾,李華,等.心力衰竭心陽虛證大鼠與心鈉素的相關性研究[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8,31(5):508-511.
[36] 李紹芝,朱文峰,余皓.心氣虛細胞模型的研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8,4(11):53-54.
[37] 朱彤瑩,黃國英,顧勇,等.兩種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的比較[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02,10(1):51-53.
[中圖分類號]R-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3-62-04
收稿日期:(2015-08-14)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eling method of heart-qi deficiency animal model
WANG Yanmei1DONG Haoran2
1.Hen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 Zhengzhou 450002, China; 2.Henan University of TCM,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Heart-qi deficiency animal mode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rt-qi deficiency. In this paper, it reviews various methods of making heart-qi deficiency animal models reported in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mainly including making heart-qi deficiency animal models by simulating traditional etiology of TCM and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western medicine as well as replicating heart-qi deficiency animal models by other modeling methods.
[Key words]Animal model; Heart-qi deficiency; Heart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