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珍賈 飛張西順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畜禽改良站,新疆阿克蘇 843000; 2.新疆烏什縣畜牧獸醫局,新疆烏什 843000)
新疆烏什縣畜禽養殖現狀分析
李鳳珍1賈 飛2張西順1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畜禽改良站,新疆阿克蘇 843000; 2.新疆烏什縣畜牧獸醫局,新疆烏什 843000)
近年來,烏什縣家禽、家畜養殖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畜禽養殖作為農牧民致富增收的一條重要渠道,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當地農民的青賴,為進一步了解當地畜禽養殖戶養殖狀況,筆者對烏什縣畜禽養殖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畜禽養殖;現狀;分析
畜牧業作為烏什縣的傳統支柱產業,通過多年的努力,全縣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加快,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畜禽良種化程度逐步提高,畜牧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重大動物疫病防疫網絡體系進一步得以鞏固,標準化肉羊養殖示范場已初具雛形,全縣現代畜牧業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2014年末,全縣牲畜存欄66.17萬頭(只),出欄牲畜47.45萬頭(只);家禽集中供育295.3萬羽,家禽出欄420.97萬羽,產肉2.2031萬噸,產奶0.521萬t,禽蛋產量0.0851萬t,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9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3.1%;畜牧業人均純收入為1395元,占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21.3%。
通過以普遍調查和典型調查相結合,以實地進村入戶與養殖戶交談和實地現場觀察的方式,對烏什縣七鄉兩鎮的農民(共計480戶)養殖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涉及戶均養殖數、養殖品種、養殖成本、養殖效益等,通過調查分析農戶的養殖意愿、養殖規模、養殖結構、用料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圖2 烏什縣調查480戶養殖戶養殖牛品種情況

圖3 烏什縣調查480戶養殖戶養殖羊品種情況

表1 2013年烏什縣養殖意愿情況
2.1 養殖意愿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烏什縣各鄉(鎮)養殖戶對于家禽、家畜的養殖意愿。由于受自然因素、宗教原因、養殖成本及長期的養殖習慣等的影響,當地養殖戶中養殖羊的意愿最高,其次是牛,再其次是家禽,養殖豬的農戶僅限漢族,此次調查12戶,愿意養殖10戶。
2.2 家畜品種情況
烏什縣家畜養殖品種豐富,從圖2可以看到,牛品種主要是以西門塔爾牛、黑白花以及少量的當地土牛。西門塔爾牛、黑白花由于生長周期快,肉乳兼用,養殖效益明顯等原因在我縣分布較廣;圖3可以看到我縣羊品種主要有土羊、麥蓋提羊及一些其他品種,各鄉(鎮)羊品種分布大致一樣,土羊占到絕大的比例,其次為麥蓋提羊,薩福克、小尾寒羊等品種正在推廣中。
2.3 養殖成本
全縣養殖成本平均牛為2002元/頭,羊為358元/只,家禽為20.3元/只,豬為1150元/頭。近幾年來,隨著飼料成本、人工成本、受疫病及養殖風險因素影響,日常醫療保健成本也不斷增長,致使養殖成本不斷上漲。
2.4 養殖效益
烏什縣畜牧業養殖效益中,牛的養殖效益平均為764元/頭,羊為224元/只,家禽為9.2元/只,豬為185元/頭。
2.5 平均成活率
通過調查,牛的養殖成活率平均為97.4%,羊為95.7%,家禽為77.1%,豬為85%。
2.6 養殖政策的滿意度
通過調查,養殖戶對現行養殖政策的滿意度平均為85.4%。
3.1 資金短缺
畜牧業發展資金主要依靠養殖場(戶)自籌,自有資金占到投入資金量的60%以上,普遍存在貸款難、貸款周期短、貸款額度低等問題,財政支持畜禽養殖資金量很少,部分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工作嚴重受阻,畜禽養殖者從事生產再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存在一定困難。
3.2 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偏低
畜禽養殖戶大多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偏低,在本次調查的480戶養殖戶中,高中大專以上學歷占到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調查人數的94%。
3.3 養殖信息缺乏
烏什縣養殖以農戶散養為主,畜禽生產銷售主要依賴于本地的屠戶收購,其價格完全由屠戶掌控,導致產品賣不上價格,影響養殖戶的積極性。已形成規模的一些養殖場(小區)生產經營無規劃,缺乏統一溝通與配合,沒有形成統一規劃、防疫、用料、生產、銷售、技術服務,養殖場(小區)整體融資、對外競爭、抗御風險的作用和規模效益發揮不明顯。
3.4 養殖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烏什縣養殖業基本以千家萬戶的農戶散養為主,基礎設施滯后,棚圈、無害化處理等設施不配套,沒有嚴格做到“三區分離”,造成庭院環境污染,并滋生人畜共患疫病。
3.5 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較大
畜產品由于受市場供求影響,價格波動較大,加上飼料、防疫等成本的增加,因此造成養殖戶投資風險較大。近年來,隨著動物疫病的頻繁發生,疫病風險也逐年加大。
調查表明當前烏什縣的養殖業正處在發展中的調整期,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
4.1 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
各級政府要把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列入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把畜禽養殖列入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部署中予以體現,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予以重視,明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解決畜禽養殖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4.2 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牧民素質,增加養殖效益
通過舉辦畜牧獸醫知識學習班,實施集中培訓、現場演示、示范帶動及送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有側重點的加強基層畜牧業科技人員、養殖戶和散養戶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牧民科技水平,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飼養隨意,防疫水平低等弊端,不斷提高飼養水平,增強對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和應用能力,增加養殖效益。
4.3 調整畜牧業增長模式,轉變畜牧業飼養方式
按照“農牧結合,林牧結合,種養平衡”的原則,推行人畜分離、畜種分群的飼養模式,積極發展農民庭院經濟,按照“三區分離”的總體規劃,注重庭院養殖業,把肉牛、肉羊、家禽作為重點,努力實現“一鄉一品”、“一村一品”模式。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提高畜牧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鼓勵發展畜禽養殖合作社、聯合體,引導養殖戶通過聯合經營,實現規模化養殖和專業化分工,逐步解決畜禽養殖規模小而散的局面。加快畜牧業生產由小群體、小規模向大群體、大規模的飛躍。
[1] 劉強.中國有機畜禽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及展望[J].中國畜牧雜志,2010,46(22):43-47.
李鳳珍(1982-),畜牧師,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從事畜禽養殖技術推廣、品種改良等。目前在烏什縣畜牧獸醫局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