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娣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其成本軌跡不斷上升的問題開始凸顯。究其原因,與高校自身的屬性、壓力、規模的擴張及學生學習年限的增加有很大關系。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分析已有相關策略的利弊并結合現實情況,探究出如下幾種方法:(一)提高高校管理的靈活性和自主性;(二)重視重視管理能力的培養;(三)降低授課教師的生均成本;(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等教育;成本;財政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迅猛發展。截至2012年,我國普通高校數量和在校學生數量分別變為2 442 所、2 391.32萬人,較比2000年的1 041所、556.09 萬人,分別增長了約134.6%、330%[1][2]。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也隨之不斷攀升,由2000 年的2 011.6 億元提升到2012年的2.21 萬億元,財政性教育投入占GDP 比例由2000年的2.25%提升到2012年的4.28%[3]。但高等教育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并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多數高校都要依賴地方債務和商業債務來維持運行。
二、問題的原因
高等教育成本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影響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該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并將大學的管理能力差、教師的生產力低和與成本有關的財政策略的實效性差視為主要因素,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由于大學缺少現代企業的領導體制。而筆者認為,高等教育成本軌跡的上升主要是由以下四個因素引起的。
(一)高等教育勞動密集型的屬性
高等教育的教學和學術工作均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點。因此,高等教育的單位成本與經濟型生產部門的成本相比,增加的幅度更大。因為后者可以利用資本和技術手段減緩單位成本的增長速度,而前者則不可以。這里,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鼓勵大學教師們學習新的教育學理論,采用新型教學技術,通過這種增加成本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學、學習、學術或服務產出,進而提高生產力。但如果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上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這種生產力提高的幅度將依然低于成本增加的幅度。也就是說,這些技術并不能簡單地降低高等教育成本,反而會讓成本繼續增加下去。
(二)高校本身造成的壓力
高校是一個與時俱進、追求進步的社會組織,在其發展生涯中,總是不斷地探索著教學方法的創新、精品課程的編排及學術研究的突破等。對于多數教師而言,前進的動力是追求個人學術聲譽,因此在工作中,他們不斷地提高工作質量,堅信改進工作是他們的使命,而學校的利益、成本效益的核算則與他們無關。高校為了支持教師事業的發展,將會盡力滿足教師的需求,加大各種教學資源的投入,包括先進的科學和通訊設備、圖書資料、計算機、空間等,這樣就會加大其運行成本。
(三)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
這個因素與單位成本的增加無關,而與社會對于高等教育總投入的增加有關,總投入增加了,總支出也必然隨之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不斷增長,高等教育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進而導致高校入學人數的增長,主要表現在傳統入學率較低的女性、貧困家庭的子女以及留學生的數量的增長,這一因素將直接加速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
(四)學生學習年限的增加
當前,高校的需求軌跡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的數量增加和層次提高上。一方面,由于知識領域的拓展和知識難度的增強,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數量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很多企業要想成功,就必須提高員工的知識含量和學歷水平,因此,追求高學歷、高學位成為競爭工作崗位和爭取晉升機會的自然結果。此外,大多數行業要求員工在進入工作崗位前要進行較多的教育培訓,這無疑加長了學生在大學中逗留的時間,更增加了大學的有效注冊學生人數,進而增加了高等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學活動也會有所不同,高校可以通過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引進新的教學技術來滿足其新的教學需求。這一過程,雖然提高了高等教育的的層次,但也產生了一種新的付費項目。
三、問題的解決
目前,學者們提出了很多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的財政策略,但是都有其局限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先來總結一下現有的與成本有關的財政策略,明確其不足,并從中吸取經驗,最終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現有的與成本有關的財政策略的局限性分析
1.用低工資的兼職教師代替高工資的專職教師
這個策略雖然減少了高等教育開支,但也減少了對學生的學術輔導,更削弱了只有專職教師才能勝任的學校和學院的管理工作。此外,這個策略具有明顯的剝削性質,因為兼職教師在高校成本短缺和專業教師的買方市場形勢下處于不利地位。
2.全面增加教學工作量
這個策略雖然可能會提高大學的工作效率,被那些批評教師工作效率低的人所欣賞,但是也完全的改變了大學的模樣,無論是形式上還是行為上。形式的變化表現在高校正常發展軌跡的偏離,高校過度重視教學工作量,忽視學術研究工作,致使研究型大學缺乏學術研究能力;行為的變化表現在教師的流動上,科研水平高的教師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學術研究,會選擇到教學工作量較少的高校去任職,而實施這種策略的高校的質量將會下降。
3.合并
高校采取合并措施可以提高教育規模,減少物資設備、圖書館和管理的成本。但要真正減少開支就必須減少教職工數量、關閉一些教學設施、撤銷一些邊緣學科,而這些措施一般會遭到組織上的強烈反對。反之,如果合并只是名義上的措施,多數教學設施、專業和教師仍被保留,只是象征性地撤掉一個校長或個別高層管理人員的職位,不僅會加大高校管理工作的難度,還會較低教師和學生的士氣,最終也無法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4.遠程學習
遠程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允許一個教授同時面對更多地點、更多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但教學的目的并不在于幫助學生排除地區和交通限制的困境,而且對一個尋求降低成本方法的學校來說,遠程教學非但沒有降低成本,反而提高了成本。
5.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的確可以減少高等教育的成本,因為在高校里,接近退休年齡的員工的工資水平將達到其職業生涯的至高點。選擇在此時期讓其退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年輕的低工資員工,無疑會減少高等教育的成本。但卻忽略了高校的實際需要和員工質量因素,因為高校生產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資水平。這一策略的實施很可能讓高校失去一些仍有生產效率的老教師,當他們退休時,他們對高校的真正價值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二)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的財政策略的探究
1.與成本有關的傳統策略:減少單位成本
這一方法的前提是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要求教師采用班級授課方式,明確知識領域和學習目標,固定每個學期的學習時間,學期末學生可以獲得課程成績及相應的學分,學生利用四年的學習時間,修完必要課程并獲得足夠學分,便可得到學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要從成本角度制定出降低單位成本的財政策略,應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1)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高校應具有優良的管理實踐。了解學校財務和人事方面的工作,及時獲得用以確定課程和學位計劃的成本的準確數據;掌握學校的選擇傾向,準確掌握數據庫資料,保證計劃按時完成;明確學校重點選擇,做出合理的預算,隨時準備根據學校的重點選擇做出支出領域的調整和收入的重新分配;經常檢查用于管理活動和維持學校運轉所耗的開支和時間,從而確定哪些管理活動、程序步驟或人員可以取消,或者可以降低其成本;保證物質資產的完好;注意學校資金流動情況,將庫存保持在一個必需的水平上。
(2)提高高校的靈活性和自主性。靈活性和自主性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幫助高校在教育投入既定的情況下實現教學和產出最大化,同時可以激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因此強調高校應具有以下權利:根據高校發展情況制定工資政策;重新分配開支,滿足學校的重點選擇所需;上一財政年度的剩余經費可以流轉到下一財政年度使用,支持高校的投資行為,反對高校無理由的支出,避免入不敷出現象的出現;鼓勵高校通過競爭方式與外部機構和企業合作。
(3)降低授課教師的生均成本。生均教學成本主要由3個因素決定的:其一,班級的平均規模;其二,平均教學工作量,即每個教師的平均教學課時數;其三,每個教師的平均成本,即每個教師的平均工資收入。從以上成本因素中,可以運用以下兩個策略來降低授課教師的生均成本。第一,降低師生比。在教師教學工作量既定的情況下,根據課程性質,有選擇的提高班級的平均規模,這種方法以對教師的工作性質、學術期望以及用于學術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影響最小的方式降低了生均成本。第二,差異化分配教師工作量。科研水平低的、對教學更有興趣的教師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科研水平高的教師承擔更多的研究任務。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降低生均成本,還能保持研究型大學的基本學術方向,最重要的是還能幫助解決高校中存在的“生產力不高的教師”的問題。
2.與成本有關的非傳統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對傳統策略的探究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而探索非傳統策略時則可以考慮采用全新的教學范式,雖然教的單位成本沒有大幅度下降,但學的單位成本卻可以降低很多。這種策略用學習的單位成本來度量教學生產力,生產力的提高表現為在一定教學支出情況下學生學習量的提高。由此,可以判斷出高等教育成本不再由教師平均工資、平均教學時數或班級的平均規模來決定的,而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從函數的角度看,高教育成本與班級規模或教學工作量沒有明顯的函數關系,但與學生的非學習時間、沒目的學習、低效率學習等有函數關系。當單位成本不變時,如果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高校就具有更高的生產力。因此,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學習生產力。
(1)縮短假期,盡可能利用更多時間學習,減(下轉149頁)(上接139頁)少非學習時間。(2)減少學生消耗教學資源而沒有明確目的的活動。(3)借助因特網、教學錄像設備等教學技術,實現在教師投入最小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最大化。(4)進行高中課程改革,減少大學教學中的重復性課程。在高中階段開展大學水平的課程學習,允許優秀高中生參加此類考試,如果他們可以在有關機構舉辦的該類考試中取得優秀成績,那么這一成績將被大學承認,允許學生將這些課程獲得的學分積累為大學學分并可以提前畢業。
當然,如果想要這種策略發揮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的作用,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配合。
參考文獻:
[1] ?中國新聞網.教育部發布2012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 /OL].http:/ /www.chinanews.com/edu /2013 /08 -16 /5173046.
shtml,2013-10-05.
[2] ?河南省教育廳.2000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 /old.haedu.gov.cn /2010 /4 /21 /633538104179575000.html,
2013-10-05.
[3] ?鮑成中.后4%時代:我國教育經費的保障和使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2,(9):9-12.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st locus and financial strategy of Higher Education
ZHAO Di
(Management colleg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he rising cost of its track is rising.. Investigate its reason,with the University's own attribute,the pressure,the scale expansion and the student study time of the increase has the very big relation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strateg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explore several methods are as follows:(a) to improve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flexibility and autonomy;(II) attentio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management ability;(III) reduced teaching teacher student cost;(4)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student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cost;financial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