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達韜
21歲時,劉德成有了一輛高級轎車。
22歲時,他賬戶里突然多了750萬元。
23歲時,他已經成了千萬富翁。
…………
這是一個炫目的財富故事,年紀輕輕的劉德成終于找到了“成功的捷徑”。
應該說,劉德成沒辜負父親的教導:“小時候每次我爸騎車帶我去奶奶家的時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他跟我說這樣近,做人要學會走捷徑?!?/p>
劉德成的爸爸叫劉鐵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
2014年12月,一紙判決阻斷了劉德成的發財“捷徑”——劉鐵男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涉及金額3558萬元。
除了一小部分錢是其直接收受外,劉鐵男其余受賄款均與其子劉德成有關。
一時間,劉德成成為“坑爹”的代名詞。
但仔細想來,又何嘗不是劉鐵男坑了兒子。
養不教,父之過——正是劉鐵男不正的家風,毀了自己和兒子。
據《檢察日報》調查顯示,80%的官員腐敗案都與家庭成員有著密切關系。
這些貪腐家庭大都有一個共性——家風不正。
基于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
中央深改組為何如此關注領導干部的家風?
因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安?!保€直接關系到黨風、政風和民風——領導干部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體現在黨內,就形成什么樣的黨風,體現在工作中,就形成什么樣的政風。
領導干部家風不正,讓自己及家人身陷囹圄事小,還會嚴重破壞黨和政府的形象,帶壞整個社會風氣。
回顧黨史,老一代共產黨人為我們黨員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
周恩來為家人立下了“十條家規”;
朱德引導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
彭德懷教育侄子“近水樓臺不得月”。
…………
他們沒給后人留下萬貫家財,卻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家風。
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不但子孫為之自豪,世人也為之敬仰——對當時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猶如一列處于行進中的隊伍,只要排頭兵方向正確,行動堅決,這支隊伍就一定能夠打硬仗、打勝仗——所以,領導干部理應走在樹立良好家風的“第一方陣”。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風,那么,家風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圩印?。
領導干部,你帶頭扣好這“第一??圩印绷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