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池
2015年6月7日,巴南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永全的辦公室里。
桌子上擺著一個既新又舊的筆記本。
“新”是因為買來沒多久,“舊”是因為一個本子幾乎已經寫滿。
“這上面都是最近找干部談話的內容?!眲⒂廊f。
只要有時間,劉永全都會與部分干部坐下來談一談。
“你們可要注意哦,我們的制度可是不認人,工作不到位,是要下課的?!泵看握勗捵詈?,劉永全都會這么叮囑。
其實,不用劉永全說,巴南區干部也知道,他們頭上懸有六親不認的“武器”——監督管理機制。
建立預防機制,強化從嚴自律
2014年9月的一天,巴南區委組織部干部監督科,工作人員熊曉正在忙碌。
“小熊,我來領一張‘干部辦理喜慶事宜申報表。”
熊曉一看,是某鎮街副處級干部趙某。
“趙處長,家里有什么喜事?”
“下個月給兒子辦婚禮。”
“恭喜恭喜!”熊曉說著,遞給趙某一張“申請表”。
“同事、服務對象、管理對象等不許參加哦?!毙軙远凇?/p>
“嗯,我一定嚴格把關!”
自2014年5月以來,這樣的“申請”熊曉已經經手了40多次。其中,副處級以上干部就有14位。
為強化干部從嚴自律,巴南區建立了預防機制——
一是注重教育引導,組織專題學習培訓,引導干部勤政廉政。
二是開展預警教育,開展廉政談話、誡勉談話、紀委負責人約談。
三是定期對領導干部個人重要事項報告情況進行抽查。
辦理婚喪喜慶事宜,即為“定期抽查重要事項”的內容。
一些謊報、瞞報的干部,受到了嚴肅處理。
某單位處級干部王某,被組織選定為平級重用對象。
王某私下盤算:如果瞞報資產,萬一被查出來就糟了;但如實匯報,又可能“露富”。
怎么辦?王某一番權衡后,隱瞞了一些信息。
與此同時,巴南區委組織部干部監督科正緊鑼密鼓地對擬提拔干部的資料進行審查。
市房管局提供了干部及配偶的房產信息;
市工商局提供了干部及配偶是否有經營行為;
…………
王某的“家底”被盡收眼底。
2014年底,王某上交了“個人重要事項匯報表”。
“這份表有問題!”巴南區委組織部干部監督科工作人員一核查,發現了王某隱瞞的事項。
原來,王某的妻子與人合伙開了一家商店。
王某在匯報表里沒填寫這一內容,不符合工商局提供的信息。
另外四名干部如實匯報了個人重要事項,順利得到重用。
王某等來的結果卻是“重新匯報個人重要事項”。
“這相當于給黨員干部打了一劑廉政預防針?!眲⒂廊f。
建立聯動機制,強化日常監督
“前幾天,我看到某領導和一伙人吃飯,那些人像企業老板,請核查是否為吃請。”
2014年5月的一天,巴南區萬先生向區委組織部提交了一份“監督報告”。
“好的,我們立即讓相關單位核查?!?/p>
幾天后,該單位了解到,與那位領導一起吃飯的是其外地親戚。
從酒店得知,當時吃飯的有8人,共消費400元。
核查單位接待費報銷情況,也未發現這頓飯的報銷憑據,不存在公款吃喝問題。
“那就好。”萬先生得知結果后說。
為了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督,巴南區建立了聯動機制——
一是加強“八小時之外”監督,發動退休干部、老黨員、群眾加強對社區居住干部“八小時之外”的監督。
二是建立家庭社會關系數據庫,對區管干部進行家庭社會關系登記,全面掌握干部情況。
三是建立干部管理監督員制度,聘請公道正派、敢講真話的干部監督員,加強對干部的日常監督。
“我就是被聘請的干部管理監督員?!比f先生說。
雷某是某基層單位一名副處級領導,其妻子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
“老公,幫我賣幾份保險吧?!逼拮诱埨啄硯兔?。
雷某平時工作不忙,賣保險提成高,他就暗中參與了。
由于人脈廣,又有領導“威信”,雷某的保險業務做得很順利。
保險公司老板得知后,向雷某拋出橄欖枝:“請你兼職當經理,不用來上班,能賣出保險就好。”
“行!”雷某被可觀利潤所吸引,立馬就答應了。
2015年初,保險公司表彰年度優秀員工。
“老公,你的業務出色,公司領導邀請你參加表彰會?!?/p>
保險公司表彰會上,雷某得意洋洋地領了獎金。
沒過幾天,雷某接到通知:“組織部分管領導約你談話?!?/p>
雷某忐忑不安地與分管領導見了面。
“這是舉報你在外面兼職的舉報信,你看一下?!狈止茴I導將一封信攤在桌面上。
雷某立馬耷拉下頭,但后悔已無濟于事。
經區委常委會研究后,雷某被免去了現任職務。
建立聯動機制,強化日常監督,領導的“八小時之外”被曬在了陽光下。
建立考評機制,強化效能問責
“我承諾,今年完成整治養殖污染……”
2014年初,巴南區某鎮黨代會上,副處級干部馬某一口氣作出30多項承諾。
“每年初,每名機關干部都要根據工作職責公開作出履職承諾?!卑湍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余炳友說。
為強化干部效能問責,巴南區建立健全了考評機制——實行公開承諾制,實行群眾評議制,推行末位淘汰制。
2014年7月,該鎮召開群眾評議會。
“不是承諾修公路嗎?一直沒見動工。”
“我家的房子都拆了,沒解決安置問題?!?/p>
會上,馬某承諾的項目成為群眾“投訴”的對象。
“每半年組織一次群眾評議,對干部年初承諾目標完成情況、工作實績大小等情況進行評議?!庇啾颜f。
很快,接到群眾反映后,余炳友“出馬”了。
“我要代表組織對群眾評議不合格的干部進行誡勉談話?!庇啾颜f。
余炳友開門見山:“工作進展怎么這么慢?”
“相關部門配合不到位,群眾要求太多……”馬某情緒激動。
余炳友未予置評,又單獨找到其他班子成員。
“這個項目,馬某其實沒怎么投入精力。”
“他工作上跟班子成員配合不好。”
…………
班子成員不約而同地道出馬某身上的問題:愛說大話、喜歡邀功、工作效率差。
幾天后,再次見面時,馬某的態度已經軟化下來:“我認識到錯誤了,一定改正。”
2015年1月,2014年度考核結果出來,馬某排名倒數第一。
根據巴南區考評機制第三項——末位淘汰制,馬某將被免職。
余炳友第三次找馬某談話——這次是免職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