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4年9月14日清晨,榮昌縣(現榮昌區)古昌鎮玉帶村臺灣農業園。
青翠碧綠的農業園里來了一群特殊客人——榮昌縣黨代會第二代表團的十幾名黨代表。
“這是2012年投資興建的現代農業園,已入駐9家企業……”縣黨代表、古昌鎮鎮長李輝雄邊走邊介紹。
陽光透過藤蔓灑在人臉上,映襯著行人愜意的心情。
這是第二代表團第三季度的集體調研會。
“目的就是希望在黨代會上,我們能提出一個可行性強的提案!”李輝雄說。
2012年6月,榮昌縣出臺了《榮昌縣黨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試行)》。
提案制,讓榮昌縣300多名黨代表動了起來。
“舉手代表”
2011年1月21日下午,榮昌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閉幕現場。
吳家鎮黨委書記彭文樹端坐在會場中。
“在這次會議期間,人大代表共提交提案258件……”主持人公布的數字讓彭文樹心里一震。
彭文樹既是人大代表,也是黨代表。
“作為人大代表,每年開會、調研、提交提案,履職形式豐富多樣;而作為黨代表,幾年下來,卻甚少發聲,往往黨代會一結束,履職就成了‘空頭支票。 ”彭文樹說。
彭文樹腦子里浮現出另一組數據:榮昌縣有人大代表269名,政協委員271名,黨代表315名。
在人大代表、黨代表和政協委員中,黨代表人數最多,履職情況卻很不理想。
“黨代表成了名副其實的‘舉手代表!” 彭文樹說。
解決黨代表履職難其實早已列入市委組織部的議程。
2011年,榮昌縣委組織部接到任務——試點黨代會常任制,同時配套實行黨代表提案制。
如何真正讓提案制落地?
縣委組織部一班人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圍繞黨代表‘參謀建議的職能進行制度設計,借鑒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履職模式,實行黨代表提案制?”
這一建議被縣委常委會采納。
經過調研、論證,2012年6月,黨代表提案制開始試行。
“提案制帶來兩個變化:一是每年召開一次年會,二是每次年會每個代表團要提交聯名提案。”榮昌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晏說。
走訪調研
2014年9月14日上午9點,李輝雄宣布調研座談會開始。
“請各位業主就園區發展提出建議!”李輝雄直奔主題。
臺商杜金水率先發言:“我們種的都是有機蔬菜,但都賣不起價錢,農民務工也缺少積極性……”
杜金水的發言說出了現場業主的心聲,大家紛紛開始建議。
“現在農業園區規模已經達5000畝,初見成效,何不發展農業觀光旅游?”
“能不能把園區納入萬靈古鎮旅游環線?”
“我們是自然風光,與古鎮人文景觀互補,一定會吸引不少游客!”
…………
建議一個接一個,把調研會推向了高潮,黨代表們揮筆記錄著業主的意見。
一周后,一份草擬提案出爐——《關于將古昌鎮現代農業園納入萬靈古鎮旅游開發管委會管理的提案》。
“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調研,并邀請專家論證審核!”李輝雄說。
因為,一旦提案通過,古昌鎮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第八代表團的黨代表也在緊鑼密鼓地調研。
“我們的提案是‘進一步深化黨代會常任制。”第八代表團團長、榮隆鎮黨委書記雷華初說。
針對這一問題,第八代表團的調研走訪同樣扎實。
“調研收集的意見集中體現在黨代表履職責任不清楚、平臺不完善、約束不到位等三個方面!”雷華初說。
針對問題,第八代表團初擬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黨代會常任制工作的提案》。
年會提案
2015年1月15日,榮昌縣第十三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召開。
這是黨代會提案制實施以來的第三次年會。
會議當天,縣委組織部通報2014年提案辦理情況報告——
2014年,縣黨代會立案14件,并案1件,提案交由11個主辦單位、35個協辦單位辦理。2014年9月,提案已全部辦結并反饋提案人,辦結率100%,滿意率100%。
這其中,就有第八代表團的《關于廣盤路榮隆段整修建議的提案》。
2014年3月,該提案立案不久,榮隆鎮就與交通部門取得了溝通。
“3月就動工,11月完工,受到群眾的一致稱贊!”提案得以落實后,雷華初很受鼓舞。
隨后,第八代表團2015年的提案也通過了審查。
與此同時,第二代表團關于臺灣農業園的提案也得以立案。
李輝雄松了口氣,“接下來我們要挽起袖子大干一場了!”
2015年,榮昌縣黨代會共收到提案21件,立案12件,其中黨的建設3件,其他領域9件。
“本次黨代會提案很精,反映問題客觀,建議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榮昌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高德山說。
接下來,縣黨代表聯絡辦將對提案進行交辦,促進提案落實。
督辦落實
2015年3月的一天,第二代表團提案落實第一次聯席會。
萬靈古鎮旅游開發管委會正式將臺灣農業園納入旅游環線。
“納入旅游環線后,導游將會把萬靈古鎮的游客帶到農業園觀光!”管委會負責人說。
會后,古昌鎮成立了榮昌縣奇彩玉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玉帶村大學生“村官”易婷出任總經理。
一上任,易婷就帶領團隊推出了第一個項目。
“在臺灣農業園內規劃了一個500畝的花海建設,包括了100畝格桑花,100畝向日葵,以及一個3畝的水體工程建設。”易婷說。
5月28日,臺灣農業園推出的首期100畝花海開始試營業。
“周末人流量達到了每天10000人!”李輝雄興奮地說。
看到人流如織的農業園,杜金水坐不住了。
“我很看好園區的發展,接下來要加大投入!”杜金水說。
一個月后,沙灘車、游樂場等游樂設施很快到位。
與此同時,園區周邊的村民也開始籌劃小賣部、農家樂等配套商業。
“這正是我們的目的——旅游富民!”李輝雄說,“今年國慶節,臺灣農業園將正式營業。”
未來,古昌鎮將打造“千畝花海、萬畝農園”。
“明年黨代會年會,我們又可以交一張完美答卷了!”李輝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