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叮——”
2015年4月的一天,天剛露白。
吳曉莉還沉浸在睡夢中,手機突然響起。
“一大早的,誰打來的電話啊?”老公埋怨道。
“喂?”吳曉莉迷迷糊糊地接起電話。
“快來管管嘛,樓上的水都漏到我們家了!”電話是江北區觀音橋街道建北一村一位居民打來的。
“我馬上處理!”吳曉莉立馬翻身起床。
“甩手代表”
2002年,吳曉莉成功當選江北區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黨代表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職責。”最初,吳曉莉躊躇滿志,想要盡自己所能,為民請命。
沒多久,吳曉莉就失落了——黨代會開完,黨代表就幾乎沒事可做了!
為此,吳曉莉還專門請教了身邊的老黨代表——
“平時,我們要做些什么,有哪些任務呢?”
“我們多久開一次會匯報工作呢?”
“做什么呀?又沒有人來管我們!”老黨代表笑著說。
因為“沒人管”,平日里,江北區黨代表們很難聚集起來活動,更不用說發揮黨代表作用了。
于是,吳曉莉“安安靜靜,迷迷糊糊”地做了五年黨代表。
2007年,江北區第十次黨代會。
吳曉莉臨陣磨槍,提前兩天便把黨代會期間的發言內容準備好了。
“這是唯一需要準備的環節!”吳曉莉說。
作為一名黨代表,唯一讓吳曉莉感覺到自身還有價值的時候,就是參加黨代會。
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只需要反復舉手、發言、討論、投票。
不止是吳曉莉,江北區的黨代表都是如此——舉手、發言、討論、投票,然后就沒什么事了。
“我們成了名副其實的‘甩手代表。”吳曉莉感嘆。
“我做黨代表很多年了,大家都不知道我還是黨代表呢!”吳曉莉說。
黨代表工作室
2015年春節,孫燕收到一份特殊禮物——江北區外經貿大廈物業管理公司專門送來的一面錦旗。
“她可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呀!”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為進一步提高黨代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2012年,江北區創新機制,在街鎮、社區(村)建立“黨代表工作室”,將黨代表任期制工作延伸至基層,加強黨代表與基層黨員群眾的經常性、制度化聯系。
于是,“吳曉莉們”被安排到各個“黨代表工作室”,并亮出身份、明確職責。
“姓名和聯系方式都公布了,大家都曉得我是黨代表了!”吳曉莉說。
孫燕,就是江北區富力海洋黨代表工作室的黨代表。
而這面錦旗,就是孫燕在解決群眾問題后所得。
2014年4月19日,暴風雨深夜來襲。
位于江北區建新北路的外經貿大廈負一樓車庫一夜之間被水淹沒。
“有18輛汽車被淹沒,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孫燕說。
車主急了,要求公司賠償!
外經貿大廈物業管理公司也急了——外經貿大廈的排水、安全設施都沒問題,是因為出口在市政作業時堵了。
雙方達不成和解,便來找孫燕說理。
一個月時間里,孫燕組織相關人員開了4次座談會。
“最后,大家終于在賠償標準上達成了一致。”孫燕說。
就這樣,黨代表工作室就慢慢成了大家反映問題、化解問題的“茶館”。
“現在,大家已經習慣有事就來找黨代表!”吳曉莉說。
搭建橋梁
2014年10月24日,江北區寸灘街道黑石子社區。
“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我一定為大家解釋清楚。”黨代表張文芬說。
話音剛落,就有居民拋出問題——
“我們家小孩為什么不能讀港城小學。”
“對呀,別家小孩成績差都能讀,我家小孩為什么不能讀?”
“以前都沒有這種說法,為什么現在就有了!”
…………
黑石子社區附近有兩所小學——黑石子小學和朝陽河小學。
但是,這兩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在居民眼中都一般。
“我們才不想把小孩送到那里讀!”有家長說。
這并不是個例,因為信息不對稱,群眾對政策往往一知半解,從而引發了不少矛盾。
作為江北區寸灘街道黨代表工作室黨代表,周進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們要在中間搭橋,為居民解疑釋惑!”周進一說。
但是,詳細事宜只有教育行業的人才清楚。
于是,寸灘街道黨代表工作室專門邀請來自教育行業的黨代表張文芬,幫助黑石子社區居民解疑釋惑。
“大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劃片招生是為了教育的均衡發展……”張文芬耐心解釋。
經過張文芬一下午解釋,居民們終于慢慢理解了。
看到居民樂呵呵地離開,周進一才放下心來。
惠民解憂
對羅淑芬一家來說,黨代表的到來就像一場及時雨。
羅淑芬家住江北區石馬河街道,膝下一兒一女均患有精神疾病。
一次,石馬河街道黨代表工作室黨代表在走訪群眾時,了解到羅淑芬一家的困境。
“一家人靠補貼維持生計,過得很艱難。”黨代表王志林說。
為了幫助“羅淑芬們”解決問題,黨代表廣泛收集民情,向區政府建議——
第一,關愛貧困老人身體健康。
實施全區60歲以上貧困老人總額控制下的項目自主選擇式體檢。
第二,提高貧困精神病人醫療救助標準。
對無生活來源的貧困精神病人,在區精神衛生中心住院期間的救助標準,從每人每月12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0元。在社區接受治療和免費服用精神類藥品的精神病人,參加了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的,可按特病每年報銷1000元。
第三,開通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組建心理危機干預專家團隊,開設江北區心理危機干預熱線電話,為處于嚴重心理危機的人員提供幫助。
…………
一項項建議,準確地撥在群眾的心弦上。
很快,江北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意見》。
“現在,這些建議基本都已落實。”江北區衛計委副書記李宗明說。
同樣獲益的還有大石壩街道瓦廠嘴社區的居民。
黨代表在定期接訪中,了解到社區居民到大石壩乘車不方便。
為此,黨代表立馬跟有關部門反映。不久,大石壩環線公交車就開通了。
“這下,我們出行就方便了。”居民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