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清平 (福建省寧德市藝術館 352100)
淺談如何加強群眾文化建設
雷清平 (福建省寧德市藝術館 352100)
文化是種子,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縷陽光,那么這一粒就會生長成一棵,一棵則會延展成一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呈現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市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著力點,加大建設力度,全力落實好文化惠民政策,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文化基礎建設,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形成了人人參與文化活動、人人共享文化成果的新局面。本文主要論述了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項關鍵舉措,以期促進群眾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群眾文化;建設;加強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老百姓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群眾文化生活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是民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衡量尺度。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不僅能夠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也是搞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的重要標準,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可極大地豐富、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來,政府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為抓手,全面落實文化惠民政策,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使“文化惠民”真正成為了樂民、利民、親民的民心工程,大大提升了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在當前群眾文化事業已取得豐碩成果的前提下,我們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那么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呢?筆者在此進行粗淺論述。
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和活動平臺,為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日臻健全,各地文化基層單位應以文化惠民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構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激發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讓廣大群眾成為文化活動中的真正主角和受益者,最大限度地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和需求。比如在一些街道社區可修建各類培訓室、功能室、排練廳、閱覽室,同時推進公共文化場所的免費開放,讓文化盛宴普惠民生,從而激發全民關注文化、參與文化傳承和文化創造的熱情,打造出一批富有興業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比如我市橫向整合了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并統一配備齊全的服務設備器材。此外還整治提升了場所的整體形象,在外觀上,按照統一色調、統一風格、統一標識的標準,統一粉刷院墻,配有照明設備,活動場所硬化、美化、亮化。
動感的旋律,歡快的歌聲,和著音樂的節拍,整齊劃一地做著嫻熟的動作……每當夜幕降臨,在市區的很多廣場公園,我們處處可見群眾健身休閑的身影,動感十足的廣場舞旋律讓城市的夜晚變得熱鬧起來,他們踏著輕松的腳步,在歡樂中感受著文化給生活帶來的變化。為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年來我市加快了休閑健身廣場和公園的建設,市區的一個個健身場所都成為了群眾文化生活的樂園,并以惠民工程為依托,基層單位還積極組織了廣場舞大賽、秧歌匯演等文化活動,極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從而繁榮活躍了以文化廣場為載體,以群眾廣泛參與、文體休閑娛樂為主要內容的廣場文化活動,推動了城鎮文化廣場建設和管理向著更加凸顯群眾性、公益性、時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方向發展。
很多地方都通過舉辦文藝演出,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高雅藝術,從而提升藝術品位,陶冶個人情操,這是應該大力提倡的一項舉措。為此,我市免費開放了展覽館、博物館、文化館等,舉辦了攝影展、書法展、畫展等活動,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精神食糧的需求。此外,我們館三年來面向全市舉辦多次以倡導樹文明新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主題的演出活動,都是以文化惠民工程為主要品牌的文藝演出,且都是免費的,比如每周五晚上都有歌舞、戲劇、廣場舞等群眾性文藝演出,特別是戲劇,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廣大老年人的喜愛。文化活動其實是心靈內在美的一種展示,也是經濟發展到一種程度的必然體現。如果一個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品牌欄目品牌活動亮點紛呈,那么老百姓在參與活動中就能陶冶情操、提升品位、鍛煉身體,真正成為文化舞臺的主角。
人才是文化事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隊伍,是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群眾文化工作隊伍承載著公益文化活動的主要職責,全方位地加強此隊伍的建設是極其必要的,加強后備力量的培養和各層次在職人員的培訓已成為群眾文化事業發展中非常迫切的問題。上級文化部門要把為下屬各級培訓文化業務骨干作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列入計劃之中,鼓勵和扶持各單位自發組建文化社團和演出團隊,并加強業務指導。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幫助各單位搞好文化隊伍建設和業務交流,建立文化發展的長效機制。我們知道,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角是群眾,舞臺屬于群眾,因此要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吸納人才,加強培養,充分發揮人才在文化惠民中的作用,更要從群眾中挖掘人才、建立隊伍,這才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本質,因為文化工作要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才能凸顯其魅力。
文化建設是文明發展之“根”,當它植根鄉土滋潤大地時,必定帶來文明之花的遍地綻放。文化民生工作只有不斷落實,群眾文化生活的福祉才能明顯得到改善,群眾滿意度才能大幅提升,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不斷得到滿足。我們相信,有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常抓不懈,群眾文化活動將會開展得更加精彩紛呈,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會越來越好,越來越豐富。
[1]陳洪.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其現狀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4).
[2]王芳.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
[3]沈承晉.當前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探究[J].群文天地月刊,2012(12).
[4]胡守勇.關于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2010(06).
[5]李亞華.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及發展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
[6]王大虎.淺談如何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J].神州旬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