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白韜 (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 410000)
我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分析中國宣傳畫的發展及其藝術特征。
宣傳畫又稱海報、招貼,廣泛應用于公共場所和家庭張貼。宣傳畫作為一種宣傳、鼓動、廣而告之和烘托氣氛的藝術手段,一般分為政治、軍事、電影、旅游、節慶和商業幾大類。
中國的宣傳畫一詞,最早出現于195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宣傳畫參考資料》一書。這以官方的名義得到了確認和引用。宣傳畫在1949年之后的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具有作用的革命力量”。 20世紀初期,在西方的裝飾藝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等藝術設計思潮和藝術實踐的影響下,首先在上海孕育了具有較高藝術和商業效應的平面繪畫作品,通過利用版畫和色彩畫手段來服務于城市的商業活動,比較常見的是月份牌,浙江海寧人杭稚英是其中最杰出代表,是中國早期商業美術的開拓者之一,他在上海創辦“稚英畫室”專門從事月份牌繪畫和商標包裝設計等,他的學生李慕白后來成為了中國最偉大的年畫藝術大師之一,這種商業美術的繁榮雖然主要局限于民國的上海、北平、天津等地,但對整體的中國文化卻產生了深遠影響。分析今天留存下來的民國商業繪畫,其創意理念、色彩原理、構圖法度等方面都為后來新中國宣傳畫的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已成為我們了解當時中國社會現狀的重要資料。1949年之前的革命性宣傳畫尚處于萌芽階段,多以漫畫、小品形式體現在報紙、雜志和建筑墻面,對國民進行愛國宣傳與行動上的號召。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未來充滿無限的期待,百廢待興。1951年由中蘇友好協會聯同中國美協和中央美術學院在北京舉辦了“蘇聯宣傳畫和諷刺畫展覽”,同時以“新技法”的形式為中國繪畫界所熟悉,1954年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由蘇聯美術理論家伊凡若夫寫的《談政治宣傳畫》一書,國內關于宣傳畫的理論主要由此而來。由戰亂中擺脫的人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之中,宣傳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歌頌各項建設取得的成就和涌現出的模范人物、頌揚國家領導人的功績、表達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為了配合黨中央的各項政治任務等,傳統木刻與版畫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在影像技術和印刷水平尚不大發達的建國初期,大批畫家投入到了宣傳畫的創作中來,繼承了民國月份牌年畫的圖示技巧,保留了色彩鮮艷、構圖飽滿、形象俊美、刻畫細膩的特點,注重將生活寫實與表現的浪漫主義相結合,并且越來越注意對西畫中寫實造型法、明暗法、透視法的借鑒,在表現形式和技法上也不是傳統意義上木刻年畫和門神畫的“散點透視”和“平涂法”,而是運用立體造型、明暗色調、交點透視等方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邵靚云的宣傳畫《滑冰》,表現了兒童在溜冰場愉快運動的場面,刻畫寫實而細膩,設色艷麗,具有很強的展示性。50年代至文革前宣傳畫在表現性方面百花齊放,畫家們積極從事宣傳畫的理論和風格探討,這一時期的宣傳畫作品,融入了畫家更多的藝術推敲,這十多年里進行專業宣傳畫創作的專業畫家數量眾多,展現了人們的革命理想和對新社會、新生活的贊美及憧憬。
70年代末至80年代,宣傳畫得到了復蘇和全面興盛。隨著政治活動和群眾運動的減少,宣傳畫由純粹的政治工具向多元方向轉變,無論是創意、風格、內容都出現了新的氣象,80年代是充滿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時代,改革開放讓國家面貌發生了嶄新變化,宣傳畫的題材涉及到經濟建設、科技發展、教育教學、環境保護、時尚消費、商業廣告等等方面,不再是文革時期紅色主題統治的格局,宣傳畫的世界,讓人們感受到了久違的親近,色調和畫面變得清新、雅致而柔和。宣傳畫開始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環境,鄉土風在一定時期比較盛行,其特點是緊密結合生活,畫風樸實,注重傳統美學形式在畫面中的運用,80年代的教學宣傳畫《小猴子下山》是80后難以磨滅的記憶,猴的造型寫實中又為其賦予了人的形態,比如表現人的喜悅、沮喪等情感,同時繼承了傳統裝飾性的造型樣式和構圖方法,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創作的手法和觀念不斷突破,新的表現形式不斷涌現。整個80年代的宣傳畫創作非?;钴S,全國性宣傳畫展也舉辦較多,王小璐的《龍騰虎躍》是第四屆展覽的獲獎作品,作品大膽借用傳統首飾造型作為龍的裝飾元素,既中國化又非?,F代。
90年是改革開放逐步深入的時代,由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與其他國家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貧富、就業、環保、體制改革、加強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等等,都成了熱門話題。當代宣傳畫的政治色彩大大減弱了,同時,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通過設立設計類專業,對設計的深度到廣度越來越拓寬,宣傳畫逐漸被“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等替代,尤其是經濟活動的頻繁對宣傳畫的需求量日益加大,過去一幅宣傳畫往往要耗時1-2個月才能完成,現在通過電腦技術手段和噴繪技術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而且可以成批制作,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手工制作慢慢被取代,宣傳畫特有的手工感、獨一無二的味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分完美而又沒有個性的電腦技術效果。當然,借助電腦手段,宣傳畫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反映社會熱點問題的題材增多。 “公益廣告”展覽比賽、活動啟事等類型的作品在張貼于公共空間的同時,也通過雜志、電視、網絡等傳媒手段出現在公眾視野。
宣傳畫的輝煌時代已經不再,這種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藝術形式,作為一個時代符號永久停留在了人們遙遠的記憶深處,我們應該向所有為宣傳畫的發展作出努力的前輩藝術家們致敬!向手工創作的實踐者們致敬!向精心印刷宣傳畫的工人們致敬!向我們已失去的那個時代致敬!
鄒雅.亟需把宣傳畫創作提高一步[1].美術,1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