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松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215104)
在人類歷史中,每一次科技進步,都會給相關領域和人類歷史進程造成很大的影響。并且也能夠給藝術形式的發展和繁榮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分析藝術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人體解剖學和醫學的發展,給雕塑和素描的進行提供了創作理論;幾何學和透視的發展,給繪畫提供了透視理論;而光學的進步研究,使印象派畫家遵循光學的原理,從而對藝術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切都體現著科技對于藝術的重要推動作用。而正是這些技術藝術般的出現,給藝術披上了迷人了外套。
進入21世紀以后,科技給藝術造成的影響更加明顯,特別是數字藝術的發展給藝術創造更好的進行提供了表現的空間。“數字藝術設計”再設計中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其將計算機科學技術和藝術學更好的結合在一起,這兩種學科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數字媒體藝術的基礎是數字科技的發展,并產生的新藝術形式,關于新媒體藝術的特點新媒體藝術先驅羅伊·阿斯科特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接性與互動性。”從國際學術界和教育界對數字化“設計”的諸多稱謂及科學內容的設定來看,數字媒體藝術主要涉及到視覺藝術、信息傳播、多媒體、數字網絡、虛擬環境,虛擬產品設計等,給整個展示內容、手段帶來了又一革新的旅程。
就傳播學角度出發來對數字媒體進行考察,不能將其簡單的看成技術概念,而是應該將其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方式看待。并且其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媒體的性質,其不但可以進行大眾傳播,還能夠以此作為基礎來進行精確化的傳播。
在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為世界的觀眾帶來一次前所未有的藝術景觀,集視聽,光景,網絡,互動等新穎豐富的作品使中國國家館成為藝術科技的空間。展覽打破傳統意義上的黑盒子式的媒體藝術展示形式,讓觀眾可以沿著起伏的展覽通道立體地感受多媒體的沖擊力。《清明上河圖》的光電的創新,讓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明代繁華街景,作品涵蓋從遠程信息處理到機器人的介入再到影音的壯觀景象這些作品突出展示了最前沿的藝術想象力,同時提出了對文化產物的最新感知,鎮宅之寶不同于以往的《清明上河圖》出現,讓人看到數字媒體的強大的視聽展示藝術。
大家很可能會感覺這些高科技、現代的展示藝術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對于這種高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范迪安的解釋為:“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第一步也許并不是產生實用性的產品,但它本身具有向應用性轉換的巨大潛力,并預示著未來的生活方式,藝術創新總是啟發人們對創造力產生新的理解。”
新的傳播媒體和形式的出現,這也豐富和拓展了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內容。心的媒體藝術設計理論以及美學范疇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一些傳統理論體系。。在數字媒體設計過程中滿足功能、審美需求,符合美學、設計法則,運用數字媒介所特有的聲、光、電以及人機互動的特點來更有效地達到傳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認為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內涵和特征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進一步豐富。
數字化展示設計以傳統方式無法抗衡的互動性、綜合性和強烈的現場感、切實和人們的閱讀方式相符合,已經收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和工業文明的出現改變了文明方式一樣,工業文明也會被數字文明取代,在我們生活中占有主導地位。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展示設計代表著現代展示模式的發展方向。
在展示設計中尤其是在博物館的方案設計中,數字媒體的出現無疑給整個設計方案的制定帶來了更大的可塑空間,使得設計手法、表現手段、展示內容上都是對傳統展示手段的顛覆和延伸!以往傳統的蒼白的實體展示內容,千篇一律的空間設計手法,規整無力的陳設手法都是傳統展示手法的弊端;而今,數字媒體的出現不僅突破了以往的聲、光、電的展示手法,而且有了全新的展示手法,大大地改變了曾經的展示手段,增加了方案設計的表現力,使場景變得更加的生動豐富,同時也富于了場景的通俗易懂性,增加了參觀者對場景的接受和理解范圍,這種便捷性是傳統的展示手法望塵莫及的!可以說,數字媒體在展示上的運用和擴張,使得博物館文化成為各個城市文化品牌,也催生了新的產業鏈,這也是這個社會發展急需轉變方向的一個大手筆!
世博會是展示行業中的重頭戲,最早應用多媒體的是195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有影視媒體展示,1992年意大利熱內亞世博會有大屏電視屏憑借的媒體,到真正應用媒體從2000年德國世博會開始應用大量視覺媒體來做概念的陳述。在愛知世博會也有很多場館都有這樣的案例,一些高新技術的應用。直至2015年在意大利米蘭剛結束世博會,數字媒體已經廣泛的被各個國家館所運用,展示的手段也是不斷沖擊著我們視聽感官,世博會的圓滿成功是離不開數字媒體的推動的!聲、光、電的積極因素被極大的釋放。數字的媒體技術的設計美學,現代社會的閱讀方式、了解信息的手段以及接受事物的方式方法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無論是從展示重頭戲還是就在我們身邊的不同展示行業,手段也在不斷地跟著大的發展方向來,數字媒體在推動行業的市場領域和社會生活的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現今社會,無處不存在運用數字媒體的展示手段,甚至是我們平時的買菜,做飯都充斥著新技術媒體的氣息!
在人類文明中,無論是哪個歷史階段中,科技和藝術的關系都是互相促進的,但是都沒有像當前一樣,網絡傳播技術以及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讓藝術出現了演變。甚至可以說,在現代生活中新媒體藝術已經實質性地改造了藝術的思維模式、設計模式、傳播模式一級欣賞模式,數字媒體藝術正在成為新世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們可以借助這一平臺豐富的形式表達內心的藝術創作情懷,滿足生活需求。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當代數字科技發展和藝術詳解的新興學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隨著社會和科技發展,數字信息的傳播更加深入和全面。數字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抓住機遇,為數字媒體藝術開辟燦爛的發展天地!
[l]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
[2]賈秀清.重構美學:數字媒體藝術本性[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11.
[3]王虎.數字媒體藝術[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