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院校數學啟發式教學模式分析
李敏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中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對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要求,激發中專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入啟發式教育勢在必行。啟發式教學的引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提升中專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本文主要是從啟發式教學方法入手,提出了中專院校實施啟發式教學的策略。
中專院校;數學教學;啟發式教法
啟發式教學思想源遠流長,對我國的教育事業起到了積極作用。古希臘著名思想家蘇格拉底在教學中提出了“產婆術”的思想,其實就是啟發式教學的先河;我國著名思想家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理論就是要求以“憤悱”的心理狀態,通過起發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今,啟發式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意義重大、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1、啟發式教學的內涵
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習規律為依據,加大老師對學生的啟發和誘導,敦促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探究知識,提升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求職欲望,保證學生實現掌握知識、塑造品質、提升能力等目標的一種教學過程。在中專院校數學教學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思想就是在數學教學中,任課教師通過不斷引導,讓學生主動去探究數學知識,從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體現數學學習過程,提高整體的數學素養和能力。
2、啟發式教學的主要特征
首先,啟發式教學以塑造學生主體性為目的。啟發式教學主要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強化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的學習思路,在充分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其次,啟發式教學要求和諧民主、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在啟發式教育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溝通,和諧民主的氛圍就不可或缺。
再次,啟發式教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目標上,啟發式教學的立足點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把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融合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1、激發專科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數學學習來說,興趣是其直接、重要的內在動力,是提升智力最為活躍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啟發式教學必須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把數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聯系起來。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比如:在學習“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時候,應該讓學生來計算一下銀行的利息,假設學生在銀行有存款,分別算算月、年的利息是多少,這樣很容易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強化數學知識直觀教學。從專科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對數學中的一些定理、概念掌握不強,因此引入直觀教學法,能夠實現抽象思維和具體感知的融合,克服對定理的掌握困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切面時,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再次,在教學過程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教師根據專科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想方設法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探知欲望。例如:在學習異面直線的時候,可以拿兩根木棍給學生進行不同情況的展示,引導學生對異面直線的了解和掌握。
2、建立和諧民主、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
在啟發式教育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從中專生的具體情況看,數學基礎比較低,在學習上缺少一定的自信性和主動性,因此,任課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充分維護學生自尊心,積極營造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氛圍。首先,數學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提高其自信心和勇氣。在教學中,老師應該給學生多一些微笑和鼓勵,多了一些表揚和肯定,對學生要進行積極引導,容忍一些學生幼稚想法,幫助學生確定新的目標,找到教學方法相互適應的最佳結合點,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果;其次,提高對學生的啟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當學生不能夠及時回答的時候,老師應該適時對學生進行啟發,適時點撥,控制好教學節奏;再次,強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創設內容,可以通過分組討論、辯論賽等形式提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更好掌握。
3、優化數學情景設計,提升啟發式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首先,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啟發性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活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該不斷創設情景,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比如:在學習“函數單調性”的時候,可以用某城市的一天內的天氣變化圖引導學生對溫度變化的認識,之后把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圖像展現給學生,啟發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其次,積極引發學生困惑并有效引導。要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思維激活的狀態,數學情境的設置就不應僅成為敲門磚,之后即游離于學習內容之外,而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與學習內容前后呼應,以此解決由數學情境生成的問題,并使其成為學生認知的基礎、思維的動力和路標,成為推動思維的持續性要素,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1]羅增儒,羅新兵.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續)[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4(05)
[2]黃永.數學課堂中的過程啟發式教學[J].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
[3]張奠宙,邵光華.“雙基”數學教學論綱[J].數學教學.2004 (02)
[4]汪江松,楊世明.“啟發式”與數學教學[J].數學教育學報. 2000(02)
[5]王淑雙,王璽玉.啟發式教學必須遵循的幾條原則[J].教育探索.1998(05)
[6]鐘祖榮.啟發式教學的特征及實施要領[J].中國教育學刊.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