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輝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116035)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創新思維能力是人類各項能力的基礎,同時又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高級模式。在傳統的高職素描教學中,高職教師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為“契斯恰柯夫”教學法1。此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具有基本功扎實、造型寫實等特點,但也存在明顯的發展弱勢,即學生過于寫實,缺乏想象力和創新能力。這說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方面還存在不足,應根據企業崗位的要求,高職素描教學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與一般高校不同,高職院校所招收的學生大多是由中專、中技學生或者學校由成人高校轉型、升格而形成的,部分高職院校是在一般高校的基礎上形成的二級院校2。因此,在素描教師隊伍中,很多是從中專、中技或者成人高校中轉過來的,在思想上、專業知識和技能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偏差,如對素描這門學科的學科培養目標、培養方向認識不清晰,教學模式以傳統填鴨式為主,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認識不到位等。最終造成學生們對學科認識不全面,與專業課教學和就業崗位聯系不緊密,對創作課的興趣不大且無創作空間,作品缺乏想象力和創造性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甚至影響學生將來的職業規劃,不利于學生走入社會。
素描是專業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力,掌握人物形體結構、造型原理,能夠從整體上把握結構比例,同時也需要學生充分協調眼、手、腦等各方面的配合,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要求較高3。傳統的素描教學中也從這兩個方面制定了較為完整的評價模式和評價標準,導致學生作品如出一轍,毫無新意,并且在步入社會時會發現并沒有任何優勢。這是因為,素描教學過于看重對客觀事實的模仿與重現,缺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課程改革的深化和藝術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都對高職素描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素描教學中,應該大力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造型能力和構造想象能力,以此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當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非是要拋棄素描的基本功,而是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原理、應用和表現力的平衡,實現藝術教育培養目標。素描是藝術的一種,素描作品應該更多地體現出專業性和藝術性5。因此,在高職院校的素描教學中,既要鍛煉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觀察能力、素描繪畫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和創造性與個性。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來源于創造性教學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得到不同形式的思維訓練,從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一方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符合素描專業課教學的需要。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指向性。其中以素描為基礎的藝術設計傳媒專業如影視動畫、室內設計、環藝設計、包裝設計等在實際的應用中都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參與6。在學校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符合專業課程學習需要,是將素描基礎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相銜接的表現,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創造性思維是社會對人類能力的最新要求,對社會發展其中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專業技能以便更好的走向社會,因此,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教學中必須考慮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素描技巧,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結構意識,為社會發展提供創造性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閱歷。豐富的閱歷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學生的生活積累經驗。日本曾有位廣告人說過:“創意是通過腳走出來的”7。當然,這里的“腳”指的就是自己的生活閱歷。一個人如果具有豐富的生活閱歷,見識到許多別人沒有見過的景物,就能夠想其他人所不能想,這就是我們說的創造性思維。厚積薄發、見多識廣,正是此理。只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才能夠給人以靈感,創作出不一樣的作品。例如,在生活閱歷廣泛的人眼中,大樹也許是人的合成,簡單的交通路線圖也可以有豐富的內容,LUCKY BEER的啤酒造型是一尊彌勒菩薩等。
閱歷是由人的生活經歷所決定的,或者學生并沒有過于豐富的生活閱歷,但是學生可以通過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來培養自身的創造性。蘇軾曾說:“讀書不多,畫則不能進于雅。”豐富的知識不僅僅要求學生的專業學科知識,還包含著其他學科知識,包括科學、文化、技術等知識。將自己培養成具有廣泛興趣的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開拓自己的知識面,在進行創作時能夠更多的產生新聯想8。因為一個人所獲得的知識越豐富,思維能力則越強,聯系知識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越突出,創造性的發揮會更加明顯。例如,意大利達芬奇正是由于具有豐富的地質學、物理學、生物學、軍事、土木、機械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夠使作品具有創造性,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三杰之一。可見,在藝術學習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離不開豐富的知識儲備。
審美能力的提高對于培養高職素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9。加強對優秀的作品的鑒賞和臨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通過對大師作品中的內容、表現手法、創意的來源和方式、個性表達等方面的欣賞和借鑒,可以從實際上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觀念,給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創造濃郁的藝術氛圍。
創造性思維與人的性格有密切的聯系,創造是以個人獨特的性格特征參與實踐活動并通過實踐活動將內心表現出來的過程。因此,創造的先決條件是學生自身的個性培養。個性不是指智商和能力,而是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穩定的性格特征。在素描作品中,對作品的模仿很容易,但是只能夠模仿出其中的素描技巧和風格,對于作品的想象力、態度和情感等無法模仿,這些都是人的個性所決定的10。因此,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需要靠個體自己的發展。風格并不是形式上的單純創新,更重要的表現在創新的基礎上體現的個性和作品本人對對象的獨特理解。例如,梵高的向日葵不是單純的繪畫風格的創新,更多的在于梵高通過對向日葵的飽滿與生機的描繪,向我們展示了他對生命獨特的理解11。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作品《馬鞍與時間》中,馬背負重任,是壓抑的、慢慢行走的世界的代表。而達利并不喜歡生硬、機械的事物,因此他用表現了在社會壓力束縛下的個體真正的心態是試圖隱藏自己,釋放自我12。因此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向。
“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是美學大師羅丹的經典名言。大部分的大師作品都是司空見慣卻又包含創意的,人們在欣賞大師畫作的同時總是會疑問大師是怎么能夠想出來的,羅丹的回答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善于在別人眼中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找出不一樣的美”13。因此,該如何才能“找出不同”呢,關鍵在于“看”。即我們要善于觀察和發現。首先觀察的角度要全面。不一樣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也許不同,對同一個事物可以從正面、側面觀察,仰視、俯視觀察,也可從立體、平面觀察,每個觀察的角度不一樣,所觀看的結果必然也不同。如在素描基礎課程中,教師常常會擺放一個物體在講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角來完成作品。自然,每個學生的繪畫結果不同,正如達芬奇無法畫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雞蛋。通過觀察,學生可以掌握新的創作視角,為作品帶來不一樣的創意。同時,觀察不止要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成功的繪畫要求從客觀事物中找出原型,并且脫離原型獨立存在。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能否得到培養與教師的專業素養有關。首先,教師必須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在正確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同時能夠適當延伸教學內容,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廣闊,為培養創造力提高知識儲備,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提供相對輕松自由的教學環境,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供條件。最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應該知識填鴨式向學生灌輸知識,更加要注重的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例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基礎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等方法自己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創新思維能力。
傳統的高職素描教學中,評價體系以學生作品的架構、基本功等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創作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視都不夠,甚至有些學生充滿想象力的作品會受到批評和制約,嚴重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如果評價機制中加入對學生作品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綜合評價,且以多種形式展開,必然會引起廣大高職素描師生的重視,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雙方都會有意識、針對性的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有效、完整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是高職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推力。
案例教學法以案例為中心,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的創作思維。創造性思維再素描教學中體現在很多方面:對主題的刻畫、表現形式、表現手法等。創造性思維具有抽象性,且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是一項較為難以開展和堅持的工作,尤其在開始階段。為了加深學生對創造性思維的了解,教師可在教學初期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以此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創作,初步了解創造性思維的含義。案例教學法的重點在于案例的選擇:首先,案例必須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與學生的作品要有所關聯;其次,案例要有經典型和藝術性,只有經典、藝術的作品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如教師在讓學生完成大樹的素描練習時,可為學生提供是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作品《比基尼的三個獅身人面像》,發散學生的創作思維;在進行蘋果素描教學時,可將瑪格麗特的《試聽室》作為參考案例。
開展有意識的創意訓練可以系統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意訓練由教師制定相關訓練課題,課題可從不同的創意角度設計,保證創意訓練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每個課題要分幾個課時開展,以確保學生對知識和技巧的掌握。課題中既要有理論知識為指導,又必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并且課題中選用的案例必須具有針對性和表現性。如教師可制定關于圖形創意訓練的課題,其中一節課時的內容為圖形的“異性同構”。通過讓學生明白,即使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改變形態進行重組,就能夠變成新的事物。選用案例《超現實之公寓》(達利作品),理論基礎即為事物結構、形狀等、大小等變化組合可以形成新的事物。
創造性的思維訓練需要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節課堂氛圍,讓學習的學習環境更加輕松、自在。同時,在要求學生完成作品之前,讓學生進行適當的討論。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創作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要求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要積極主動的抒發自己的見解,其他同學可借此獲得靈感,也可在此基礎上提出不同的看法,實現頭腦風暴。
高職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要求教師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發展。
注釋:
1.高燕.高職院校設計素描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學園,2013(31):16.
2.張鋒.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與研究[J].時代教育,2014(18):23.
3.李沛晗.高職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4(30):339.
4.徐長虹.高職素描教學之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2):124-125.
5.陳仙都.對于高職設計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48-149.
6.李潔.淺談設計素描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美術教育研究,2014(18):120.
7.馬艷平.高職院校素描教學的問題與創新路徑[J].藝海,2013(5):209-210.
8.易彩波.淺談設計素描課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3(11):108-109.
9.郭西燕.關于設計素描能培養高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研究[J].職大學報,2013(4):118-120.
10.王適.淺談設計素描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科技視界,2013(28):67.
11.劉玥.淺析設計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2(1):151+160.
12.張霞.設計素描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創造力[J].美術大觀,2012(1):172-173.
13.周惠.高職素描教學之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2(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