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映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570216)
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現代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獲得了快速發展,隨著文化產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科技化,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良好發展勢頭使得全國掀起了發展文化產業的潮流,培養出符合當前舞蹈產業發展需求的復合型、綜合性人才成為了高等舞蹈藝術職業院校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文化產業的不斷壯大以及我國文化市場的不斷繁榮,文化產業出現了許多文化藝術人才數量供大于求但質量上供小于求的現象。目前,我國的舞蹈藝術院校專業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教學教材和專業課程設置具有局限性、教學團隊結構不合理等。因此,作為舞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的舞蹈藝術院校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針對自身存在的阻礙舞蹈藝術人才培養現代化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順應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
高職舞蹈藝術人才現行的教材是具有一定系統性和承接性的,例如,作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民族民間舞蹈距其開設已經有了40多年的歷史,為了完善該專業,許多老一輩的民間舞蹈藝術教師奔赴各地進行采風,收集了較為完全的民間舞蹈藝術資料。教師根據采風所積累的豐富的資料,按照教學的目的進行選擇和整理,系統、科學地編寫出了一套教學課本和教學方法。具有代表性、訓練性和系統性的教材在一定時期內對我國的民間舞蹈藝術工作者提供了借鑒意義,使高等舞蹈藝術院校培養除了一批具有較強專業素養的民間舞蹈藝術人才。但是在目前我國的文化市場不斷繁榮的形勢下,現行的教材已經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這個缺陷導致我國的職業院校舞蹈藝術人才的培養局限于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和保護上,無法使民間優秀的舞蹈文化得到發揚,編制一套具有現代意義的教材,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是舞蹈職業院校教學改革關注的出發點。
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和舞蹈編導這三個專業是各個高職舞蹈藝術院校和綜合類藝術院校專業設置的基本方向,為了適應當前文化市場發展的需求,許多藝術團體需要的舞蹈藝術人才要求也在發生著改變,培養只懂跳舞和只會表演的人才已經無法適應現在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只有能夠培養出具有文化產業管理能力、具有綜合的藝術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才能使高職舞蹈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順應文化市場發展的要求。以前高職舞蹈藝術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培養人才的方向都是強調對學生的舞蹈基礎、表演能力的培養,這樣就使得舞蹈專業人才的能力局限在跳舞和表演上,這就與市場發展的需求不相符,培養出的人才數量遠遠大于市場發展的需求,人才培養的質量卻小于市場發展需求。高職舞蹈藝術院校的人才就業率低,許多學生因此改行。這就必須要求高職舞蹈藝術院校對其專業課程的設置進行改革,制定出符合目前文化市場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舞蹈藝術院校培養人才的方向隨著文化市場的繁榮發生著變化,具有綜合素質、文化產業管理能力的應用型舞蹈藝術人才是目前文化市場發展最需要的。現行的教材在編訂初期就遵循著代表性、訓練性和系統性這三個原則,教材的編制目的就是更好的傳承舞蹈藝術、培養出更多舞蹈人才,但是在現在的環境下這樣的教材明顯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對教材進行創新,完善教材的內容,更新教學目標是高職藝術院校舞蹈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首選。完善舞蹈藝術教材要在我國的傳統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傳承的同時還要注重吸收傳統舞蹈的優點和內容,關注舞蹈藝術的創新,將我國舞蹈藝術創新的代表性內容加入到教材當中,增強學生對舞蹈藝術創新的感悟。編制新教材并且還可以從舞蹈藝術文化的內涵出發,避免出現內容的重復,或者學生對舞蹈藝術了解淺薄的現象。最后,教材的編制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所以,在編制教材的時候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材編制的想法和教材內容的建議,這樣編制出的教材能夠“接地氣”,真正實現教材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
在舞蹈藝術的專業課程設置上,許多院校的專業設置和轉業發展方向脫離了實際情況,專業設置一成不變,專業發展方向不明,這些問題導致了該院校舞蹈藝術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無法滿足文化產業發展對舞蹈藝術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職舞蹈藝術院校優化專業課程的設置,把握好自身的專業發展方向是舞蹈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方法。
以云南為例,立足于本地文化傳統的云南舞蹈藝術無疑走在了我國舞蹈藝術發展的前列,《云南映象》《麗水金沙》等一系列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涌現出來,一時間引領了我國文化藝術市場的方向,并促進了云南旅游市場的繁榮。針對這一現狀,許多云南的舞蹈藝術院校開始進行改變,他們立足于豐富的民間舞蹈藝術資源和獨特的自然環境,秉承了文化產業發展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的理念,開設了許多與本地文化產業發展相關的課程,還針對當地文化市場發展的情況,制定了本院校的舞蹈藝術專業的發展方向,繁榮了文化市場,也使得舞蹈文化藝術得到了創新和發展。因此,各地的高等舞蹈藝術院校要立足于當地的文化市場發展的需求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優化自身的專業課程設置,把握好自身的專業發展方向,為繁榮當地的文化市場、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
文化市場的發展促使高職舞蹈藝術院校對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變革。高職舞蹈藝術院校要切實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與當地文化市場發展的需求,從教材的完善和更新出發,把握好舞蹈藝術相關專業的發展方向,優化專業課程的設置,為我國的文化市場繁榮培養出更多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管理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1]馮艷.健美操舞蹈化教學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3(1).
[2]史紋婧.健美操訓練中舞蹈意識的培養[J].運動,2014(12).
[3]李芳.舞蹈啦啦操與表演性健美操的相似性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
[4]饒開芹,蔡昕.宇舞蹈表演[情]之解[J].大舞臺,2010(11).
[5]李桂娟.淺談聾生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聾生的舞蹈情感[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2(9).
[6]王亮.淺談舞蹈情感對肢體表達的重要性——以單位文藝晚會的舞蹈表演為例[J].大眾文藝,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