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珺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247000)
隨著中國新媒體用戶的持續增長及網絡應用的不斷豐富,網絡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新媒體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中心,呈現并重構著當代中國的文化乃至傳播生態。這一形勢下,傳統書店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尋求展之道,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
近幾年,我國經濟呈現小幅度上漲趨勢,但新媒體和電子商務卻未曾停止它發展的步伐。而它們的發展,極大的影響到了傳統書店的市場占有額。傳統書店為何受新媒體和電子商務影響這么大,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劣勢。
1.圖書價格高。因傳統書店乃實體書店,需每月承受門店房租、水電、人員工資等多項開資影響,其圖書價格不會像網上書店所售圖書那樣,可以享受超低折扣。不僅如此,電子商務平臺還經常做如雙十一、元旦等節日促銷活動,使得普通讀者認為網絡平臺購書非常劃算。因此很多讀者選擇去卓越網、當當網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購買圖書。
2.閱讀不夠便捷。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的閱讀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縱觀城市里的那些上班族們,他們的閱讀時間大部分集中在上下班的公共汽車車廂里,地鐵里,如廁時間里。傳統紙質圖書在攜帶上不是那么方便。而新媒體的發展,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技術進步,使得網絡電子閱讀越發的便捷。不僅可以免費閱讀,還可以人性化的標記書簽、夜間護眼模式閱讀、書本內容字體可隨意放大縮小等。
3.不確定因素劣勢。傳統書店受到環境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書店所處區域交通是否便捷,天氣是否便于出行都會影響到書店的經營。
4.圖書種類不全、經營模式單一。傳統書店受到店面大小、資金等各方面約束,圖書種類不會像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書店那樣,種類齊全。而其經營模式也會受到影響。
在科技爆發的現在,網絡媒體、手機媒體、自媒體等新媒體相互發展,對傳統媒體、傳統書店、傳統閱讀方式沖擊很大。首先,新媒體形式多樣。只要有網絡,運用任何新媒體手段,隨處都能閱讀;其次,接受群體普遍化。以前,新媒體只是年輕人的人專屬。而現在,隨著網絡電視、電腦、手機等越來越普及化,接受的群體也越來越廣泛;最后,即使是電子圖書,相對于紙質圖書來說,在價格上要便宜很多。
1.環境優勢。臺灣流傳一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么,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臺北被世界認為是“最佳居住城市”的原因之一也是這里有書香滿溢的誠品;臺灣觀光局在香港的電視廣告中,甚至專門加了誠品書店的片斷。可以說,這十多年來,誠品已經成為臺灣文化提升的標準,還一度引起文化界探討“誠品現象”。 溫馨的實木地板、優雅的店內陳設、豐富的中外文圖書與終日繚繞的古典音樂,造就了特殊的“誠品印象”。誠品書店尚可如此,其他實體書店雖不能都像誠品那樣,但也可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實體書店給人的實在感是新媒體閱讀所不能帶來的感受。在誠品晚上11點過后,人反而會越來越多。有人說誠品的經營淡化了書店的傳統本色。但無論如何,誠品恰恰滿足了現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給書店文化賦予新的內容。
再者,現在書籍種類繁多,多讀書讀好書是非常有必要的。網絡書籍雖有目錄提綱,但還是很難通過這些去得知更多內容。而在實體書店,可以隨意翻閱。真心覺著值得購買再買也可以。對讀者來說,這是很大的有待之處。
2.消費群優勢。閱讀的群體包括老中青三代,新媒體閱讀手段并不適合所有的群體。很多人還是喜歡嗅著油墨的清香,翻動紙張的實在之感。傳統書店有著各個年齡層次的消費者,青少年兒童、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隨意在書店看書選書購書。網上書店的消費人群大都是熟悉網絡的年輕人。
3.地域優勢。網上書店大都是零售業務,而實體書店既有零售,也可以批發團購。學校的教科書、學生的參考書都是從傳統書店去購買。從業務量上來說,這是網上書店無法匹敵的。
傳統書店可依托本身優勢,增加網絡銷售的業務。中國的網上書店雖然如火如荼,但銷售量還遠遠不如傳統書店。而在美國,網上書店的銷售額占圖書銷售總量近半。所以,網絡銷售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因此,拓展網絡業務是很有必要的。傳統書店經營模式單一,不利于競爭,但他有自己的員工、店面、倉庫、進貨渠道。利用網絡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其優勢和發展空間是無法想象的。
以網上零售業務為基礎開辟網上團購業務。團購業務銷售量大,市場份額占有率高。開辟網上團購業務是非常好的銷售契機。
1.優化環境。南京先鋒書店是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以“好書總在先鋒書店”的讀書理念,承諾讀者要讓書店在讀者的眼中更多成為一種親情文化、一種品牌體驗、一種文化符號,18年來探索出一條以“學術、文化沙龍、咖啡、藝術畫廊、電影、音樂、創意、生活、時尚”為主題的文化創意品牌書店經營模式,搭建一座可供開放、探討、分享的公共性平臺。南京先鋒書店被南京市民評為十二張文化名片之一,被美國CNN贊為“中國最美的書店”,榮獲"中國2009年度最美的書店獎",附近南京大學的學生親切地稱她為“南大第二圖書館”。 這樣的書店總是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人,愛書之人,不愛書這人。這里都能找到。不少來南京旅行的人都會來尋尋這最美的書店。先鋒成了文化基地的象征。
2.送貨上門。傳統書店可以效仿網絡書店,為凸顯便捷性,可以做送貨上門服務。像先鋒書店,外地的游客如果一次性購買圖書很多不好帶的話,可以在店內收銀處讓店員打包快遞寄到你家。非常的方便。
3.定期舉辦讀書活動、書友見面會、新書發布會等活動。擴大書店的影響力,增加客流量。
由此可見,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書店仍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且可以借助新媒體手段,發揮自身優勢,創造優質的服務、好的讀書環境。改善經營方式,積極拓展業務。使得傳統書店越來越受歡迎。這樣才能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健康有效的持續發展。
[1]王平.網絡書店異軍突起,傳統書店面臨生死存亡? [J].出版廣角,2008(6).
[2]劉蕊,馬玲.網絡時代傳統書店的制勝之道[J].東南傳播,2012(1).
[3]李傲霜,馬海群.新形勢下傳統書店經營方式變革研究[J]. 商業時代,2010(18).
[4]王曉麗,趙旭.傳統書店消費者行為特征分析[J]. 中國商貿,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