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儀 (汕頭大學 515063)
淺析中國品牌設計的發展
李敏儀 (汕頭大學 515063)
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僅僅單純的服務品質、產品、價格上的比較,只有創造一個有獨特性、自我的品牌,才能在當今激烈競爭中贏取一席之地。
品牌設計;企業文化;品牌創新
當今時代,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僅僅單純的服務品質、產品、價格上的比較,這樣的比較競爭并不能使得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環境中贏得競爭優勢。然而品牌文化以它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獨特價值成為企業競爭最有力的競爭武器。近年來,我國企業對于其品牌文化越來越更加重視。然而品牌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本文將就品牌中國化的發展及展望進行討論、分析。試總結出一條屬于中國企業的品牌語言的道路。
所謂品牌,它是立足于企業自身正確定位的基礎之上所產生的,基于正確的品牌下的視覺溝通。它不僅有利于企業能夠把握正確的品牌方向,還能夠讓消費者快速認識和有效的了解到企業的形象,并對其有深刻的記憶。這樣對于企業來說,品牌無疑是一種寶貴的資產,它能夠讓人留下一種深刻的印象,使得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候會產生一種認知。
(一)對品牌的概念認識單一
在中國對品牌認識仍處于一個初級的階段,普遍認為品牌只是一種名稱、標識、符號甚至僅是一個圖形。其目的是借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勞務,并使之同競爭對手區別開來。其實品牌的名字及其標志設計,僅僅是建立品牌的第一步,要成功打造一個卓越品牌,還需要對其進行一系列相關工作,包括調研判斷、規劃定位、推廣及調整,從而讓品牌的忠誠度、知名度得到一個質的提升。在此過程中使得品牌價值得以累積,并堅持品牌的定位,恪守對消費者的承諾,從而使得該品牌深入人心。就如香港潤迅集團高級品牌經理喬遠生認為“承諾就是品牌”又如安盛咨詢(中國)公司策略部經理朱農飛博士認為:“成功品牌建立的基礎是企業業務的長期戰略規劃?!痹偃缟虾=苄艩I銷咨詢公司總經理翁向東認為:“要創造強勢品牌,管家式定位并維護品牌的核心價值。”所以綜合來說,現今的品牌更應著眼于品牌價值的形成,將品牌變成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記,此印記亦都是消費者對品牌消費忠誠度的形成過程,它能夠有效地令消費者對該品牌產品作出更多的購買行為。
(二)生搬硬套的無風格化
在我國,相當大部分的品牌設計僅僅只停留在形式上和概念上的模仿,設計語言缺乏屬于企業的獨特的特色。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采取拿來主義,為了追求數量上的高產出,人們往往選擇抄襲,模仿知名品牌。中國的山寨問題尤其嚴重,中國甚至被認為是制造山寨貨的第一大國。山寨產品為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同時還對商家的利益造成重大的損害。在中國不僅出現山寨產品,近些年來,市場上還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山寨品牌。有個“Nokia”,就可能出來個“Nckia”;有個“清風”,緊接著就有“倩風”;有個“康師傅”,馬上就有個“康帥傅”,而且猛地一看還能以假亂真。中國的品牌并不缺乏,而正正缺乏的是屬于自我的、有別于其他同行競爭者的獨特的品牌。
(三) 品牌形象缺少文化的內涵
在國外,一個知名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歷史沉淀。可是在中國,如果只是專注于推出高質量的產品,而并沒有第一時間引起市場和消費群體的關注,那么該不論該產品有多好的質量,也有可能被市場遺忘,繼而銷聲匿跡。正如著名品牌設計師李永銓所說,現在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來急躁,尤其是中國??蛻敉M芸炷芤姷叫Ч?。有些客戶給了你錢,要想馬上起到作用,十年太長,五年也太慢,在這種心態下,所打造出的品牌怎能不是曇花一現呢?其實品牌是需要時間一點一點的沉淀,任何的品牌是需要歷史的,是需要時間的,不可以一步登天。就如外國的品牌,如蘋果公司,當大家提到蘋果公司,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喬布斯,蘋果這一品牌影響了全世界,改變了人類對移動通訊工具的定位。與此同時,品牌不僅僅是一個符號、一個名字,其更是蘊含著更深的精神文化內容。如可口可樂,其內涵并不單單是這幾個字和符號,它更是體現了美國幾代人所擁有的樂觀向上的精神。在中國,很少品牌能夠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底蘊,具有中國風特色本國品牌。中國的品牌設計更傾向于照搬外國的模式,缺乏自主創新、融合本國精髓的特色風格。
(一)推廣、灌輸品牌的重要性
對于處于經濟轉型的中國來說,品牌的培養尤其重要。品牌的多少及其質量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一個成功企業背后,都會有一個知名的品牌,都會有一種代表性的品牌形象。當下商品市場的競爭往往是產品品牌的競爭。品牌無疑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入場券”。同時,品牌是一種質量的象征,是企業與社會和市場進行信息傳遞的紐帶,是企業占領市場的重要一步,是企業的形象代表,同時也是企業珍貴的無形資產。品牌的識別有利于迅速提升品牌的價值。產品僅僅是品牌識別的主要載體,所以建立世界一流的品牌形象的識別是產品識別的一種升華。
(二)設計者應該關注生活,要從生活中、閱讀中不斷吸取、積累最新的材料,形成獨特的視角
以理論為基礎,以理論引領創新性思維,為創新增加理論依據和支持。品牌設計本來就是源于生活,設計的語言取材于周邊的事物作為元素,采用逆向思維,打破常規思維的定勢,提出全新的見解。同時可以另辟蹊徑,深入開掘。對同一事物,同一問題,人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既是常情,也是常理。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只會惹人反感。尤其是是對于一些常見的問題,更是不可以一味的重復他人說過的話,而是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個人獨到的認識和想法,那怕是一得之愚也是難能可貴,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企業產品品牌的競爭是市場競爭的具體表現,其實質是企業文化的競爭
品牌只是表象,文化才是競爭的本質。因此,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延伸品牌發展就應當充實和豐富品牌中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豐富品牌中的文化內涵的建立,促進企業文化的延伸和發展。賦予品牌更多的企業文化內涵,充實品牌的文化底蘊,應是一個企業在品牌培育中要堅持的一個思想理念。建立一套獨特的品牌文化體制,深化對品牌文化理念的構建,豐富品牌文化的體制的理論依據。只有這樣,品牌才能更為人所接受和印象深刻。
我國領導人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打造經濟強國,文化大國,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但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經過歷史的磨練、時間的沉淀,只有持之以恒對品牌的堅持、完善,才能使中國成為一個品牌大國,才能使中國的品牌走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