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伊慧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 210009)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名揚海外,許多影視作品就是改編自《西游記》。吳承恩在書中刻畫了一個迂腐頑固的大唐“圣僧”,書中的唐僧光有一片取經熱忱,除了念佛誦經卻手無縛雞之力,沒有三位徒弟恐怕早已成為妖魔盤中美餐;除此之外還十分昏庸糊涂、黑白不分、輕信妖魔,屢次將自己置身在非常兇險的境地。
這樣的“唐僧”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歷史上的“唐僧”,即玄奘法師怎會如此不堪。玄奘法師不僅僅是一位佛教徒,也是東方一流的學者,他翻譯的佛經精準到位、辭藻優美,他準確的記錄著取經途中一百三十八國的見聞。一千三百年后的考古挖掘證實玄奘法師的記載準確無誤。印度歷史學家Al i這么評價玄奘法師:“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用“文化英雄”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玄奘法師成為“英雄”是必然的,他具備成為“英雄”的條件,他的取經之路,也是他成為英雄的必經成長之路。
促使玄奘法師走上西行取經之路的誘因之一是因為當時的經綸是譯本不是原本,由于翻譯當中的誤差,使得經綸本身就有錯誤,正因為這個原因,玄奘法師才決定西去印度學習經綸原本。托因比教授曾經用兩個詞來描述英雄可望突破局限前的騷動與不安——“脫離”和“變形”,這種不安使英雄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并使創造過程得以繼續下去。玄奘法師渴望突破局限的渴望使他脫離宏觀世界,進入微觀世界的探索中去。其二,當權者的阻撓。玄奘法師西行之前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僧侶聯名向朝廷上書請求西去,然而當權者不許,其他人都放棄了,只有法師繼續堅持。《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記載:“……于是結侶陳表,有詔不許。諸人咸退,唯法師不屈。”當權者的阻撓便是玄奘法師脫離宏觀世界的阻礙。然而坎貝爾說過:“英雄是能夠成功的戰勝自己和當地的歷史局限性、從而成為一般能產生效果的,具有常人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沒有來自當權者的反對,玄奘法師就無法沖破現實的局限性,獨自走上西行之路。
法師作為“文化英雄”的內在條件,坎貝爾進行過說明:“單一神話中的綜合英雄是個具有特殊天賦的人物。他經常為他的社會所尊敬,也經常不為他的社會所承認,或受到鄙棄。”很明顯,玄奘法師是一個受到社會尊敬的人。他有著與生俱來的特殊天賦:
1.人品出眾,聰慧超群——玄奘法師的先天優勢
法師幼年就具有極高的悟性和天分。八歲時,父親坐在案幾旁向他講解《孝敬》,講到曾子避席一節時,法師整理好衣服,離座恭敬的站在一邊。父親問他原因,他回答道:“曾子接受老師的教導時要離開座位,如今我接受父親的教導,又怎么能坦然安坐呢?”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法師早慧,悟性極高,又懂得舉一反三,這位日后他在佛教中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法師的聰慧很早就得到當時社會的認可。當時在長安有法常、僧辯兩位高僧,精通佛教三學,是法門的宗師巨匠,法師在長安追隨兩位高僧學習佛法,兩位高僧對法師贊賞有加:“汝可謂釋門千里之駒,其在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見也。”兩位大師對法師的欣賞肯定使得眾多學者對法師刮目相看,法師名滿長安。
2.甚有定力,過目不忘——玄奘法師的后天努力
玄奘法師從小就有學者的風范,通讀經典,不是正經的書不看,不是圣人的行為不學,不和別的頑童廝混在一起,不去喧嘩吵鬧的地方,即使大街上鑼鼓震天,百姓嬉笑吵鬧,他也充耳不聞,專心研讀經綸佛法。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定力,可以看出法師是一個意志堅定,內心強大的人,也正是這樣的人,才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西行取經的任務。
法師還有一個異于常人的天賦——過目不忘。《發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記載:“……一聞將盡,再覽之后,無復所遺。眾咸驚異,乃令升座復述,抑揚剖暢,備盡師宗。”當時法師只有十三歲。這樣的天才放在21世紀的現在,也是讓人震驚和尊敬的。
3.清華朗潤,普濟天下——玄奘法師的社會助力
根據史書記載,玄奘法師“形長七尺,身赤白色,眉目疏朗,端嚴若神,美麗如畫。”唐太宗對他的評價是:“松風明月,未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玄奘法師在外貌上是非常出眾的,吳承恩在《西游記》中也把唐僧描述成一個唇紅齒白的美男子。
法師從小醉心佛門,法師幼年時,朝廷下令剃度14名學業優秀的僧侶,法師因為年齡太小沒有入選。當時被委任主持本次剃度遴選的大理卿鄭善果慧眼識英雄,問法師為何出家。法師如此回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鄭善果對法師的回答非常滿意,破格錄取了法師。這其中,鄭善果扮演了英雄的“向導”這個角色。坎貝爾說過:“無論是夢還是神話,在冒險活動中作為向導而突然出現的人物都具有難以抗拒的魅力,這種人物標志著生活史中的一個新時期、新階段。”幼年的玄奘法師在他的帶領下,走向了成為英雄的一個新的階段。
玄奘法師具有成為英雄之前的一切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這些條件也成為一種對英雄的召喚,召喚玄奘法師跳出宏觀的世俗世界,在微觀的精神世界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和作用,在未知的神奇領域通過神秘的冒險,最終帶著造福人類的力量重新回歸。
[1]玄奘.《大唐西域記》重慶出版社,2008.9.
[2]約瑟夫·坎貝爾《千面英雄》.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4.
[3]《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鳳凰出版社,2011.5.
[4]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