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乾 (天津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 副教授 300000)
在各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發現,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不能單純的依靠市場主導,也要發揮政府引導和扶持的作用。縱觀天津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雖然已具有一定的規模性,但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健全的政策體系不僅可以使天津的文化創意產業達到新的高度,更可以使天津的文化產業更好地與世界接軌。
天津市關于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所出臺的政策數量較少,國家、地市、園區三個層面針對文化創意產業貿易、投融資、優惠、園區振興等方面雖然都有相關政策,但相對不太集中。國家層面上,天津主要為落實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文化部出臺的《倍增計劃》等政策,通過解讀國家的政策,出臺了相應的落實方法。例如:《關于貫徹落實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意見的通知》和《天津市創意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通知和規劃旨在加大天津在國際文化市場中的競爭力度,用五到八年的時間培養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基地,打造一批具特色的文化貿易重點項目和搭建文化貿易平臺,培育一批文化專業的人才,以推動我市文化貿易發展水平走入國際前列。
地市層面上相關政策有《關于鼓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獎勵方法》《天津市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關于推進濱海新區文化體制改革的意見》等政策。其中,最具有顯著特點的是《關于鼓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獎勵方法》。這項政策主要由中共濱海新區漢沽工委、濱海新區漢沽管理委員會出臺。目的是為推動漢沽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該政策明確的規定了政策的適用范圍,詳細解釋了鼓勵方案,獎勵標準、方法以及額度,扶持力度大,針對性強。是天津文化創意產業地市政策的范本。
除此之外,天津市還針對某些園區發布了入園優惠,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園區發展。
天津在《創意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政策中,將產業重點分為四大行業,將使天津成為北方創意之都作為目標,基本上有了較為明確的文化創意產業戰略方向上的規劃。但是縱觀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頒布,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的階段性發展不明確,每年對產業,行業的發展策略沒有明確的政策文件出臺,政策集中性較差,脈絡模糊。相比較,北京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達城市,非常注重階段性發展,政策出臺較為集中,層次較強。2006年,北京出臺一系列指導層面的文件,在產業發展初期訂立戰略規劃以及產業界定;2007年,北京注重實際操作方向,將政策落實到園區;近幾年,北京對保護知識產權政策力度較大。天津的文化創意產業現在還處于產業初級階段,并沒有多少可以落實到園區的政策,需要明晰的政策導向才可能繼續發展。
首先,天津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作用和產業界定等宏觀問題不夠清晰。其次,天津市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發布大多數都缺乏政策目標和具體措施,其主要問題體現在政策制定過于框架化。除針對濱海新區的一部分政策,如漢沽地區出臺的《關于鼓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獎勵方法》中以漢沽地區新注冊的園區為主,詳細的描述了企業獎勵措施和額度等具體措施外,天津在政策文本中很多政策都缺乏嚴謹性,如增大稅收優惠或者人才引進給予資金補貼,沒有明確指出加大稅收優惠針對的是哪種企業,哪種園區,人才引進給予補貼的等級標準如何制定,補貼金額是多少等。這種政策會使政策文本空泛,缺少細節描述,沒有實質性內容,削弱了政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遠觀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以英國為例:英國就該產業成立了專門負責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導組織——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并下設“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以系統化、專業化的管理模式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管理。它并不受政府機關的干涉,獨立存在。并且有其專門的職能。該小組參與政策的制定,擁有自己的專項資金,并且獨立的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企業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使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層內部具有更高的協調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近觀亞洲國家以日本為例:日本于1990年成立的文化政策促進會議,是由權威的專家組成的專門向政府提交文化政策成果的機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專業性。管理天津文化創意產業的組織有天津市現代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該組織主要管理天津市服務業發展狀況,對文化創意產業只是兼顧其發展狀況,對產業的推動和管理沒有明確職責。沒有專門的組織管理天津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自然就對天津的產業起不了促進作用,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沒有專業的建議,做不到統一協調,統一管理。
天津市政府將一部分政策直接下達到各園區或園區企業內,針對園區出臺一些優惠鼓勵政策。但根據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在天津十幾家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范圍內,園區的規模越大,獲得的優惠政策就越多。扶持力度最大的是濱海新區一些本身規模已達到一定程度的產業園區,政府給予這些園區很多特批政策。例如:國家動漫產業園《人才引進落戶政策》中對研發人員的鼓勵力度是天津市范圍內最高的補助力度。第二類獲得政策支持較多的是天津市內一些專業化程度較高,發展較平穩的園區。以凌奧創意產業園為例:西青區政府于2013年出臺的《關于入駐凌奧創意產業園可享受的優惠政策》中對最高性質的科研實驗室的一次性補助達到200萬元。剩下的第三四類園區規模較小,發展速度較慢。政府對這類園區投資力度小,補助資金少,大多關于貸款和補助方面的內容都以園區自發性補助為主。如青年創業園的園區服務平臺之一——天津青年創業園招商辦公室免費為企業進行貸款咨詢。實際上就是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創業貸款。天津這種不均勻的政策分布模式導致園區資金流動受阻,優秀的小規模園區發展不起來,園區兩極化嚴重。相比較而言深圳在發展中對小園區做了很多的工作。如針對中小企業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政策問題方面,深圳于2004年制定了《深圳市民營及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法》,還有很多關于中小企業改制上市,為中小企業設立專項資金等做法。
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不僅沒有與海外接軌,沒有貿易出口部分的經濟收入,在天津市本市內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企業也缺乏交流。成熟的產業需要與外界交流才可以增強其競爭力,形成新的產業鏈條。在進行文化創意對外交流傳播方面可作為典范的是美國。美國的版權產業在美國的gdp比重中已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而版權產業的經濟效益主要通過對各國進行版權出口,維護美國文化版權在各國的合法性為來源。美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把文化作為一種對外擴張的手段,以謀求國家利益。通過一系列的對外貿易政策進行文化傳播,通過公益建設在其他州設立圖書館,藝術館以及學校。使許多學生,教師,學者收益,也將美國的版權文化傳播到世界
國外大多文化創意產業都十分注重對人才資源的引進,以韓國為例:韓國政府非常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高智人才培養。每年投入五十多億韓元,培育人才。而在美國,創意型人才占到總就業人數的12%。天津目前創意型人才總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勻,專業程度還不高。政府在對天津市人才引進方面的優惠政策上,層次不夠清晰,對引進人才資源方面資金投入力度不夠,不夠重視對人才的引入。在天津市的政策文本里,大多數只提到了園區對人才引入,但是很少有完整的人才引入措施,例如在人才住房、子女上學、落戶方面都沒有政策文本,使人才引入政策完全架空,得不到實施。在人才培養方面,天津市給予的關注力度和扶持力度很小,沒有大量的出臺人才發現計劃或者與高校聯合培養計劃等。沒有政策的引導和落實,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無法引進和培養人才,也沒有高智和專業的支持,更沒有“名牌”效應,使園區發展受阻。
天津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的資金來源,大多來自政府。其他包括企業或者個人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占極小的一部分。但是政府資金總額是有限的,要想籌集資金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要通過別的融資方式得到資金。以韓國為例:韓國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投入預算占文化產業總預算30%以上。但是韓國通過政策出臺,鼓勵企業或者個人投資,對投資者給予優惠政策例如免稅,鼓勵多方面投資。并設立專項基金向文化創意產業進行投資,建立完善的資金體系。
由上可見,天津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出臺問題較多,在各個層面和方向上都需要大力的調整和改進,下面針對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發展建議。
天津市應設立專門指導文化創意發展的組織,用來全面協調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例如北京市的創意產業領導小組,上海市的文化創意產業推進小組。應在小組下設具體進行行業協調和管理的相關部門,來統一協調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如天津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后,自然會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變的專業化,這時應該重新制定政策導向,明確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產業重點和中長期規劃,來更好的引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天津市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存在重視少、理會少的態度,這樣就導致政策扶持力度小,導向性差,企業和園區收益難的狀況。這樣使現在天津市大部分園區都呈自由發展并逐漸退化的“浮冰”狀態。政策的制定應該要考慮到整個產業的現狀和每個行業的實際情況。發布與園區的相關政策時,應該先對園區的現狀進行分析,才能寫出具體的措施。應該使每一個政策都具有能解決針對問題的作用。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其他省市學習,例如深圳。深圳的政策文本都是以一個政策解決一個問題呈現的,例如深圳關于對園區企業的認定和考核管理方法可以細化到兩個政策的發布,其一是《深圳市重點文化企業認定和考核管理暫行法》,隨后又出臺《深圳市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認定管理方法》,做到了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天津也應先將政策細化,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應出臺大量稅收優惠,入駐優惠等優惠政策。
專項資金是專門設立用來投入基礎環境建設和鼓勵產業發展的政府投入資金。政府通過專項資金對重點創意產品和項目予以支持。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可以更好的鼓勵產業發展,但不能只通過這這種途徑加大資金支持。所以要建立完善的投融資體系。要通過向企業和個人施以政策上的優惠和政府與民間合作促進對產業的投入。以日本的投融資體系為例:日本支持非文化企業和境外資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入,以及政府與民間合作成立基金,以投融資和參與經營等多種形式支持小企業的經營。為此,政府成立了企業藝術文化后援會。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的趨勢應是,政府投資比例逐年減少,而隨著民間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關注越來越高,民間資本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上占有比重越來越高。
深圳市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初期就已經將“文化立市”作為城市文化品牌。而天津作為城市文化資源豐富的老文化城市,也應該將規劃中的“打造北方創意之都”作為一張文化方面的城市名片。針對這張名片大力對外宣傳,使天津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大眾知悉的品牌。同時,政府要加強針對天津文化創意產業對外交流,貿易出口等相關政策的出臺。要讓天津的文化創意產業與世界接軌,進而成為影響其他國家文化的創意產品。
天津文化創意產業在引導創業企業入駐園區時,沒有專門的服務組織或平臺向企業或個人提供咨詢服務。導致大多數文化創意中小企業在入住時,不能完全了解解園區內狀況或相關優惠政策。所以在引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時,不僅要依靠政府政策和市場,也要建立服務性質的中介組織。上海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就使第三方力量——中介組織介入文化創意產業中。上海通過建立中介服務平臺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目前,上海已經建立了包括信息服務、展示交易、國際交流、教育培訓、研發設計等多個服務平臺。未來在天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不僅要在文化創意產業外圍介入中介服務平臺,也要完善園區內服務平臺,爭取在信息服務、貸款、教育、研發等多個方面,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對企業進行鼓勵扶持。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以創意創新為本質的產業,對于人才的智力資本要求非常高。人才資源已經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中需求最大的資源之一。所以天津市在文化創意產業上一定要加大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力度,并且主動的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資源。應鼓勵產業與高校聯合,做到“產業內容進高校,高校人才進企業”的連鎖反應,也要與國外優秀教育資源聯合,引進和輸出創意型人才。最后應設立創意人才交流基地,使創意型人才能經常交流切磋,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天津濱海新區擁有國家動漫產業園,國家數字出版中心等研發能力強,科技程度高的創意產業園。如果天津市政府可以出臺政策指導跨區域合作,使濱海新區的高新技術園區企業與市內較小園區內的企業合作,不僅可以帶動中小園區的發展,還可以發生連鎖反應,使局部影響全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向新媒體、高科技化發展,也為大型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走向,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雖然處于初級階段,但依然有一批能人志士不斷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做出推動作用。“十三五”的大幕即將拉開,天津市政府一定要從戰略規劃開始,最大限度發揮政府職能,為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到真確的政策導向。這樣才能使天津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有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力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