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
隨著孩子的呱呱墜地,女人就有了一個幸福的稱謂,那就是“媽媽”。新手媽咪初為人母,分娩過后身體會比較虛弱,一方面要逐步補償懷孕、分娩時所消耗的營養素儲備,促進各器官、系統功能的恢復。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為哺乳儲備充足的營養素。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到底應該怎么吃才是營養又健康的呢?
新手媽媽飲食原則
1.食物多樣,食不過量。
單一的飲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影響新手媽媽的身體健康和乳汁的質與量,因此要保證食物多樣化,每天至少吃1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另外,要注意食不過量,尤其是在“月子”里,媽媽本身活動量就小,如果過量進食,就會造成能量過剩,引起肥胖,同時也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
2.適當補充鐵、鈣和蛋白質。
新手媽媽生產后,尤其是在第一個月的時候,要注意補鐵、鈣和蛋白質,這不僅可以幫助母親恢復身體,同時可以保證奶水的質量。
媽媽骨骼中的鈣將被動用來維持乳汁的鈣含量,為了保證乳汁的含鈣量和母親的鈣平衡,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補充鈣,建議每天保證飲用牛奶500毫升,同時注意攝入連骨帶殼的小魚、小蝦、大豆及其制品,以及深綠色蔬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3.保證蔬菜和水果的攝入。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果膠、有機酸等成分,可以增進食欲、增加腸胃蠕動,能夠防止便秘,促進乳汁分泌,是新手媽媽必不可少的食物。產婦分娩過后,腹部肌肉松弛,加上活動較少,本就容易發生便秘,如果再禁食水果和蔬菜,不僅會增加便秘、痔瘡等的發生幾率,還會造成乳汁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降低,從而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如果對產婦吃生冷食物有顧慮,可以吃煮熟的蔬菜。蔬菜中的鈣、鎂、鉀等成分不怕熱,即便略煮軟些,對提供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還是很有幫助的。
4.保證攝入充足的微量元素。
媽媽的食物中如果缺乏維生素,那么乳汁的含量則會相應下降。維生素B1嚴重缺乏的時候,嬰兒甚至可能因為“嬰兒腳氣病”而猝死。因此,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如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等的補充。建議新手媽媽要多吃點粗糧、豆類和薯類,保證奶類、蛋類和綠葉菜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才能讓寶寶健康,自己快速恢復。
5.少吃加工食品。
對于新手媽媽來講,調味料如蔥、姜、蒜、花椒等要少于一般人的用量,鹽也少放為宜,油也不要過量,如果身體不是過分虛弱,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脂肪的。另外,新手媽媽不要喝茶、咖啡,少吃加工食品,盡量選擇新鮮原料,在家做飯做菜,減少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劑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對于新手媽媽而言,由于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口味偏好、烹調習慣等不盡相同,我們不可能拿出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食譜,但是希望根據這一時期女性的特殊營養需求,設計出基本的飲食原則,各位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