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信
羊奶雖然是一種古老的食品,但要真正在大眾的餐桌上得到普及,卻又稱得上是一件新事物。近年來,緣于對羊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的再認識,人們傳統的消費觀念和習慣正在發生改變,羊奶及其制品悄然走進了大眾的消費視野,并漸漸流行開來。
為了爭奪市場,一些商家以羊奶比牛奶“更加營養、更加綠色”為賣點,大力宣傳羊奶的好處,一時弄得消費者滿頭霧水,選購時莫衷一是。對此,專家提醒消費者,要正確認識羊奶與牛奶的營養特點與保健功效,理性選用乳制品。
營養價值無本質區別,
營養物質含量各具優勢。
如今,在市場上經常可以聽到“羊奶比牛奶營養價值高”的說法。那么,這個認識靠譜嗎?
長期以來,羊奶以其營養價值高、易消化吸收、有一定醫療價值等眾多優點被國內外營養專家所推崇。目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已將羊奶作為保健營養佳品,大力推廣飲用。但就其營養價值簡單地與牛奶作比較,說誰更有營養,并不科學。
專家指出,單從動物奶類的營養價值來看,羊奶與牛奶并沒有本質區別,它們都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市面上之所以牛奶多、羊奶少,主要是因為牛奶的產量高,羊奶的產量相對較少。另外,受傳統消費觀念和習慣的影響,加之對它的營養價值不夠了解,導致日常喝羊奶的人沒有喝牛奶的人多。
羊奶比牛奶更接近母乳,
更易被消化吸收嗎?
研究證實,羊奶較牛奶含有更多的α-乳清蛋白,較少的酪蛋白,其蛋白質在胃中形成的凝塊細而軟,更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羊奶的脂肪結構中碳鏈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且有良好的乳化狀態,脂肪球的顆粒細小而分散(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容易吸收,對于胃腸較弱、體質較差的嬰幼兒更為適宜。
同時,羊奶中還含有和人乳一樣的活性因子——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可幫助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皮黏膜細胞修復,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所以,經常飲用羊奶對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但由于羊奶中的游離脂肪酸含量較高,帶有一股膻味,這也是導致喝羊奶的人較少的原因之一。
羊奶能減少蛋白質引起的過敏嗎?
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質如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是目前公認的過敏原。在正常情況下,這兩種蛋白質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如果消化能力不足,這兩種蛋白質以未被消化的形式進入人體,就會引起過敏反應。一般而言,嬰兒0~6個月是最敏感的時期,兩歲以后,隨著消化能力的提高和免疫功能的增強,大部分的兒童不再對牛奶過敏。
經過科學家多年研究,人們發現牛奶中α-S1酪蛋白含量占總蛋白的43%,而山羊奶只占1%~3%;其次,山羊奶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比牛奶低,且其氨基酸的排列順序與牛奶不一樣,較牛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從理論上講,羊奶可以緩解過敏癥。
但也有專家表示,對于羊奶是否不易導致嬰兒蛋白質過敏這一問題,科學界目前尚無定論。歐洲食品安全局發布的針對羊奶蛋白作為嬰兒配方奶粉蛋白質來源的評估報告中也認為,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羊奶粉比牛奶粉更不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建議對牛奶蛋白質過敏的嬰兒,最好換用專門的深度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