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逆向物流的實施在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通過逆向物流對產品的回收,不但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減少進入產品生命周期循環的資源總量,減輕了社會承擔的環保負擔,人類居住的環境也會因此而得到有效的改善。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以起到加深政府和企業對逆向物流的理解,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以及制造、流通企業對逆向物流的重視程度,增加企業的社會效益,較少社會成本,尤其是希望通過逆向物流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模型的建立,能為遼寧省逆向物流項目優化提供建議。
關鍵詞:逆向物流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模型項目優化
一、概況
由于逆向物流項目的重要程度,同事項目的實施在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因此,逆向物流項目社會經濟影響評價逐漸受到政府、投資者以及科研機構的重視,通過回收逆向物流對產品,在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利用率的同時,也減少生產產品的資源消耗總量,減輕了社會負擔和環保負擔。
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以使得政府和物流企業對逆向物流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整個社會的環保意識,可以使得制造、流通企業對逆向物流的重視程度,增加企業的社會效益,較少社會成本。同時,逆向物流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可以通過相關模型對逆向物流進行相對應的社會經濟影響評價,分析其優劣,找到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為遼寧省逆向物流項目優化提供建議。
具體的逆向物流系統流程圖見圖1所示。圖1逆向物流流程圖
二、需求分析
逆向物流項目將逆行物流與正向物流相結合,在結構上更具復雜性,無論從理論的探討還是實際的運作都相對的困難一些。目前,世界范圍內逆向物流項目評價研究正逐步從技術試驗研究轉向開發實施階段,成為物流系統投資的主流方向。這就使得逆向物流項目的全面評價開始受到政府有關部門、投資者和研究開發機構的普遍重視。現在已有一些逆向物流項目評價方面的文獻公開發表。在美國和歐洲,研究機構提出的逆向物流企業項目目標包括:逆向物流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用戶可接受性、經濟、安全、環境和項目與政府政策的一致性。但能夠接觸到的文獻中,一般涉及技術可行性、用戶可接受性、和安全方面的目標較多,而涉及逆向物流項目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的則較少。在些涉及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文獻中,設計的評價框架和指標體系主要采用是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有些文獻也論述了成本效果分析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的應用。在逆向物流項目成本效益分析中,往往定量計算項目內部節省的效益,而全社會綜合能耗方面的影響,由于難以用貨幣測度,則只進行定性描述。美國和歐洲逆向物流企業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的一些文獻提出了多種逆向物流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和指導方針,試圖識別先進技術應用的附加效益,但都沒有具體給出指標的測度方法。其原因是逆向物流項目有些效益是無形效益,難以測度。正如A.L.Bristow在((Transport Reviews))上撰文綜述了物流項目評價文獻之后所指出的,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評價模型和方法像傳統運輸基礎設施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程序那樣精細,還沒有一套完整的通用的評價模型和方法可用于逆向物流項目的測度、評價和比較。我國也極少見到逆向物流項目社會評價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公開的文獻上發表。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生產和流通企業的結構調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使物流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近幾年物流企業尤其是逆向物流企業在我國逐步發展起來。對遼寧省逆向物流企業進行分析和評價,建立套完善的績效評價指標,形成種激勵和約束機制,以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逆向物流企業只有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來評價企業的經營績效,才能準確了解自身的狀況,尋找出自身存在的優態劣勢,促進企業建立有效的經營管理機制,真正提高企業競爭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所以,對當前逆向物流企業經營績效進行探索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對逆向物流企業績效的全面評價已日益受到政府、投資者和研究開發機構的普遍重視。由于逆向物流企業涉及財務、運輸和倉儲等方方面面,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實質上是一個廣泛綜合各種影響因素下的多目標評價決策問題。
當前關于多目標評價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層次分析法(AHP)、數據包絡分析(DEA)以及加權主成分方法。本次課題研究針對DEA和加權主成分評價的相對性進行分析,結合AHP方法,實現均一評價與非均一評價、指標相關性與非相關性評價綜合集成研究,并進行數理機理分析與遼寧省逆向物流項目應用實例研究。
三、研究內容
(一)識別逆向物流項目產生的社會經濟影響因素,建立評價準則和指標體系。
1.根據逆向物流產品的目標——保障安全、降低能耗、改善環境、節約能源,運用TN法分析、提取各類逆向物流網絡產品產生的影響;
2.對識別的影響按分目標進行分類、分層,建立指標體系;
3.運用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ail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等方法,分析指標的相互關系,優化排序,確定重要度,形成遼寧省逆向物流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準則和指標體系。
(二)研究各項指標的測度模型和方法。
1.對可用貨幣計量的指標盡可能進行貨幣化計量;
2.對可量化但不能貨幣化的指標研究適當的效果測度模型和方法,例如降低能耗利用全社會資源節約來度量效益;
3.對難以量化的指標,例如用戶滿意度等,通過問卷調查,采用ISM等方法對其進行量化處理,在綜合評價中不遺漏重要的定性因素。
(三)方法論研究,建立適用于不同類型逆向物流網絡社會經濟影響測度和綜合評價框架。1.研究并集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層次分析(AHP)、數據包絡分析(DEA)和加權主成分評價模型;
2.針對這些評價模型各自優缺點,進行均一評價與非均一評價的集成研究,針對DEAgl3加權主成分評價的相對性進行數理機理分析與逆向物流項目應用實例研究;
3.評價分析程序研究,形成有廣泛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評價分析程序。
(四)進行各類遼寧省逆向物流項目評價案例研究,完善所發展的指標體系、測度模型、評價方法和程序。
四、研究方法
(一)文獻檢索、查閱和收集資料。利用互連網等手段檢索、查閱國內外有關逆向物流研究開發及其社會經濟影響研究的統計數據,文章和科研成果。
(二)逆向物流典型企業及產品調查,國內外逆向物流產品的實施試驗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用戶可接受性、經濟、安全、環境和項目與政府政策的致性調查。對有關項目影響進行必要的分析研究。
(三)對調查難以獲得的數據和參數利用模擬軟件進行計算機模擬研究,對調查和試驗數據進行驗證。
(四)數據處理,指標分析、提取,建立指標體系和評價準則。
(五)指標的測度模型和方法研究。不能用貨幣計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的測度和量化方法模型研究。
(六)評價模型方法、程序研究,形成評價分析程序。
(七)案例研究,驗證、修改完善所發展的指標體系、測度模型、評價方法和程序,必要時進行補充調查、試驗和計算機模擬研究。
(八)研究成果整理。
五、結束語
2005年遼寧省被列為第一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省,2008年遼寧省沈陽市再生資源產業基地被列為第一個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其涉及領域為逆向物流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同時,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瞄準逆向物流再制造市場。各主管部門和代表性行業如汽車零部件業、家電業等機電產品制造業積極關注逆向物流項目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的相關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前景。但評價方法以及評價體系是一種新的嘗試,所以在建立指標體系的時候勢必存在不足,因此還需應用其它方法來進行指標體系的完善,以促進遼寧省逆向物流項目社會經濟影響評價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化,遼寧省逆向物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J],中國集體經濟,2012(7)
[2]馮忠拴,經濟預測與決策[D],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1998(10)
[3]趙會軍,汪斌,逆向物流,中國物流與采購[J],2003-18
[4]李化,基于DEA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評價[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10-4
[5]陳春霞,選擇第三方逆向物流企業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6)
[6]岳輝,第三方逆向物流決策研究[J],物流技術,2004(6)
[7]朱道立等,逆向物流系統和技術[J],復旦學報,2003,5(42)
[8]達慶利,黃祖慶,張欽,逆向物流系統結構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中國管理科學,2004,12(1)
[9]楊印生,經濟系統定量分析方法[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