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跳廣場舞對于老年朋友來說,不僅是鍛煉的方式之一,還可廣交朋友,消除孤獨感。因此,廣場舞很受老年朋友的歡迎。然而,中老年朋友要注意了,廣場舞也有“雷區”,如果不謹慎,很可能觸“雷”。
那么,跳廣場舞要如何避開“雷”區呢?簡單地說,可以概括為“三意識”和“三選擇”。
三意識
“三意識”即血壓意識、節奏意識、時間意識,主要是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種提醒。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朋友的常見病、多發病。而廣場舞是種有氧運動,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癥狀,所以不少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想通過跳廣場舞增強體質,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千萬要注意量力而行。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朋友最好不要跳廣場舞,因為此類患者心肺功能減弱,血管彈性下降、血流阻力升高,劇烈的運動會加重心臟負擔,造成供氧不足,會導致心率和血壓驟升,跳舞就很容易踩“雷”發生不測。
心腦血管疾病不是非常嚴重、經醫師鑒定可以跳廣場舞的明友,是可以適當去跳舞的,但前提是要有血壓意識、節奏意識和時間意識,因為這些朋友雖說老年性疾病不是很嚴重,但畢竟有病在身,而且病情隨時有可能變化,如果不慎,仍有可能踏入“雷區”。
血壓意識 心腦血管疾病是種比較容易波動的疾病,血壓也是非常容易發生變化的。因此,即使是血壓不是很高、心腦血管疾病不很嚴重的朋友,跳舞前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壓狀況,如果血壓較高,就不要去跳廣場舞了。此外,舞蹈會給人帶來愉快感,跳舞前心情非常好,即使出現了身體不適也很容易被興奮所掩蓋,因此千萬不能單憑感覺去跳廣場舞。已有數據表明,跳舞前不測血壓,發生腦血管意外的幾率會提高。因此,建議中老年朋友跳舞前最好測量一下血壓和脈搏,高血壓患者尤其應該注意。
節奏意識 老年朋友應該選擇節拍小于100步/分鐘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現代舞、扇子舞等中低等強度的舞蹈。在跳舞過程中,還要監控脈搏,脈搏最好控制在100~120次/分鐘,切不可超過130次/分鐘。激烈的舞蹈不適合老年人,像迪斯科就千萬不要跳。對于Ⅰ級高血壓者(收縮壓在149~159之間,舒張壓在90~99之間),最好選擇跳節拍在60~70步/分鐘的狐步舞、慢三慢四等緩和的舞蹈。一旦血壓“升級”到Ⅱ(收縮壓高于160,舒張壓高于100以上)、Ⅲ級,就絕對不要跳舞了。
時間意識 即使是血壓處于正常范圍內(即收縮壓低于140,舒張壓低于90),在跳舞時也要把握節奏,在時間上要有個度,因為畢竟年齡不饒人。所以,任何2小時以上的舞蹈,也是老年朋友不能踩的“雷區”。
三選擇
“三選擇”即時間選擇、程度選擇和穿著選擇,是對所有熱衷跳廣場舞的中老年朋友的建議。
時間選擇 有些中老年人為了跳廣場舞,一大早就起床,連早飯都不吃;還有些人,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殊不知,“聞雞起舞”要不得,“挑燈夜戰”也不行。早上空腹跳廣場舞,可能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嚴重者甚至會昏厥。因此,建議早上等太陽出來、溫度相對較高了再運動為佳。晚上,有的老人跳舞到很晚才休息,這樣很容易擾亂自身正常的生物鐘,影響睡眠,日久還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無論是吃完早飯還是吃完晚飯,都起碼要“養胃”一個小時之后再去跳舞為宜。如果吃完飯后馬上跳舞,會影響腸胃系統的健康,晚飯后馬上運動也容易出現意外。
程度選擇 老年人運動系統肌肉萎縮,韌帶彈性下降,關節活動不靈,因此應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頸、轉腰、轉髖、下腰等動作,且動作幅度不宜太大,以防跌倒,發生關節、肌肉損傷,甚至骨折。跳舞之前要先做5~10分鐘簡單的拉伸肌肉和韌帶的準備活動。在做準備動作時,牽拉強度不宜過大,頭部不能低于心臟的高度。跳舞應遵循先慢后快原則,跳15分鐘應休息幾分鐘,總時間控制在60分鐘左右,以微微出汗為宜。跳舞中若出現頭暈、頭部發緊、胸悶等癥狀,應立即停止跳舞。有些老人一跳就停不下來,他們認為跳得大汗淋漓才能起到健身作用,才能減肥、降脂、降糖。其實這是錯誤的,如果跳舞之后大汗淋漓,不僅容易引起感冒,還會使血容量減少,血液變得黏稠,有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穿著選擇 跳廣場舞時,有些中老年人會穿著硬底鞋、拖鞋,還有些人穿著緊身褲,這都不利于健康。廣場舞雖然不像專業的舞蹈那樣,但也是全身運動,腿腳活動的頻率也很高。因此,鞋子一定要舒適,穿軟底防滑鞋最合適,以免摔倒;合適的運動鞋還能緩沖跳舞時產生的沖擊力,可對心臟、大腦起到保護作用。穿拖鞋有摔倒的危險,穿硬底鞋沒有緩沖的作用,可能會損傷腿腳,最好別穿。此外,跳舞熱身后,可以減衣服,但跳完后要立即穿衣服,以防感冒并引發其他疾病。
適合跳廣場舞的中老年朋友,如果您能做到“三意識”“三選擇”,就可以輕盈地跳過“雷區”,愉快地在廣場上享受晚年的幸福。 ? ? (摘自《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