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毅
(國網廣元供電公司,四川 廣元 628000)
淺析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運行思路
李 毅
(國網廣元供電公司,四川 廣元 628000)
摘 要:建設新型的智能變電站,對新穎的技術管理系統要求較高,提升繼電保護系統工作效率,將為整體的電力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智能變電站的正常運轉離不開相關智能電子設備的支持,而智能電子設備的運行狀態和調度管理需加以注意,這是在常規變電站基礎中增加的新型設備,對其管理需采用相關管理技術,不能以一個標準進行管理。結合當前電網發展趨勢,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將會得到廣泛應用,其功能亦能得到拓展。本文針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運行,簡要介紹了智能變電站,給出與其相關的實際繼電保護系統結構圖,對繼電保護系統正常運轉及操作方法、存在的隱患及處理方式和運行維護方式作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運行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在變電站二次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運用積累的設計、檢驗以及運行等方面的經驗,逐漸形成相應的規程與標準,以確保電網能夠正常運轉。隨著我國在智能變電站領域持續關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繼電保護系統的研發與進一步發展,建立健全相關的技術管理系統,以便促進我國整個電力系統提高運行水平。深入研究智能變電站功能及技術要求,在繼電保護系統運行技術上需區分變電站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研究。

圖 1 實際繼電保護系統方案圖
一、智能變電站概述
智能變電站采用先進的智能設備,打造數字化信息平臺,以IEC61850標準與通信規范為技術理論基礎,實現變電站內部信息共享以及內部設備互相配合,具備自動信息搜集、處理以及監測等功能,可實時控制、調節電網情況的新型變電站。智能變電站在整個電網系統處于關鍵地位,有利于電能有效分配,因而電力企業重視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發展狀況,改善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環境,為繼電保護系統有效運轉提供助力。在智能變電站實際運轉中,其繼電保護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正常運轉及操作方法
智能變電站的正常運轉,需側重新加入的智能電子設備運行情況,在其運行狀態和調度管理等應采取相應的、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強智能電子設備運行性能。在對智能電子設備過程層網絡的分析與研究時,需將網絡設備與繼電保護設備進行類似比較,其調度權限采用調度管理方式,而公用交換機及其網絡需由智能電子設備最高調度機構管理。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智能終端與合并單元,需以一定的調度關系進行管理,并且母線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須對應母線電壓互感器。再對繼電保護系統正常運轉檢測時需側重相應的智能終端與網絡交換機等通訊設備運轉情況,借助網絡平臺對系統檢測情形進行有效記錄,并對室外智能控制柜的密封狀態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其密封完好。監控系統方面的保護性軟壓板需檢測其是否正常運轉與正確操作,智能電子設備正常運轉時其壓板投退方式需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進行操作。
在操作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時,主要憑借監控系統進行工作,操作系統前后應仔細核查監控畫面與軟壓板的實時情形,確保系統在良好的環境中運行。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操作過程中,正確使用母線刀閘,在投退狀態下,保證母線刀閘放置正確的地方,在對母線保護的間隔檢修壓板進行檢查時應選擇無電流狀態。主要變電設備停運,但有工作正在運行,則需投入其相應的檢修壓板、退出對應間隔壓板。若一次設備在進行工作狀態下出現停運現象,應及時檢查間隔保護失靈啟動和母線保護區域,退出與之對應的間隔壓板,投入檢修壓板,在電力恢復正常情況前,檢查母線保護、合并單元以及智能終端等二次設備,確保其有效運轉。
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存在的隱患及處理方式
系統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可能存在相應的隱患,對其隱患的處理方法需結合隱患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解決。為確保電網的安全工作,在處理設備隱患時理應保障不破壞繼電保護系統。在處理智能變電站電力設備隱患時,若有類似常規變電站設備隱患,可依照常規運行標準進行處理。而新型設備則需根據隱患嚴重程度進行規范化處理。間隔合并單元出現隱患問題,可結合配置間隔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處理。若為雙套配置,則需抽出相對應的保護出口壓板和母線保護裝置;若為單套配置,則需申請停止運行,進行相關設備檢修。智能終端出現隱患則會造成跳合閘不能正常運轉,此時應退出智能終端區域的出口壓板。母線保護合并單元出現相關隱患,則可按照常規處理方法進行。而交換機出現隱患,在處理方法上較為復雜,需依據GOOSE網絡圖和監控信息圖進行隱患分析,獲取交換機異常產生的網絡影響數據,并結合相關數據對交換機隱患進行處理。過程圖GOOSE網絡間隔交換機則需依據智能終端隱患處理方法進行處理,降低其對母線保護、變壓器保護等電力設備的影響。
設備上的隱患對系統整體的影響較大,而在系統工作過程中,因內部或者外部原因出現的隱患也會對系統正常運轉造成不利影響。應注重對繼電保護系統設備發出的異常信號與正常信號之間的分析,辨別出異常信號,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直至出現正常信號為止,以便恢復系統正常運轉。操作系統進行交流采樣工作時,需區分數據跳變、數據錯誤以及精度誤差等異常信號差別,分別檢查插件芯片、采集程序以及合并器、軟件配置等是否呈現正常狀態。而對于外力原因,則需操作人員嚴謹工作態度,對設備接線、壓接環節以及合并器光纖連接等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組裝,不可隨意敷衍。以免造成系統工作出現隱患問題。在診斷性測試中,可采用智能化分析測試系統,對網絡設備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可自主識別,并提示操作人員,以便操作人員快捷處理。
四、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運行維護方式
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運行過程中應采取科學、合理的系統維護方式,以便增強系統工作的持久性。系統運行需充分發揮設備檢測信息的作用,對智能終端、間隔合并單元以及各種交換機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調度管理,側重現場操作安全,以及保障系統正常運行。對系統進行維護時,須以實際情況為落腳點,針對現場操作系統制定合理、有效的維護條例,對運行環境、信息搜集功能、系統狀態檢修、更新智能電子設備等明確相關需求,從而制成并完善作業指導書。
促進智能變電站提高在繼電保護系統的技術,需深入研究繼電保護等二次設備,以及設備開關等一次設備的優化方向,對智能變電站的技術規范和運行流程等相關重要環節進行內容上的創新。檢測繼電保護系統的工作狀態需嚴格檢測相關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以便在交流采樣和保護出口回路方面能實時關注,及時發現隱患并給以有效性措施進行解決。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需依據大量的智能電子設備進行配合,才能正常運轉,發揮其重要作用。對系統運行狀態的檢測,操作方式的規范以及隱患處理的方法都應受到重視,并在檢修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以及操作規范進行。隨著電網系統的快速發展,繼電保護系統將會傾向于信息化和數字化,其系統功能逐漸增強,系統運行技術在大量研發后能迅速提高。智能電網的發展符合時代的要求,繼電保護系統作為電網二次設備,對其維護方式以系統安全、正常運行為基礎,促進電網工作效率的提高,為我國變電站建設提供有力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洋.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運行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2 (34).
[2]陳凌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運行相關問題探討[J].電子制作,2013 (07).
[3]沃建棟.基于IEC61850規約數字化變電站的建設與實施[D].2011.
[4]常風然.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運行[A].第四屆智能變電站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1.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