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我國證券市場比發達國家建立晚幾十年,是新興市場,因此其運行效率較之發達國家的成熟資本市場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股價受較多市場噪音的影響,難以較好地反映公司層面的特質信息,表現出較高的股價同步性。股價同步性是指單個股票價格與市場股價“同漲同跌”的現象。關于股價同步性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Roll(1988)指出可用R2來衡量股價波動中可以被市場、行業中其他企業的股票波動和公司價值相關的公共信息解釋的部分,也就是說R2越大,公司股價容易受外部相關信息的影響,而反映企業特質信息的比例越少。此后,國內外學者先后對股價同步性進行了眾多深入的研究,他們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市場層面
行業信息會影響股價同步性。Moskowitz和Grinblatt(1999)提出同行業企業由于面臨相似的宏觀環境和產業政策,往往表現出較高的經濟相似性與信息相似性,因此,有理由相信,同一行業中個股的股價同步性更高。市場環境也是影響股價同步性的一個原因。余秋玲和朱宏泉(2014)研究認為在牛市中眾多的投資者促進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傳播成本相比熊市也更低,牛市中的股價反映了更豐富的公司層面的特質信息,股價同步性自然比熊市要低。國家對產權的保護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股價同步性,Morcketal.(2000)的觀點是在欠發達國家股價同步性一致性運動比在發達國家更頻繁。
2.企業層面
BrockmanandYan(2009)把更大的特質收益率波動作為股價包含更大信息量的衡量指標,Jin&Myers( 2006)論證了個股波動性與信息效率呈正相關關系。Durnevetal.(2003)發現更大的公司特有的股價波動能反映出更高信息量的股價,價格信息量是指股價包含了多少未來收益創新的信息。Kimetal.(2011)在研究股價崩盤風險的時,將影響股價崩盤的的因素歸結于公司管理層對負面信息的隱藏,他們認為,隨著負面信息持續不斷的累計,最終會導致股價崩盤的后果,因為可以認為信息透明度不高是導致股價不利波動甚至崩盤的重要原因。王艷艷、于李勝(2013)從企業債權人的角度探討股價同步性的影響因素,他們研究得出,作為企業資金主要提供者的國有銀行貸款比例將促進股價同步性提高,他們將這一結論歸結貸款的增加將減少企業的信息披露水平,從而提高了股價同步性。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與股價同步性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祁斌等(2006)發現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會顯著減低股價同步性,這與王詠梅、王亞平(2011)的觀點一致,同時,王詠梅、王亞平(2011)還發現,構投資者的交易頻率與股價同步性呈正相關,機構投資者過度交易不利于股市的信息效率。
(二)非理性行為觀與股價同步性
支持非理性行為觀的人往往認為影響股價同步性的因素并非反映企業特質信息的信息量的多少,市場上充斥的噪音投資者的心理狀態會嚴重干擾信息對股價同步性的單向影響。這一觀點以west(1988)為代表,他認為低R2的股票具有更少的公司特質信息以及更多的噪音交易行為。之后越來越多專家學者開始對非信息因素對股價同步性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
Kelly(2005)表示公司處于更差的信息環境中一般具有更低的R2,即更大的特質收益率波動,股價同步性低并不表明股價信息效率高。Teohetal(2006)也通過對R2和幾個金融異常現象的檢驗性研究對股價同步性的信息效率觀做出了反駁。這與West(1988)和Kelly(2005)等人的觀點相吻合,他們堅信更大的特質收益率波動是股價中包含波動噪音和錯誤定價的信號。Brandtetal. (2009)通過對美國的數據研究發現個體波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噪音影響,在此基礎上,金智(2010)將信息范圍縮小到會計信息,發現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投資者對公司特質信息的挖掘,而更多地通過公開信息進行投資決策,這極大地提高了個股股價同步性,這與信息效率觀中所認為的信息質量與股價同步性負相關的觀點相反。針對股價同步性到底是由信息影響的還是由噪音導致的,DongWookLee,MarkH.Liu(2011)提出不應單從信息量,而是要從信息量和噪音兩個角度來分析特質收益率波動的來源,因為他認為噪音和信息都會影響公司特質收益,從而影響股價同步性。同時,他們對股價信息量與股價同步性的關系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研究,得出價格信息量與特質收益率波動之間呈現U型關系或負相關關系。打破了之前價格信息量與特質收益率波動單調關系的假說。
作為新興市場,中國證券市場充斥著巨大的噪音,表現出極高的股價同步性。Morcketal.(2000)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的股價同步性位列世界第二位,而 Jin&Myers(2006)以世界40多的個國家為樣本研究得出中國中國股價同步性位列第一位。過高的股價同步性昭示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信息披露工作的不到位,信息環境較差。Durnevetal.(2003)發現具有較低的R2的公司和行業里,股票回報率是能更好地預測未來收益的變動,而較高的R2的公司和行業的股票回報率往往不能對未來收益變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從這個角度來看,較低的股價同步性有利于投資者根據公司股價回報率的情況來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進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再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有效的股票市場中的股價應該能夠作為資源有效配置的標志和執行正確投資決策的標準,因為有效的資本市場中股價涵蓋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宏觀和微觀信息,故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同時也是對公司管理層做出決策的真實反饋。根據這一理論,DeFond&Hung(2004)指出過高的股價同步性不利于股東對管理層治理能力的評價,不能及時更換業績較差的管理層。關于高股價同步性是否與股價崩盤風險相關這一命題,Huttonetal.(2009)通過實證研究做出了回答,他得出股價同步性與市場崩盤風險呈正相關。中國學者在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根據史永、張龍平(2014)的觀點,目前中國股票市場“噪音”偏大,股價反映公司特質信息的能力較差,表現為較高的股價同步性。此時股價并不能作為改善信息不對稱的信號,也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游家興(2008)認為目前中國股市股價同步性較高,缺乏真實及時的股價信息做引導,資金不能快速有效地從低效益行業向高效益行業轉移,證券市場還沒有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功能。
綜上,要減輕過高股價同步性的危害,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目標,必須要在推進證券市場制度建設,加強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的同時,加大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教育,鼓勵投資者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做出投資決策,減少市場“羊群行為”。
一般認為降低股價同步性需要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加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呢?FrankD.Hodge(2004)認為譬如XBRL的搜索優化技術能有效地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國內學者史永、張龍平(2014)年通過研究A股上市公司實施XBRL格式財務報告前后股價同步性的變化,發現XBRL財務報告的實施對于降低股價同步性有顯著地效果。XBRL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它是基于互聯網、跨平臺操作,專門用于財務報告編制、披露和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基本實現數據的集成與最大化利用。XBRL技術不僅能幫助企業大大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還有助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利用XBRL技術,投資者能夠輕松獲取公司財務報告及其附注中各處的信息。這一技術極大地降低了投資者對財務信息的搜集和處理成本,提升了信息效率,減少了他們對專家或者其他人信息分析結果的依賴。投資者獨立做出投資選擇能有效減少股票市場上的“羊群”行為,減少公司股價同步性。
從對現有文獻的整理來看,針對股價同步性的影響因素和高股價同步性的危害的研究起步較早,因此關于這兩方面的文獻較全面。但遺憾的是,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文獻來看,鮮有研究如何降低股價同步性的文獻,針對這方面的研究空白,我認為今后在股價同步性領域的研究方面,應在充分認識到股價同步性的影響因素和高股價同步性危害的基礎上,著手探討降低股價同步性的措施。特別是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與公司相關的海量數據規模巨大,從各種源頭源源產生,紛繁復雜的信息充斥著整個市場,其中不乏大量的噪音,噪音的存在促進了股價同步性的提高。同時,如果投資者不能從這些海量數據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在投資時他們往往易受其他投資者的影響,而不能獨立做出投資決策,這種狀況加劇了股價同步性的提高。因此應充分利用數據挖掘、XBRL等技術來提高對公司特質信息搜集的速度、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凈化資本市場、提高信息質量、減少信息噪音,從而降低股價同步性。
[1]王艷艷,于李勝.國有銀行貸款與股價同步性.會計研究,2013.7:42~49.
[2]金智.新會計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與股價同步性.會計研究,2010.7:19~26.
[3]史永,張龍平.XBRL財務報告實施效果研究—基于股價同步性的視角.會計研究,2014.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