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 李偉華


摘 要:該文介紹了一種在減員增效背景下,供電公司對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進行前期籌備的工作模式。通過工作現狀調研,評估項目實施的必要性;通過年工作量測算模型,評估外委業務所需的人力資源成本,確立外委工作目標。根據訂立的外委工作目標開展項目籌備工作,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完備項目前期工作,為項目的推進打好基礎。通過該方案在某供電公司的開展情況,證實該文所介紹的方法切實可行;通過項目開展后人力資源成本的統計結果顯示,基本實現了供電公司預期確定的降本增效目標,也推進了供電公司營銷精益化的管理目標。
關鍵詞:減員增效 低壓用戶抄表外委 項目調研 項目籌備 年工作當量測算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35-02
近期來,供電公司在減員增效的人力資源成本壓力下,面臨著從傳統體制下的生產型、計劃性、壟斷型,向服務型、經營型、市場型、競爭型企業轉變。為了規范、高效、全方位的做好客戶服務工作,集中精力發展營銷核心業務,推進營銷精益化管理,實現“增效不增員”的工作目標;摸索創新的管理模式,集中優質人力資源做好核心業務,打造優質的客戶服務隊伍,成為供電公司營銷專業的重要戰略目標。
部分供電公司通過對營銷業務的統籌分析,發現低壓抄表工作內容的簡單、可復制性強;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低壓用戶抄表人均抄表量逐年遞增,基層抄表壓力與日俱增;將技術水平要求低的低壓用戶抄表業務從主營業務中剝離,進行服務外委管理,已經成為人力資源緊張的供電公司積極探索的新型管理方式。文獻[1]中介紹了南方電網公司廣州供電公司在抄表業務總體外委工作上的摸索經驗;文獻[2]中介紹了營銷工作中其他工作外委管理上的摸索經驗。結合這些已經走在前端的供電公司的經驗,形成規范的項目前期調研、籌備流程,方便更多有需要的供電公司進行抄表外委的推廣與優化,有利于形成更多優秀的管理經驗,提升供電公司的管理水平,更好的完成向服務型、競爭型企業的轉變。
該文以某地市供電公司,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的籌備經過為藍本,介紹了一種抄表外委前期籌備工作的開展流程,希望可以為其他低壓抄表業務服務外委,及營銷其他外委項目的籌備起到借鑒作用。
1 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籌備總體框架
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籌備主要包含項目調研、項目籌備兩部分,其中項目調研是項目籌備的前提,項目籌備是項目實施的基礎,兩項工作的主要內容及相互聯系,見圖1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籌備總體框架。
詳實、周密的項目調研是開展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的第一步。通過項目實施區域低壓抄表業務、人員的現狀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外委實施目標。圍繞這一目標開展外委管理模式、人員管控模式、安全風險控制模式的研究與分析,為項目籌備工作做準備。
項目籌備從項目開展的角度;以項目調研分析報告為基礎,制定項目組織架構、業務管理制度、業務作業指導書,落實項目推進機制,理清各相關部門職責界面,建立溝通機制,形成項目實施方案的階段。
綜合上述,項目調研與項目籌備是構成項目前期籌備的主體工作。清晰、全面的項目調研報告;全面、細致的項目實施方案為項目開展提供組織及技術保障。
2 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調研
2.1 項目調研步驟
為全面摸清項目實施區域的低壓用戶抄表業務開展現狀,確立清晰、可行的外委實施目標,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的調研從必要性、可行性、風險防范、人員管理、人力資源成本評估五個方面進行。
項目必要性調研是對低壓抄表業務及人力資源現狀進行評估,衡量抄表外委是否能夠起到節約人力資源成本的作用,是對項目必要性的分析論證。可行性是在必要性分析基礎上,對外委實施目標的經濟性、可操作性及管理方案的制定與分析,科學衡量項目開展的難度及管理風險。其中風險防范、人員管理主要從安全管理[3-4]、合同糾紛、外委單位的人員管理[5]等角度對外委實施環境進行評價;人力資源成本測算評估抄表外委后,人力資源成本節約的實際水平,以供決策層進行外委工作目標的調整使用。
2.2 項目調研的組織架構
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調研工作小組,由業務主管領導牽頭,以市場部、人力資源部、安監部、財務部、試點區局為主要成員,合理分工、協調配合,共同實施調研工作。
2.3 項目調研內容
(1)目前的人力資源是否能夠滿足人均抄表量遞增所帶來的壓力;(2)區域人力資源評估包含:是否存在缺員、人力資源結構浪費;(3)區域人力資源分流后是否能夠帶來人力資源成本的節約;(4)區分核心業務及簡單可替代業務;(5)能夠節約人力資源成本的抄表外委業務方案的制定;(6)工作質量的考核;(7)安全責任;(8)企業形象;(9)外委人員管理方法;(10)人力資源成本測算及評估。
2.4 項目調研方法
(1)測算區域人均低壓抄表量是否能夠匹配低壓用戶增長速率;(2)區域低壓抄表人力資源調查,根據崗位勝任條件評估人才高配低用現狀;(3)根據評估現狀對低壓抄表人力資源進行分流崗位預測,并對比分流前后人力資源效率進行對比分析;(4)細分低壓抄表業務環節,區分核心業務及簡單可替代業務,確定低壓抄表外委具體內容;(5)按照業務年工作當量測算法對外委人力資源進行核定;(6)安全責任外委控制方法分析;(7)企業形象風險評價方法分析;(8)外委人員管理思路確定;(9)比對外委前后人力資源測算結果,評估是否滿足業務外委經濟性評價(參照本地勞務市場行情)。
2.5 業務年工作當量測算法
業務年工作當量測算法是一種基于各環節年工作量(人·日)的統計方法。通過量化各環節在考慮實際工作因素的約束下的年工作量,為合理測算預計管理目標下,確定外委人員數量提供數據基礎。
考慮抄表工作即存在每月抄表又存在雙月抄表周期,考慮外委工作環節,除表碼抄錄環節外,不存在住宅與非住宅用戶工作單位量的差異,得到年工作當量計算公式(1)
(1)
上述公式中,s為年工作當量;m1為每月抄表住宅用戶數量;m2為每月抄表非住宅用戶數量;n1為兩月抄住宅用戶數量;n2為兩月抄表非住宅用戶數量;d1為抄住宅小區每人每日單位抄表數量;d2為抄非住宅小區每人每日單位抄表數量;pj為各工作環節年工作量;qj為各工作環節每人每日單位完成數量;k為所有外委環節剔除抄錄表碼環節的數量。
根據公式(1),則項目預計需要人數為公式(2)
(2)
上述公式中,為年工作當量;為年有效工作日;為項目實施后需要的人數。
2.6 項目調研工作結果的輸出
形成低壓用戶抄表業務外委分析報告,報告的內容應包含以上所有細項的分析結果。
3 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籌備
3.1 項目籌備步驟
在完成項目調研,確立項目實施目標后,項目進入籌備環節。項目籌備是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的環節,項目籌備的是否完整、充分,直接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為確保該項工作有序、順暢的開展,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的籌備應從建立項目管理機制、制定項目工作方案、確立項目培訓計劃、規范項目管控指標四個方面進行,完成項目實施工作方案的編寫,為項目正式推進做好準備。
3.2 成立項目管理機構,明確項目實施協調機制
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實施單位應成立低壓抄表外委領導機構及工作小組,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并負責項目策劃、組織、指揮、協調、監管等工作。
3.3 項目籌備工作結果的輸出
為確保項目實施科學、合理、有序開展,在項目籌備階段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方案內容包括如下部分。
(1)制定項目實施相關制度;(2)明確項目工作要求;(3)固化項目實施工作流程,界定職責權限;(4)落實項目實施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制定協調機制和風險控制機制;(5)制定項目公開招投標的門檻要求;明確投標單位應具備的資質、能力和安全水平;(6)確定項目從業人員的招聘門檻;細化人員的年齡、學歷、職業技能、健康狀況等從業標準;(7)明確項目的考核指標;(8)制定項目的驗收方案。
4 算例及分析
為進一步展示年工作當量測算法的實現過程,現以某供電公司實際數據為例,進行業務年工作當量測算法。
4.1 已知條件
(1)已知該供電公司低壓用戶抄表采用兩月一抄模式,其中低壓用戶的表碼抄錄,催繳電費通知單的派發、客戶停電通知(包含客戶欠費停電通知、計劃檢修停電及臨時停電通知)的派發、欠費停復電的現場操作四項工作列入外委操作。
(2)年工作量數據如表1所示。
(3)各工作環節每人每日單位工作量數據如表2所示。
4.2 年工作當量法測算過程
(1)年工作當量的計算
根據公式(1),計算各環節年工作當量如表3所示。
(2)年有效工作日的確定
參考歷史數據,確定年有效工作日z=251日。
(3)外委需要人員的測算
根據公式(2),抄表外委工作需要人數R=18399.3÷251=73人。
通過以上測算方法,根據試點區域的用戶實際情況,推算外委抄表員人數,合理的確定人力資源投入規模,對該項工作的前期測算有指導性意義。
5 結語
以上通過對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籌備模式的介紹;并比對利用該籌備模式開展的,某供電公司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實際情況表明,基于該文介紹的低壓用戶抄表外委項目籌備方法,已基本達到預期的減員增效目標,人力資源成本得到節省。同時該文中所提到的關于項目實施及推廣、外委單位安全與人員管控、工作績效考核與監控等辦法,通過實際工作檢驗也取得了較好的管理效果。綜合上述,該文介紹的方法對目前急需進行低壓抄表業務外委的供電公司在前期籌備階段具有積極的借鑒及工作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曾銳紅.論供電公司抄表模式優化[J].廣東科技,2013(20):120-121.
[2] 張曙光.農電服務公司業務外委工作探究[J].價值工程,2013(12):141-142.
[3] 林永達,肖頌紅.加強電建外委施工安全管理的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6(8):117-119.
[4] 曾凡建.火電廠外委隊伍人員安全管理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5):270-271.
[5] 蒲雙寧.外委隊伍管理體制淺析[J].科技信息,2008(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