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英



銀行理財產品跟蹤
數量規模: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趨于平穩,募集資金規模持續回落。2015年5月份,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6648款,產品數量環比微幅增長0.33%。募集資金規模約3.38萬億元人民幣,資金規模繼續下降,環比減少0.19萬億元,下降5.32%。相比去年同期,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資金規模分別增長19.8%與2.2%。發行數量與資金規模的雙速增長,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的款均募集資金規模繼續回落,股票市場的持續分流作用導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增長乏力。人民幣理財規模與人民幣存款規模仍然呈現替代效應。5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了3.23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繼4月份下降1.05萬億后,繼續大幅下降,減少4413億元,表明股市的存款分流效應仍然繼續。
定價水平: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回落。2015年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9008億元,環比多增1929億元。社會融資總額1.22萬億元,比上月多增1639億元。廣義貨幣M2增速為10.8%,脫離年內低點,出現觸底回升跡象。充裕的流動性進一步壓低了銀行間市場利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回落。從銀行理財產品定價水平的月度走勢來看,2015年5月份,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呈現回落態勢,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51%、5.18%和5.28%,環比分別下降了43BP,11BP和5BP。鑒于股票市場向好對商業銀行形成存款外流壓力,限于存貸比監管指標的約束,商業銀行通過提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留住存款的動機依然強烈,3個月和6個月期產品的收益率下降幅度有限。
到期收益:受益資本市場盛宴,看漲型股票掛鉤結構化產品再獲高收益。2015年5月份,共統計到商業銀行發行的2526款產品到期,平均期限為108天,人民幣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為5.22%,較上月下降3個百分點,未出現零負收益產品。受益股票市場的牛市行情,農業銀行的多期看漲滬深300指數掛鉤理財產品獲得高收益率。農業銀行發行的“‘金鑰匙·如意組合2015年第29期看漲滬深300指數人民幣理財產品”獲得最高收益率8%。該產品起息日為2015年4月23日,投資期限為35天,支付結構為:若觀察日滬深指數收盤價大于期初價格,則投資者獲得8%的年化收益率,否則僅獲得1%的年化收益率。結構化的設計既可以讓投資者分享到資本市場的高收益率,又控制了風險敞口,保證最低收益率。同時,農業銀行也為投資者提供了相反方向的投資機會,設計了與該產品完全對沖的產品——“‘金鑰匙·如意組合2015年第29期看跌滬深300指數人民幣理財產品”,支付結構與看漲款產品恰好相反,實際到期收益率為1.5%。
銀監會再查“非標”資產。銀監會下發關于《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實施情況調查評估的通知》,要求各銀監局在6月末進行調查評估。近來,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通過“其他類投資”方式緩慢擴張。商業銀行往往通過券商的受益憑證投向非標資產。銀監會再度要求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檢查非信貸資產和表外業務資本計量的準確性。包括:商業銀行借助通道投資形成的資產,是否按照穿透原則采用基礎資產的風險權重;對委托貸款、委托投資、非保本代客理財、遠期資產購買等表外業務,是否按照銀行實質承擔的風險計提資本;商業銀行的資本計量系統中,是否存在理財產品遲報、漏報、錯報的現象等。此外,銀監會還要求檢查銀行是否加強對特殊風險的監督檢查,如針對存在交易鏈條長、結構設計復雜、規模迅速膨脹、資金異地流動等特點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