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連江縣的高肥價,采取減量施肥措施,通過積極改良中低產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多施農家肥、推廣水肥一體化、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提升土壤有機質、改進施肥方式等措施來提高肥料利用率。
關鍵詞:高肥價;減量;施肥;措施
中圖分類號: S14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3.044
連江縣位于福建東部沿海閩江口北側,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縣內物產豐富,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0.7萬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蔬菜等作物,其中茶葉、果樹面積7.3萬畝。
化肥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經濟投入,其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和農業投入,因此本人對連江縣2012年~2014年的各種肥料價格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連江縣各種肥料價格都保持在高位,除尿素有緩慢下行的走勢外,其他化肥價格如進口氯化鉀、進口復混肥、國產高濃度復混肥仍保持在高位,農民投入生產的成本很高。農業部從2015年開始提倡化肥零增長行動,無論從經濟與社會環境等方面我們都應積極響應。對于如何通過科學施肥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本人針對連江縣的實際情況總結了幾點措施。
1積極改良中低產田
連江縣耕地質量不高,2014年耕地總面積15660.71公頃,中低產田面積高達12058.75公頃 ,占連江縣耕地總面積的77.17%,中低產田主要以干旱型、缺素型的缺硼、缺鉀限制為主。干旱限制型中低產田應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完善農田灌排條件,從而提高農作物的抗旱抗澇能力。具體措施,如干旱特嚴重地區改種耐旱型經濟作物、深耕曬垡、增施有機肥、容土參沙等措施。缺硼、缺鉀比較嚴重的中低產田,引導農民增施硼肥、鉀肥,并且注意用地與養地結合、有機肥與化肥結合以提高耕地質量,提高土壤綜合產出能力。
2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連江縣農作物品種豐富,復種指數高,但由于農民長期不科學施肥,導致全縣的土壤磷含量偏高,但有些農民還在施(15:15:15)的復合肥,部分農民在菜后稻上施N、P肥,這一傳統的施肥習慣需要改變,水稻過量施肥,不僅肥料利用率下降,浪費大量肥料,造成環境污染,而且降低產量和品質,影響食品安全。連江縣從2008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以來,經過多年的田間肥效試驗與土壤測試,為農民量身訂做適合當地農作物的施肥量,通過農業部推薦的測土配方技術方案得出連江縣水稻上N∶P∶K的最佳比例1∶0.5:0.9,甘薯N∶P∶K最佳比例為1.0∶0.3∶2.0。
3堅持多施農家肥,減少化肥用量
連江縣有158家豬場、雞場、鴨場,每年可產生大量的畜禽糞便,將其充分腐熟后,可作為農家肥施用。這些農家肥對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和耕作性能,提高作物產量起到良好作用。多施農家肥還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質,提高賣相,增加農民收入。農家肥的施用可減少肥料及農藥的施用量,從而減輕環境污染。同時全縣有1470個戶用沼氣池,總容積11510立方米,五家大中型沼氣池,總容積7687立方米,產生的沼液和沼渣也是很好的有機肥,使其實現生態循環農業。
4推廣水肥一體化
水肥一體化是施肥與灌溉結合在一起的農業技術,這種技術能很好地控制灌溉水量和化肥施用量。一般簡易型水肥一體化設施成本800元/畝,成本不高,連江縣擁有8萬多畝大棚蔬菜、果園、茶園,推廣該技術能節肥50%,節水30%~35%,還能節約大量的勞動力。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減輕病害發生,減少殺菌劑和除草劑的使用,還可防止土壤板結。
5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提升土壤有機質
連江縣歷來就有在冬閑田種植綠肥的習慣,近幾年結合有機質提升項目,每年種植紫云英2萬多畝,年提升土壤有機質0.1%,實現以小肥養大肥。大力推廣秸稈腐熟還田技術,實踐證明,每畝還田200公斤稻稈,可以少施2公斤氯化鉀和5公斤過磷酸鈣,每畝化肥成本節省15元。
6改進施肥方式
肥料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簡單的辦法。以尿素為例,深施后利用率可達47%~50%,而表施后利用率僅為25%,因此要積極引導農民基肥、追肥深施。并且要大力推廣機械化深施肥技術。
參考文獻
[1]張文雄,欒江.我國化肥價格波動趨勢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價格理論于實踐,2014,(3):86-88.
[2]測土配方施肥實用技術 [M].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3]蔣健.合理施肥 科學應對高肥價[J].農家致富,2008,(19).
[4]瑩彥,聚省,鳳華.配方施肥好處多[N].河北科技報(農村版),2000.
[5]林昌華,唐群峰,唐樹梅.自動變量施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6,(02).
作者簡介: 陳娟,大專學歷,連江縣農業局土肥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