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榮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具有方法論性質的科學,一門普遍適用的基礎學科,一門結構嚴謹的理論學科和一門定量的精密學科。浩瀚無窮的世界,蘊藏著無窮的奧秘,神奇的現象,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課前準備
1.教師觀念的轉變
作為初中的學生,學生的心靈和思維正處于高度發展和完善的時期,充滿著對自然界的無限的好奇,具有強烈感知的探究意識。為此,我們要在學生獲取知識時,要加強學生獲得知識過程的指導,注重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
2.備儀器
由于初中物理實驗儀器一般都比較簡單,多數實驗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實驗精確度要求也不高。只是搞清楚原理即可。因此,大部分物理實驗儀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選擇的器材也很廣泛。由于我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了自制教具的活動;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提高了一定的實驗能力。
3.備學生
在備教案時,我們更重要的是注意了解學生實際,學生對生活的理解程度,設計的問題要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認知規律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盡量用簡易的、可行的、學生熟知的實驗和生活現象,助于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實驗課中
我們的學生對實驗好奇,也愛好實驗,可是缺乏的是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嚴謹的探究能力,沒有系統的方法作為指導,這就會導致我們的實驗流于形式走走過場,這是我們教學中的難點。
1.方法教育
所有學科知識都存在著系統性,相互的聯系性。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很好的做出系統的解釋,對知識缺乏系統的聯系、分析和整理。把每一節里面出現的都當成了新的知識來學習,這樣無異加大了學習量。比如,我們只要學習了刻度尺,那只要是見到有刻度的,都應該會讀。如溫度計,彈簧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而不再是要再一次新的學習。要做好這一點,這得需要我們的教師及時點撥和引導,歸納總結。對學生思維進行遷移,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知識的整體性、聯系性。再如實驗儀器和工具,不論是哪一個,首先是看結構,其次是看原理,最后是實際操作。
2.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當學生經過探究解決了一個問題時,他能從中體驗到一種成功感,這是一種強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緒體驗。
(1)著眼于做,突出實驗教學的實踐性
物理實驗教學作為一種基本活動形式,應當努力通過動手做的實踐活動,突出實驗教學的實踐性。在這里,教師只充當一個疏導者的作用,少說,甚至不說,說的較多的應當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注重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引導,對學生的想法因勢利導,善于發現學生的靈感,及時的總結成功的經驗。
另外想方設法將演示實驗擴展到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可以把演示實驗通過改進、改組和改造等方法適合于學生自己去實驗,引導加強同學間進行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的氣氛中積極自由動手、動腦。
(2)著重思考,注意實驗教學的啟發性
由于物理實驗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為前提的一個綜合學習過程,因而必須通過有效的刺激,去強化實驗教學的啟發性,努力使實驗過程中出現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能夠激勵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3)著眼于疑,強化實驗教學的探索性
教學的過程就是教無疑者有疑,教有疑者無疑的過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設疑,造就強烈的問題情境,為了強化實驗教學的探索性,要鼓勵學生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和猜想。
為此我們就放手實驗,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在實驗課的過程中我不告訴實驗的目的是什么,由學生自主發現。加上同學們相互間的交流加大了課堂的教學容量,通過動手,動腦,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激發大腦的興奮點,延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增強了自己的探索意識,為以后的學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4)培養學生恰當應用物理書面語言的本領
能否恰當準確的應用物理術語,這是我們實驗教學成敗的依據。從教以后,我體會最深的不是我們的學生不知道,而是我們的學生不知怎樣合理系統準確的解釋現象問題。
首先是準確理解。對于伸長量和壓縮量,學生的容易理解成彈簧的長度,這是變化量。如兩個長短不一樣的彈簧,能說長的產生的力就大嗎?如果再較好的結合實驗,這時我們的學生就會馬上豁然開朗,不需要你太多的語言來解釋。
其次是終身記憶。從字面意思理解記憶,如透鏡的焦點,放在太陽底下光會聚時能夠燒焦物體的點簡稱焦點。從生活的經驗方面記憶,如力的單位是“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總以為是牛的力氣很大,所以用“牛”來做力的單位。
(5)有效利用多媒體,變抽象為形象
物理課堂上很多物理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都是陌生的,而且好多東西都不能直接看到和感受到,而是要靠自己豐富的想象,而這正是我們學生所欠缺的地方。我們就只能通過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使之形象化、具體化,以利于學生理解,以達到逐步轉換思維的目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彌補實際實驗的不足。
三、課后實驗
是讓學生在家中或是課堂以外的時間里自己設計、自己找實驗用品、自己動手、自己總結的簡單易行的實驗。它作為一種新的實驗形式,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動腦機會,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益處。還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如小實驗“紙鍋燒水”,通過實驗,不但證明了用紙鍋能把水燒開,觀察了水沸騰時的現象,而且加深了對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著火點”的認識。實踐證明,如果對課后小實驗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開展并進行正確的指導,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綜上所述,物理作為一門實驗學科,這既是物理學科的特點同時也是物理學科的優勢,我們應該深入挖掘這一優勢,吸引學生投入到物理的學習當中。所學來源于生活,并能合理有創造性的應用到生活中,物理的教學效果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