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硯蕾
【內容摘要】高中的政治教學呈現的是一種系統、細化的模塊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使得政治知識點以類別性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所以學生根據這種系統化且細致化的政治模塊能夠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網,幫助學生理解政治問題,并且從模塊教學的方式中,學生能夠加強對知識的記憶。
【關鍵詞】模塊教學 ?知識體系 ?探究學習
高中政治知識體系是一個較為繁雜的網絡,學生進行學習時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容易產生疑惑,而模塊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分析知識體系,形成有秩序、有思路的政治知識網。
一、單元模塊教學對知識點梳理的有利作用
單元模塊是政治教材中已經存在的知識體系,在這個知識體系中,學生需要對單元內容進行了解,對其中的重要知識點要深化記憶。單元模塊為學生學習政治構建了一個個細小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有范圍可循、有理論可依,所以單元模塊教學起到一個引導性的作用。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從單元的標題中便能夠發現此單元講解的是經濟環節中分配問題,包括著“個人收入的分配”、“財政與稅收”、“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這些部分。還比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其中包括著“文化與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這些部分都與單元標題息息相關。教師在講解完單元內容后,學生也許會因為內容繁多、知識點難理解等問題難以消化本單元的內容,而這個時候單元模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學生可以從單元的標題中去回憶相關的知識點,把漏掉或者記憶不清的內容挑出來再次琢磨,避免了學生的知識漏洞,這種方法對于學生進行知識點復習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通過單元模塊的提示來重新梳理知識點,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推動政治學科的學習。
二、主題式模塊對知識體系形成的有利作用
高中政治知識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針對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來說,每一本書便代表著一個主題,這對于知識整理和理解有一定的幫助性。教師在教學時也要遵循著主題模塊的引導性規律,學生在這種主題模塊的引導下也能更加快速的搜尋知識點。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中涉及到“科學發展觀”這個問題,科學發展觀有這樣幾項內容:以人為本的核心;第一要義是發展;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教師在講解科學發展觀時,可以要求學生放寬思維,去想象所有教材中哪些內容涉及到科學發展觀的內容,比如必修一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就涉及到科學發展觀中的統籌兼顧這個內容,生產、勞動和經營這三個環節要統籌起來考慮,兼顧到每個環節的問題才能保證整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而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節內容中,體現了科學發展中的發展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所以發展是重中之重。這些是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生活”這本教材中的體現。在必修二“政治生活”中也有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內容,比如“我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中政府的宗旨是以人為本,正好對應了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還比如必修三“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這節內容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所以也要重視。
教師通過這種主題式模塊教學法把教材知識點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歸納,學生在這樣一種教學方式的鍛煉下,對政治知識的把握也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三、探究性模塊對學生學習態度改善的影響
模塊教學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對探究性模塊的教學,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并且通過探究、討論、合作等形式能夠增強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更多機會地去反思自己的學習,從而對自己學習習慣的改善和學習態度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單元的綜合探究“正確對待金錢”這個主題,教室可以安排學生去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金錢對于人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如何看待金錢?金錢是萬能的嗎?學生關于這些問題的探究形式也可以多變,不一定是搜查資料,也可以進行問卷調查、走訪朋友家庭等形式來進行探究,記錄下人們的觀點和看法,歸納整理好后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總結。
還比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單元的綜合探究主題“學習型社會”,學生則可以融入到社會中去調查各種各樣的群體和組織,搜集他們對“學習”的看法,以及對“學習型社會”構建的意見。學生在這種與人溝通的環境中也能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在社會上結識到形形色色的人,對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和發展也起著提示和幫助作用,從而學生更加關注到學習生活中來,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為自己今后的人生選擇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總結
模塊教學對政治教學來說有著特殊的優勢,不論是對政治知識體系的梳理,還是對政治知識體系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模塊教學還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學生在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對正確學習方法的重視,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端正學習態度和完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竇桂梅 等.《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英]赫·斯賓塞 著;顏真 譯.《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