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禾
圖元也
魅族這兩年
作為一個充滿話題的品牌,魅族一直是媒體的寵兒。兩年前,當黃章重新出現在魅族公司的會議室大談養“火星豬”之時,有人開始感嘆:“中國手機市場失去了最后一個‘小而美’”。魅族想抓住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最后的窗口期,極盡擴張之能事,向領域前三發起了沖擊。成績突出,但爭議之聲也不曾斷絕。
“魅族手機8月份銷量突破289萬臺,創魅族手機月銷量歷史新高。”2015年9月的第一天,魅族便迫不及待地曬出了自己在前一個月的銷售成績單。而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魅族董事長黃章也曾發布微博表示,魅族在當月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臺。我們發現,魅族用了8個月時間,實現了接近3倍的銷量增長。而魅族的員工數量也在這兩年飛速增長,原來的一層辦公樓已經變成了三層樓,在啟用副樓的同時,甚至還計劃新建大樓。
要知道,在此之前魅族的產品銷量一直都是個謎。羅永浩曾經表示魅族MX2的總銷量僅有40多萬臺,引起了當時還閉關家中的黃章不滿,我們才得知“月銷量確實只有30~40萬部”。從月銷40萬部到289萬部,魅族這兩年都干了些啥?
2014年2月8日,大年初九,久未露面的黃章出現在魅族大樓,并召開了有一兩百名員工參加的會議。這個春節前,白永祥、楊顏和李楠等幾個副總裁來到黃章家里,大家花了12個小時詳述了公司現在面臨的困難以及自己的擔憂。而在這次會面的幾天后,在原副總裁馬麟的帶領下魅族迎來了一次員工離職潮,軟件部門幾乎人去樓空。經過春節幾天的反思,黃章決議進行變革。他在會上表示,魅族將引入外部投資做大做強。
在魅族繼續小而美的這幾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正在上演一場巨變。傳統手機廠商紛紛謀求變革,肩扛互聯網思維大旗的小米在線上渠道高歌猛進,已經成長為國內第一大手機廠商。而此時在魅族官方論壇,小米甚至還是敏感詞,魅族仍然按照自己一年打造一款產品的固有節奏在走。白永祥說,魅族就這樣不知不覺掉了隊。
盡管在本次會議后不久,黃章再次在海灣的別墅里深居簡出,但是魅族的變革則實打實開始了。
當年雷軍隔三差五就來我辦公室喝可樂,作為小米的老師目標前三是必須的,不然我都不好意思出門。
—黃章
2014年9月,1 799元人民幣的魅族MX4率先登場,這個魅族有史以來的最低定價也由此拉開了其連續發布7款新品的馬拉松。2015年1月,魅族還正式對外發布了其子品牌—魅藍,并先后發布魅藍Note和魅藍兩款手機新品進軍千元級市場,追擊小米之心路人皆知。
從“夢想機”到“千元機”和性價比,說明這家公司也希望通過性價比提升銷量,開始從利潤優先到規模優先轉變。而具體到產品上,魅族也不再爭做“奇葩”。無論是屏幕分辨率,還是Smartbar,這些曾經魅族堅持的東西,都逐漸被淡化或取代。MX5甚至是一部被認為廣泛吸收用戶意見之后的產品,平庸但是卻足夠好用。相對于MX2發布會Keynote上滿屏的“J.Wong”,如今的魅族產品的個人化色彩顯然淡化了不少。

魅族在產品上的激進策略,同樣延續到了營銷上,也由此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吐槽。上半年,魅族的“卡、慢、丑、小、糙”系列文案,就有明顯碰瓷小米的嫌疑。而后來的“別把錢花在垃圾上”一句,甚至直接引起了凡客CEO陳年在微博上的強烈回應,最終只能道歉息事寧人。
也正是因為這種營銷上的激進,無數老魅友開始覺得,如今的魅族已經不再是此前大家所熟悉的低調務實的“南方小廠”,忘掉了初心。實際上,這種營銷上的180°大轉彎,也是在沒有太多營銷經費投入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而隨著規模的急速擴大,魅族產品的產能和品控也開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營銷、產能和品控,開始成為用戶眼中魅族新的槽點。有人甚至吐槽,最好的手機“永遠都是在魅族的發布會上。”為解決售后問題,魅族開始著力建設線下售后服務中心上,截止8月底,魅族已經在全國開設了150家線下售后服務中心。
4月1日,黃章在微博分享了一張與馬云的合影,這個多年不出珠海的技術宅罕見地來到杭州,和馬云面對面溝通,并表示“受益匪淺”。早在今年2月份,阿里以5.9億美元入股魅族的消息就已經得到確認。前文所提到的建設線下售后服務中心的資金,也大多來自于此。

結束語
盡管激進的營銷方式和規模增大后被放大的品控問題,讓魅族這兩年飽受詬病,但不得不說如今在路上看到魅族手機的概率較兩年前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當年,大家喜歡魅族,很大程度上是欣賞其偏執的產品理念。而如今魅族在將重心放在打造一款款面向大眾的“爆款”之后,很多老魅友也期待他們的精神領袖黃章還能堅持自己“夢想機”的腳步。
從引入投資,到營銷方式的轉變,再到建立子品牌強調規模優先。從黃章宣布出山開始至今,魅族的這兩年的變化不可謂不巨大。主流的觀點認為,這對于魅族來說,是一場事關生死的變革。
到了今年,“變緩”成為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關鍵詞,就連行業大拿小米也未能達成自己的銷售預期。而主流千元機的售價,也已經從一年前的999元人民幣,下探到如今的799元人民幣。這背后,其實是中國市場已經逐漸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的換代,市場逐漸走向飽和甚至過飽和的狀態。數據也坐實了這個結論:Gartner的報告稱,中國201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當季總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4%。
“今年手機品牌在不停地減少,市場沖頂意味著少數品牌將統治市場渠道和銷量。”魅族高級副總裁李楠表示,魅族需要抓住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最后的戰略窗口期,從市場份額的Others中爬出來,甚至沖到前三才有機會活下去。然而,一年前魅族開始將此前數年在線上積累的口碑逐步轉化成銷量獲得了高增長,但在歷經這長達一年的聲量釋放之后,這種增長的后勁是否依舊足夠是個問題。行業大環境的變化,更是雪上加霜。
8月26日,魅族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了品牌發布會,宣布正式在印度市場銷售MX5。和小米等廠商一樣,這被認為是魅族實現突圍的重要方式。印度市場人口眾多,且換機大潮還未全面到來,被認為是手機廠商的下一個必爭之地。據了解,目前魅族已經完成了市場試水與品牌宣傳,以及當地運營團隊的建設。李楠透露,接下來將在印度超過20個城市,建立40多個服務中心。不過,MX5在印度接近2 000元人民幣的定價并不低端,仍有心走利潤優先的路。魅族的品牌能否支撐其在印度市場的產品溢價,還很難說。此外,專利問題的隱憂,則是另一個關注點。
除了登陸印度市場,李楠前段時間還曾在微博揚言,將研發“萬元手機”。隨后,李楠也證實了今年魅族將推出平行于MX和魅藍的新產品序列,主打高端市場。與此同時,網上還“泄露”出了魅族打造了全新的VI體系,一切向國際大品牌看齊。
看來,魅族所進行的,是一次從頭到尾的自我革新。當聲量逐漸和市場份額相匹配之后,這家原本小而美的南方小廠或將把重點放在品牌和生態建設上。而在眼下,國內前三是魅族的目標,而今年的目標則是銷量達到2 000萬臺。
“泄露的Logo太輕浮,我斃掉了。魅族Logo要如明鏡一般平靜穩定,可以代表那種實在的追逐心中夢想,哪怕推倒極限的精神。下一個十年就是她了。”這是黃章對新Logo的要求,或許是他對于魅族未來的要求,而現階段他的公司還正使盡渾身解數,希望在國內智能手機風口過去之前,搶到一個有利位置。